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和歌辭 挽歌二首 二
雙轍出郭門,緜緜東西道。
送死多于生,幾人得終老。
見人切肺肝,不如歸山好。
不聞哀哭聲,默默安懷抱。
時盡從物化,又免生憂擾。
世間壽者稀,盡為悲傷惱。
雙轍出郭門,緜緜東西道。
送死多于生,幾人得終老。
見人切肺肝,不如歸山好。
不聞哀哭聲,默默安懷抱。
時盡從物化,又免生憂擾。
世間壽者稀,盡為悲傷惱。
兩條車轍通向城外,那道路綿延伸向東西兩方。送葬的人比活著的人還多,又有幾人能安享天年呢。看到別人的生離死別令人痛心,還不如歸隱山林。聽不到哀傷的哭聲,靜靜地懷抱安然之心。生命到盡頭隨自然變化,又能免去生活的憂愁煩惱。世間長壽的人稀少,人們都被悲傷所困擾。
雙轍:兩條車轍,代指車輛。
緜緜:連綿不斷的樣子。
物化:指死亡,順應自然變化。
相和歌辭多反映社會生活,此詩創作背景或許是當時社會動蕩、戰亂頻繁或疾病流行,導致死亡人數眾多,詩人目睹了大量生離死別,從而發出對生命的感慨。
這首詩主旨是感慨生命無常,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、情感真摯。它反映了當時社會人們對生死的普遍看法,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相和歌辭關注社會現實、表達民生情感的特點。
螺澗底,嗚玉漱清泠。千里清風來曲幾,一方明月掛疏欞。欹枕酒初醒。
萬事吾今飛絮輕,此身如燕又巢成。暗思庾信家邊竹,綠籜新添有幾莖。
仙人丹成去不返,至今廟貌留名山。嗟予俯仰隨韁鎖,塵土驅馳止汗顏。云煙深處路縈紆,元是真人舊隱居。我亦放情丘壑者,官閑時得命籃輿。
我昔訪君日,君來見我時。一般真意味,不許別人知。
昔年顏似玉,今日鬢如霜。不掛金襕服,還衣白氎裳。彩鳳夜棲無影樹,曉天云綻露斜陽。
往昔方聞策,中間五諫書。直繩無廢墨,利刃必投虛。任重生何薄,年長恨有馀。悲君雖視草,不及馬相如。
柳昏花暝愁風雨,二月馀寒在畫屏。獨夜高樓春思迥,轉燈出戶見春星。
漾湖光、斷虹千尺,悲歡多少曾繫。玉簫吹過松陵路,低唱最宜雙髻。情永累。悵倩女、明珠佩冷芳魂逝。臨風遙祭。痛詞客飄零,孤篷凍雨,一夕竟辭世。游仙夢,總是難圓易碎,瑤臺惟幻空際。橋邊祇剩絲絲柳,搖落當年寒翠。誰可繪?怕彩筆描時,不盡凄涼味。魏郎倚醉。寫萬古秋心,鷗波浩渺,長灑美人淚。
鵁鶄對對戀蒲茸,郎去家門不記儂。野李野桃零落盡,上灘莫遇石尤風。
仙鄉名永壽,仙李即蟠桃。彩服晨趨數,瑤池夕晏高。遐齡還再閱,恩詔見重褒。笙鶴三天下,云中聽響璈。
碧浪晴橈,破山影{氵皺}縠,菰浦新葉。驚起浮玉磯頭,魚罾纜相絕。人自靜紋波細語,和柔櫓未歸鶗鴂。秀句飄零,詞場寂寞,游舊堪說。映山遍誰采薇紅,薦杯水寒泉數芳節。無賴楝花風信,早飄殘榆莢,休更道重來城郭,忍更問古調白雪。日暮分席鷗波,夢魂輕別。
十幾歲焉不好強,擦掌磨拳俟天光。弓刀隱現十三妹,人虎醉醒武二郎。修過人民三里鐵,打成自己四周墻。誰知究竟因何故,只覺前途事渺茫。
不待春風遍,煙林獨早開。淺紅欺醉粉,肯信有江梅。
行行境入古雄州,緩轡尋盟訪舊游。正擬鴻傳分半榻,俄驚鶴去已千秋。投竿東海心猶壯,埋玉青山恨肯休。吾欲招魂天帝所,巫陽何處不禁愁。
共洗往塵席一臨,紅樓燭影夜深深。芝蘭公子思靈運,丘壑山人愛道林。蒼狗云容看變幻,紅羊火劫聽銷沈!此生筆硯燒焚盡,滿目飛灰不可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