琴曲歌辭 胡笳十八拍 第十三拍
童稚牽衣雙在側,將來不可留又憶。
還鄉惜別兩難分,寧棄胡兒歸舊國。
山川萬里復邊戍,背面無由得消息。
淚痕滿面對殘陽,終日依依向南北。
童稚牽衣雙在側,將來不可留又憶。
還鄉惜別兩難分,寧棄胡兒歸舊國。
山川萬里復邊戍,背面無由得消息。
淚痕滿面對殘陽,終日依依向南北。
年幼的孩子在身旁拉著我的衣服,帶他們走不行,留下又讓人想念。回到故鄉和孩子惜別,兩者難以抉擇,我寧愿舍棄胡地的孩子回到故國。山川相隔萬里又有邊防戍守,分別后就無法再得到彼此的消息。我滿臉淚痕面對殘陽,整日戀戀不舍地望著南北兩方。
童稚:年幼的孩子。
將來:帶來,這里指帶孩子走。
舊國:指故鄉、故國。
邊戍:邊防戍守。
背面:指分別。
《胡笳十八拍》相傳為蔡文姬所作。蔡文姬在戰亂中被匈奴擄走,在胡地生活了十二年并生下兩個孩子。后來曹操用重金將她贖回。此拍創作于她歸漢之時,面臨著與胡地孩子分別的痛苦情境。
此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歸漢時與孩子分別的痛苦和兩難心境。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動人,將親情與鄉情的矛盾沖突展現得十分深刻。在文學史上,它是反映亂世女性命運和復雜情感的經典之作。
乍看江館白蓮房,一朵亭亭兆瑞祥。十指玉簪高結綠,五員金鈕細勻黃。風吹似動騰蛟筆,月曉疑連墮馬妝。圣代液池應罕見,可無詞客共飛觴。
默默常如有所思。所思何事復何時。陌上花開人在遠,柳梢月落夜歸遲。人叵測,世難知。不愚不昧不情癡。多情自古空余恨,薄幸方今號大師。
入眼浮漚見此臺,嶺南風致自天開。何人兩屐松根到,千載孤舟夢里來。枕石老龍三月睡,高岡鳴鳳幾時回。數株松插崔嵬頂,添片白云添個巍。
長沙一月煨鞭筍,鸚鵡洲前人未知。走送煩公助湯餅,貓頭突兀想穿籬。
階前流水玉鳴渠。愛吾廬。愜幽居。屋上青山、山鳥喜相呼。少日功名空自許,今老矣,欲何如。閒來活計未全疏。月邊漁。雨邊鋤。花底風來、吹亂讀殘書。誰喚九原摩詰起,添畫我,輞川圖。
胭脂半濕紅玉春,遠山不掃嬌娥顰。歌聲飄飄繞梁塵,玳瑁筵前月色新,管弦相和哀思勻。子夜沉沉更漏促,絳蠟搖光照銀屋,館娃宮人聽未足。
高皇挽天河,手欲洗乾坤。煙塵既蕩除,萬古黃屋尊。桓桓徐魏公,二十握櫜鞬。唾手縳僣王,長驅定中原。晝余耕桑地,夜絕殤鬼魂。赫奕奏凱歸,屏營杜軍門。勛超齊尚父,德遠韓王孫。兩都對開國,高棟亞天閽。颯爽見英標,藹然眉宇溫。
生年半百混樵漁,教子還看上石渠。欲舞絳衣應未得,卻憑丹鳳早銜書。
坐斷乾坤老一窩,修篁翠袖自婆娑。半生夢覺青山在,萬世期長白日過。云影對人閒里好,禽聲入耳靜邊多。舞雩不是真狂者,樂上心來可奈何。
烹滅群雄力未疲,赭山射海奮馀威。誰知傳與癡兒子,祇得阿房似舊時。汲汲威刑繼祖龍,收功終在望夷宮。未應家國歸車府,卻有山東老沛公。
修路軫孤轡,竦石頓飛轅。遂登千尋首,表里望丘原。屯煙擾風穴,積水溺云根。漢潦吐新波,楚山帶舊苑。壤草凌故國,拱木秀頹垣。目極情無留,客思空已繁。
褒斜一何長,深谷自迤邐。云木青無邊,群峰各峻峙。鳥道緣崖巔,危棧架江涘。冥冥叫子規,決決響溪水。累日山峽中,陟降亦勞只。古來蜀道難,此道難莫儗。自我入蜀門,今已一年矣。既乏督辦能,兼負素餐恥。而況鬢發蒼,胡寧不知止。上章乞解綬,詔許感不已。雖云此谷險,且遂北歸喜。行色宣柔毫,庶用傳孫子。
寒山一望草離離,饑鳥下啄紙錢飛。石人對立偷相笑,麥飯香花知為誰。棠梨花落松呼葉,雨鎖前溪不可涉。秋林鬼哭葛公墳,不道黃泉葬蝴蝶。
不嫌荒寂南禪寺,斜日肩輿偶獨來。古樹迎人僧徑僻,秋光如水稻花開。尋常薄酒留真偈,三兩青衿恰侍陪。識破華嚴無一字,更容何物入靈臺。
漠漠千山雨,飄飄一葉舟。東南饒瘴癘,身世任沉浮。喪亂吟逾苦,風塵醉亦愁。此心關去住,能不愧沙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