雜曲歌辭:少年子
少年飛翠蓋,上路動金鑣。
始酌文君酒,新吹弄玉簫。
少年不歡樂,何以盡芳朝。
千金笑里面,一搦抱中腰。
掛冠豈憚宿,迎拜不勝嬌。
寄語少年子,無辭歸路遙。
少年飛翠蓋,上路動金鑣。
始酌文君酒,新吹弄玉簫。
少年不歡樂,何以盡芳朝。
千金笑里面,一搦抱中腰。
掛冠豈憚宿,迎拜不勝嬌。
寄語少年子,無辭歸路遙。
少年駕著華麗的車子飛馳,在路上揚動金飾的馬嚼子。開始品嘗卓文君賣的美酒,新吹奏著弄玉所吹的那種簫。少年若不及時行樂,怎么能盡情享受這美好的時光。佳人在千金的歡笑里,纖細的腰肢在懷抱之中。少年不在意晚歸,佳人迎拜時嬌柔動人。我要告訴少年們,不要推辭路途遙遠而不及時歸來享受歡樂。
翠蓋:飾以翠羽的車蓋,這里指華麗的車子。
金鑣:金飾的馬嚼子。
文君酒:卓文君曾當壚賣酒,這里指美酒。
弄玉簫:弄玉是傳說中善于吹簫的仙女,這里指美妙的簫聲。
一搦:形容女子腰肢纖細。
掛冠:這里指在外游玩晚歸。
此詩屬于雜曲歌辭,這類作品多反映當時社會的生活風貌和人們的思想情感。在唐代,社會經濟繁榮,人們生活相對富足,年輕人追求及時行樂的生活方式較為普遍,這首詩可能就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創(chuàng)作,反映了當時少年的生活狀態(tài)和心態(tài)。
這首詩主旨是倡導少年及時行樂。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華美,生動描繪了少年的奢華生活。在文學史上,它是唐代反映社會生活和少年心態(tài)的典型詩作,展現了當時的社會風氣和文化氛圍。
尚志服事跛神仙。辛勤了、萬千般。一朝身死入黃泉。至誠地、哭皇天。 旁人苦苦叩玄言。不免得、告諸賢。禁法蝎兒不曾傳。吃畜生、四十年。
別離情緒。萬里關山如底數。遣妾傷悲。未心郎家知不知。 自從君去。數盡殘冬春又暮。音信全乖。等到花開不見來。
一曲新詞酒一杯,去年天氣舊亭臺。夕陽西下幾時回? 無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識燕歸來。小園香徑獨徘徊。
一翦秋光,阿誰洗得無纖滓。冰盤徹底。人也清如此。 萬里歸來,著個斑衣戲。慈顏喜。問君不醉。更遣何人醉。
輕暑單衣四月天。重來閑屈指,惜流年。人間何處有神仙。安排我,花底與尊前。 爭道使君賢。筆端驅萬馬,駐平川。長安只在日西邊。空回首,喬木淡疏煙。
生別有相逢,死別無消息。 說著從前總是愁,只是不相憶。 月墮半窗寒,夢里分明識。 卻似嗔人不憶他,花露盈盈濕。
應節(jié)偏干呂,亭亭在紫氛。綴空初布影,捧日已成文。 結蓋祥光迥,為樓翠色分。還同起封上,更似出橫汾。 作瑞來藩國,呈形表圣君。裴回如有托,誰道比閑云。
強吳矜霸略,講武在深宮。盡出嬌娥輩,先觀上將風。 揮戈羅袖卷,擐甲汗裝紅。輕笑分旗下,含羞入隊中。 鼓停行未整,刑舉令方崇。自可威鄰國,何勞騁戰(zhàn)功。
曾向嶺頭題姓字,不穿楊葉不言歸。 弟兄各折一枝桂,還向嶺頭聯影飛。
卅載綈袍檢尚存,領襟雖破卻余溫。 重縫不忍輕移拆,上有慈親舊線痕。
白盡蒹葭,蓑從蒲柳,我只松筠節(jié)。君民堯舜,老翁揩眼勛業(yè)。
紅藥香殘,緣筠粉嫩。春歸何處尋春信。繡鞍初上馬蹄輕,舉頭便覺長安近。別酒無情,啼妝有恨。山城向晚斜陽褪。清江極目帶寒煙,錦鱗去后憑誰問。
油幕新開,骍旄前導,暫歸梓里舂容。致身槐府,功在鼎彝中??霒|山故侶,煙霞外,久闊仙蹤。今何幸,相逢吐握,談笑一尊同。 德星,占瑞處,旌麾五馬,袞繡三公。對渭川遺老,絳縣仙翁。厚意杯傳紺玉,那堪更,篚實囊紅。拼沉醉,今宵盛事,復見古人風。
鄮峰凝瑞,鄞水浮佳氣。晴景轉,花光媚。碧幢森大纛,紅旆紛千騎。相遇處,滿城鶴發(fā)群仙萃。綺席張高會。鼉鼓笙簫沸。金獸裊,檀煙翠。玉山環(huán)回座,休惜今朝醉。觴再舉,清歌共引千秋歲。
老子生朝,蕭然坐離騷窟宅。更莫詫、才雄屈宋,詩高劉白。不向鳳凰池上住,不逃鸚鵡洲邊跡。謾一官、如水過稱呼,諸侯客。 平生志,水投石。首已皓,心猶靈。算陸沉雄奮,總非人力。廣武成名惟孺子,高陽適意須歡伯。睨醉鄉(xiāng)、一笑撫青萍,乾坤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