郊廟歌辭 襃德廟樂章 昭德
道赫梧宮,悲盈蒿里。
爰賜徽烈,載敷嘉祀。
享洽四時,規陳二簋。
靈應昭格,神其戾止。
道赫梧宮,悲盈蒿里。
爰賜徽烈,載敷嘉祀。
享洽四時,規陳二簋。
靈應昭格,神其戾止。
道德顯耀于梧宮,悲痛充滿在墓地。于是賜予美好的功業之名,進行盛大的祭祀。祭祀在四季都和諧進行,陳列著兩簋祭品。神靈的感應明白降臨,希望神靈來到這里。
赫:顯耀。梧宮:古代宮殿名。
蒿里:本指死人所處之地,后泛指墓地。
徽烈:美好的功業。
敷:施行。嘉祀:盛大的祭祀。
享洽:祭祀和諧。
規陳:陳列。二簋(guǐ):簋是古代盛食物的器具,二簋指祭品。
昭格:明白降臨。
戾止:來到
郊廟歌辭是古代用于祭祀天地、祖先等的樂章。這首《昭德》可能是為祭祀某位有德行的人而作,具體創作時間和祭祀對象難以確切考證,但應是在莊重的祭祀場合使用,當時社會重視祭祀活動,以表達對祖先和有德之人的尊崇。
這首詩主旨是祭祀和贊美逝者的道德功績。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莊重、意境肅穆,符合郊廟歌辭的風格。在文學史上,它是研究古代祭祀文化和詩歌形式的重要資料。
君不見萬石君家相濟美,齊魯諸儒無所比。又不見德公隱鹿門,有子勛名世代存。刺史懸車三十載,寧教五馬家風在。謝階玉樹倚庭芳,鳳毛奮跡勝昭代。邇來張樂宴洞庭,九轉還丹次第成。盤間千寶蟠桃熟,海涌三山菡萏青。賤子詩成浮大白,為君群致謫仙客。朝拜崆峒廣成子,暮揖朱明浮丘伯。
吳子乘春東入吳,飛花獻舞鳥提壺。此去囑君多載酒,直收春色過西湖。
負弩前呼地起塵,炎風烈日正隨人。暫投茅舍支拳坐,卻是從前倦客身。荊扉茅屋水平流,竹簟棋盤局未收。無用詢他名與姓,忙閒有分不相投。臧孫御叔悉名卿,飲酒何妨傲雨行。未似驅車日當午,敢嫌高士笑勞生。
如公真不惡,種竹作人看。有酒對之飲,抱琴于此彈。但隨天旦莫,肯逐世炎寒。莫道無遺蔭,參軍且轉官。
一樹古梅花似雪,半臨驛路半臨溪。美人玉笛吹何處,零落空山鳥自啼。
群動夜已息,秋聲適何從。仰視天宇高,微云浩無蹤。明月在庭戶,河漢上橫從。既莫知所始,何由究其終。我獨弦我琴,微風入疏桐。寫作清商調,感激意無窮。
似橘未挾霜,青青照泉水。長安不相見,觸下寧不喜。如何洞庭實,忽吐茲山里。平生笑汝陽,涎流于曲車。乃知老饕心,不掩閑中跨。踞石覬大嚼,慰我燥且渴。童子擷得來,竟為蜇慘遏。取貌失子羽,信言迷宰予。把之行且看,于以懲其余。
我生不知幾何年。天帝名我為瑤姬。家住昆崙懸圃上。日與帝女相遨嬉。朝出共飲玉中髓。夕歸自餐雪里芝。笑說人間日月老。清鏡長照冰霜姿。帝念遠游乃吾心所喜。命我辭家遠主長江水。江水西源玉山頭。蜿蜒如絲東向流。憶從金沙放舲舟。輕帆一日來高丘。高丘秀出巫山陽。陽臺日上云流光。群神喜我始臨此。為我新設白玉床。風亦歡然過瑤席。飛花微著天衣香。江上峨峨十二峰。笑看何似鏡中妝。行云低徊為沐發。驟雨瀟灑能飛涼。山中花木四時新。我來不記若干千萬春。側身西望忽惆悵。膝前錦瑟空橫陳。隨風飄過瞿塘下。歸路渾忘淚盈把。孰知往時乘駕之舲舟。化作滟滪堆頭之石馬。陰崖清猿晝夜啼。曦月不見風凄凄。漁歌千載多苦調。藥客獨尋迷故蹊。含情來往峽江路。但見奔流如電赴。百丈牽舟泣舟子。黃牛三宿猶如故。我殊不樂重上征。群神皆睡莫相迎。十二碧峰寂無語。月明虛聽松風聲。松壑蕭寥入夢初。誰歌三峽出藍圖。江流他日化燈海。照夜無須明月珠。我返巫山時。彩云正入宿。玉衡今稍移。世變一何速。孰知靈境片時眠。乃是人間明月春秋千數百回圓。拂衣東向望江天。山下旌旗揚日鮮。群鑿三巴兩岸石。高筑巨壩橫奔川。黃牛石馬難長在。江山每隨時代改。我愿助人早日截斷大江流。攜手同登巫山絕頂觀燈海。
江城殘雪里,人發剡溪舟。花急風翻去,潮生水逆流。傷心憐去雁,幽興托盟鷗。寄語東蒙叟,春山擬共游。
今我病深重,瞀眩一何多。驚觀遍地豺虎,吮血巨牙磨。誰向森羅玉殿,斫破斑斕鐵鍵,罡氣走妖魔。紛掠嬰兒去,浩劫有余波。丘之夢,禹之謨,舜之歌。陵夷誰料,四海一蟹舞婆娑。千古材愚忠慝,都化蟲沙猿鶴,蠕簇受麾訶。廿五傷心史,讀到淚滂沱。
披圖猶若餐絳霞,尋得仙源便到家。若個殷勤林下客,昂山俯水作生涯。
故國荒涼草樹迷,春風猶記舊沙堤。山連天目孤云下,潮上江頭海日低。送客過溪驚虎嘯,驅龍出洞聽猿啼。何時與我同清賞?凈取山泉煮木雞。
四顧水光無際,自操一葉輕舟。天闊冰輪欲墮,短橈猶在中流。
買地城南種荔枝,每留核付守園兒。但祈四海兵戈息,會見開花著子時。
龍劍雙飛入薊城,一尊揮手暮笳鳴。分符帝問淮陽績,授簡人推鄴下盟。萬樹未央春雪煖,千花長樂曙霞明。亡誇爛漫黃金錫,前殿如椽勒姓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