琴曲歌辭 胡笳十八拍 第五拍
水頭宿兮草頭坐,風吹漢地衣裳破。
羊脂沐發長不梳,羔子皮裘領仍左。
狐襟貉袖腥復膻,晝披行兮夜披臥。
氈帳時移無定居,日月長兮不可過。
水頭宿兮草頭坐,風吹漢地衣裳破。
羊脂沐發長不梳,羔子皮裘領仍左。
狐襟貉袖腥復膻,晝披行兮夜披臥。
氈帳時移無定居,日月長兮不可過。
在水邊住宿,在草叢中坐臥,風吹破了我從漢地帶來的衣裳。用羊脂潤發卻長久不梳理,穿著羔子皮裘,衣襟還是向左掩。狐皮貉袖又腥又膻,白天披著行走,夜晚披著睡覺。氈帳常常遷移沒有固定的居所,日子漫長真讓人難以度過。
水頭宿兮草頭坐:在水邊和草叢中棲息。
羊脂沐發:用羊脂潤發。
羔子皮裘領仍左:古代少數民族的衣服,衣襟向左掩。
狐襟貉袖:指用狐皮和貉皮做的衣服。
氈帳:用氈子制成的帳篷,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居所。
《胡笳十八拍》相傳為蔡文姬所作。蔡文姬在東漢末年戰亂中被匈奴擄走,在塞外生活了十二年。此詩創作于她身處匈奴期間,反映了她在塞外的痛苦生活和思鄉之情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塞外的悲慘遭遇和思鄉之苦。其特點是通過細致描繪生活場景來抒發情感,在文學史上展現了女性在亂世中的苦難與堅韌。
關寒塞雪欲嗣音,燕雁拂天河鯉沉。百書不如一見面,幾日歸來兩慰心。弓刀陌上望行色,兒女燈前語夜深。更懷父子東歸得,手種江頭柳十尋。
十月吳風收玉霜,水晶瓶里橘田黃。溶金分寄老饕手,知是人間第一香。
寶劍韜藏久未伸,天生南浦一文人。好將玉匣呈巖電,洗出寒光萬丈新。
戰城南,分戰疆。運握奇,陳八方。鎧甲紛員衷土黃。龍江之水洪湯湯。馬得飲之,人不敢嘗。馘囚鄉晨解其縛。犒以錢刀,暮用為樂。愿為忠臣死報國。
臘八才過后,同云暗碧空。玄冥司令肅,三白報年豐。道蘊詩方就,袁安睡政濃。何如黃冢宰,高詠畫堂中。
作令更三邑,茲行向海邦。民風尚文學,士俗亦惇龐。須得窮櫩好,還令蠹吏降。梅花玉雪意,常若對寒窗。
杖藜閒上碧峰頭,回首孤城一目收。鸞道有花皆夕照,虹橋無樹不煙留。僧歸影帶前山月,雁落聲銜遠浦秋。何處暮云棲不住,飛飛猶尚向羅浮。
森森千丈松,落落丈夫概。聳干高嶺側,穹標碧云外。當春發華滋,迎寒轉蒼翠。節以霜雪堅,用以棟梁大。
昔年曾記金陵游,衣冠文物稱神州。千年王氣凝鐘阜,萬里襟帶長江流。東梁西梁辟門戶,三山驅逐江天浮。龍蟠虎踞沒天險,中原形勝那能儔。大明神祖掃區宇,江淮百萬驅貔貅。西望鄱陽東震澤,群雄接戟咸殍囚。百年宇內混腥穢,天戈一洗無停留。攘夷綏夏功莫比,普天率土同歌謳。遂開明堂宅斯勝,巍巍大業過商周。金銀宮闕插星漢,祥云瑞靄深龍樓。宮墻繞護松百尺,屈鐵偃仰蟠蛟虬。琉璃閃爍爭臺殿,鳳闕掩映羅罳罦。南都豈止天一柱,儲養俊乂資旁求。詞官典領在桂籍,鹿鳴三載歌呦呦。藍袍濟楚誰氏子,手持仙桂歡遨游。酒酣欲過石橋去,馬蹄踏碎臺城秋。少年我亦狂如此,至今語亦猶含羞。是誰好事貌此幅,操筆欲語倦還休。六朝文物今何在,俯仰不覺生閒愁。烏衣巷口白鷺洲,古來文士添語柄,長江滾滾風颼颼。
一曲清江環碧。兩岸蕭蕭蘆荻。煙雨暗西山。有無間。有酒須當痛飲。百歲黃粱一枕。瞰莫放愁閒。上眉端。
一峰高聳萬重嶺,滿目云煙紫翠連。會見圖書歸太極,即看嵩岳向中天。游當白帝三秋外,人在招搖北斗邊。詩罷山靈應獨慰,直從開辟萃諸賢。
暖老雙雙燕玉同,況多沉水爇熏籠。馬纓蝴蝶妝都好,鶯粟櫻桃笑總工。春色全歸朱閣里,輕寒半入玉杯中。紫煙不斷香狼藉,曲曲云屏隔盡風。
榮丑窮通祇偶然,未妨閑共聳吟肩。君能觸處真齊物,我亦平生不怨天。
淮桂偏招隱,齊門不愛竽。鹿裘行處是,龍種看來殊。并躡東山屐,雙傾從事壺。高齋足幽賞,攜得士衡無。
銷金中裙翡翠鬌,千錢襯僧結因果。愿奴生身勿再墮,負心兒郎行作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