雜曲歌辭:薊門行
旄頭有精芒,胡騎獵秋草。羽檄南渡河,邊庭用兵早。
漢家愛征戰,宿將今已老。辛苦羽林兒,從戎榆關道。
一身救邊速,烽火連薊門。前軍鳥飛斷,格斗塵沙昏。
寒日鼓聲急,單于夜火奔。當須徇忠義,身死報國恩。
旄頭有精芒,胡騎獵秋草。羽檄南渡河,邊庭用兵早。
漢家愛征戰,宿將今已老。辛苦羽林兒,從戎榆關道。
一身救邊速,烽火連薊門。前軍鳥飛斷,格斗塵沙昏。
寒日鼓聲急,單于夜火奔。當須徇忠義,身死報國恩。
旄頭星閃耀著光芒,胡人的騎兵在秋草中打獵。緊急的軍書向南渡過黃河,邊境很早就開始用兵了。漢朝統治者喜好征戰,久經沙場的老將如今已經年邁。可憐那些羽林軍的子弟,從軍到榆關的道路上。一人迅速奔赴邊疆救援,烽火一直連到薊門。先頭部隊被切斷,戰斗時塵沙彌漫。寒冷的日子里戰鼓急促,單于在夜里點著火把奔逃。應當為忠義而獻身,用生命報答國家的恩情。
旄頭:星名,古人認為它主胡兵。
羽檄:軍事文書,插鳥羽以示緊急。
漢家:這里借指唐朝。
羽林兒:禁衛軍士兵。
榆關:即山海關。
單于:匈奴首領的稱號。
徇:通“殉”,為某種目的而死。
唐朝邊疆戰事頻繁,朝廷常對外用兵。詩人目睹戰爭給百姓和士兵帶來的影響,有感而發創作此詩,反映當時邊疆戰爭的狀況和士兵的生活。
此詩主旨是反映邊疆戰爭,突出士兵的忠義報國。特點是描寫生動,情感真摯。在文學史上展現了唐代邊塞詩的風貌。
云旗縹緲萬靈奔,浪嚙山趺日吐吞。天外罡風吹海立,蒼茫暮色八仙墩。
一上譙樓酒便醒,故園喬木望中青。綿蠻鳥囀兒時曲,白首臨風取次聽。
天孫織玉簾,懸之千仞石。垂垂不復收,滴滴空山碧。
掃蕩邊氛漸有期,此生已復嘆差池。眼中種種無聊賴,身外悠悠徒爾為。彭澤歸來那得酒,少陵窮甚但哦詩。卑棲儻遂桑榆晚,敢并鴛鴻接羽儀。
一笑君家向子平,辭官五岳問長生。何如柱史元仙骨,上到天門便玉京。
素云缺月掛秋河,聽得臨風《白苧》歌。湖水西來流不斷,海潮東去是風波。陌上采桑桑葉稀,家中看蠶怕蠶饑。大姑要織回文錦,小姑要織嫁時衣。
三十年來研席同,一尊才見又西東。看花有待重來日,預買都城十丈紅。
簾捲西風豆雨乾,蟾光搖動碧云端。仲間總是清虛府,天上誰楷白玉盤。江凈雁拖云影瘦,樓高人立桂香寒。歸來醉罷霓裳杳,露下天高夜巳闌。
奩鏡平開碧四圍,百重山里亦希奇。寫成萬古空明趣,只為中秋一首詩。
貧家斗有馀,而常嗇于升。富貴千不足,萬億何時盈。馳驅百歲間,憧憧撼心膺。臨去猶長嘆,亦或目不瞑。愁魔一何強,以此竟死生。誰能殄此魔,浩氣排青云。吾道自至富,吾道自不貧。不緣知足樂,不足復何論。榮公樂三事,假物以自歆。至樂無所假,至樂無可尋。
瑟瑟香塵瑟瑟泉,驚風驟雨起爐煙。一甌解卻山中醉,便覺身輕欲上天。
種麥不種芝,芝生在中阿。至今芟麥人,兼唱采芝歌。
有客由來濟水陰,凝寒駐馬亂山深。新詩點檢人間事,寫出千秋萬古心。
塞空春意總分明,桃李無言卻混成。剛被幽禽知此意,風前拈出兩三聲。
飲散扶頭思睡,喚來輕艇穿煙。槐花香上帽檐邊。夜螢戲火亂,春雁背沙旋。萬綠倩扶殘夢,落紅吹入新篇。清溪皓月向人圓。南泉幽絕處,莫放棹歌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