雜曲歌辭 昔昔鹽 垂柳覆金堤
新年垂柳色,裊裊對空閨。
不畏芳菲好,自緣離別嗁。
因風飄玉戶,向日映金堤。
驛使何時度?還將贈隴西。
新年垂柳色,裊裊對空閨。
不畏芳菲好,自緣離別嗁。
因風飄玉戶,向日映金堤。
驛使何時度?還將贈隴西。
新年到了,垂柳呈現出鮮嫩的色澤,它輕柔裊娜地對著空寂的閨房。她并不害怕這美好的春光,只是因為與親人離別而哭泣。柳枝隨風飄進玉砌的門戶,在陽光下映照著金色的堤岸。傳遞書信的驛使什么時候才能來呢?她還想折下柳枝寄贈給遠在隴西的親人。
裊裊:形容柳枝柔弱細長、隨風搖曳的樣子。
空閨:指獨守的閨房。
芳菲:本指花草芳香,這里借指春天美好的景色。
嗁:同“啼”,哭泣。
玉戶:指華麗的門戶。
金堤:堅固的堤岸。
驛使:傳遞書信的人。
隴西:古代郡名,在今甘肅東部。
此詩創作時間不詳。在古代,離別是常見之事,女子獨守空閨,在新年看到垂柳等春日景象,更容易觸景生情,引發對遠方親人的思念,作者可能是捕捉到了這樣的場景和情感進行創作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女子的離別之愁和思念之情。其特點是借景抒情,以景襯情,將女子的情感融入到春日景色之中。在文學史上,它反映了當時社會中常見的離別主題,具有一定的代表性。
白蛇宵斷,逐鹿人、交趁罾魚群起。赤幟雄張軍縞素,龍種天生大器。堪鄙猴冠,自為狼藉,楚帳多塵壘。膽寒垓下,一鞭東竄休矣。 亭長空艤扁舟,范增群輩,盡涂脂流髓。望斷秦關無限恨,羞面江東山水。購首千金,若為名利,黯黯斜陽里。石爐灰冷,美人魂落煙翠。
年去年來來去早。怪底不來,庭院春光老。知過誰家翻別調。家家望斷飛蹤窅。 千里瀟湘煙渺渺。不記雕梁,舊日恩多少。匝近清明檐外叫。故巢猶在朱檐曉。
檢點春光,陰雨過、三分之一。從頭數、元宵燈夕,都無晴日。不礙郊原肥草綠,但漫丘壑沈云黑。那東君、忒煞沒網維,春無力。 燕忙甚,泥渾濕。蜂愁甚,脾無密。更兩旬又是,梨花寒食。蔫紅殷桃吾不較,豈堪浸爛東疇麥。望前村、白鷺襯霞紅,探晴色。
檢點春光,陰雨過、三分之一。從頭數、元宵燈夕,都無晴日。不礙郊原肥草綠,但漫丘壑沈云黑。那東君、忒煞沒綱維,春無力。燕忙甚,泥渾濕。蜂愁甚,脾無蜜。更兩旬又是,梨花寒食。蔫紅殷桃吾不較,豈堪浸爛東疇麥。望前村、白鷺襯霞紅,探晴色。
鶴步瑤階凈,螢飛星漢斜。 玉人褰素幕,和月折梨花。
人自傷心春自回,倚闌愁睹燕歸來。 玉簫吹斷秦樓曲,嬴得紅顏鏡里灰。
種苗在東皋,苗生滿阡陌。 雖有荷鋤倦,濁酒聊自適。 日暮巾柴車,路暗光已夕。 歸人望煙火,稚子候檐隙。 問君亦何為,百年會有役。 但愿桑麻成,蠶月得紡績。 素心正如此,開徑望三益。
秋至搗羅紈,淚滿未能開。 風光肅入戶,月華為誰來? 結眉向蛛網,瀝思視青苔。 鬢局將成葆,帶減不須摧。 我心若涵煙,葐蒀滿中懷。
小山重疊金明滅,鬢云欲度香腮雪。懶起畫蛾眉,弄妝梳洗遲。 照花前后鏡,花面交相映。新帖繡羅襦,雙雙金鷓鴣。(帖 一作:貼)
梳洗罷,獨倚望江樓。過盡千帆皆不是,斜暉脈脈水悠悠。腸斷白蘋洲。
千萬恨,恨極在天涯。山月不知心里事,水風空落眼前花,搖曳碧云斜。
玉爐香,紅蠟淚,偏照畫堂秋思。眉翠薄,鬢云殘,夜長衾枕寒。 梧桐樹,三更雨,不道離情正苦。一葉葉,一聲聲,空階滴到明。
松老赤松原,松間廟宛然。人皆有兄弟,誰得共神仙。 雙鶴沖天去,群羊化石眠。至今丹井水,香滿北山邊。
柳絲長,春雨細,花外漏聲迢遞。驚塞雁,起城烏,畫屏金鷓鴣。 香霧薄,透簾幕,惆悵謝家池閣。紅燭背,繡簾垂,夢長君不知。
同上最高臺,山頭晚色開。 風才驅雨去,月漸出云來。 世事悲秋扇,吟情付酒杯。 誰家砧杵動,寒計又相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