郊廟歌辭 周朝饗樂章 福順
圣皇端拱,多士輸忠。
蠻觴共獻,臣心畢同。
聲齊嵩岳,祝比華封。
千齡萬祀,常保時雍。
圣皇端拱,多士輸忠。
蠻觴共獻,臣心畢同。
聲齊嵩岳,祝比華封。
千齡萬祀,常保時雍。
圣明的皇帝端坐朝堂,眾多賢士奉獻忠誠。大家一同舉杯敬酒,臣子們心意相同。祝頌之聲如嵩山般齊整,祝愿似華封人那樣美好。千秋萬代,永遠保持社會的太平祥和。
端拱:指帝王莊嚴臨朝,清靜無為。
多士:眾多的賢士。
蠻觴:蠻,泛指少數民族;觴,酒杯,這里指敬酒。
嵩岳:即嵩山。
華封:傳說堯游于華,華封人祝其壽、富、多男子,后因以“華封三祝”為祝頌之辭。
時雍:指時世太平。
此詩為周朝饗宴時所唱的樂章。周朝時期,重視祭祀和禮儀活動,在饗宴等場合會演奏專門的樂章以表達對神靈和祖先的敬意,以及君臣之間的和諧融洽。創作時,朝堂之上君臣齊聚,氛圍莊重,意在通過這樣的樂章營造祥和的氣氛,鞏固統治秩序。
這首詩主旨是臣子向圣皇表達忠誠與祝福,突出特點是語言莊重、風格典雅。它是周朝禮儀文化的體現,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郊廟樂章的創作風格和文化內涵。
東園有梅蜷不直,茨蔓羅生錯如織。東風歲歲滿園青,不見梅花見荊棘。橫叢惡棘何紛然,蒙密離纚將十年。坐令盤窣不得展,縱有花開誰與憐。我昨買東園,愛為此梅主。忿然嫉狂橫,急集斤與斧。先誅惡根次伐干,揮拉剔攘到全樹。便教風疏舒彼郁,要令雪袪起其俯。此時老梅筋力蘇,手足輕旋眉目都。枝如取璧相如頭上直指發,柯如歸漢蘇卿手中落旄節。色如買臣棄薪懷綬上會稽,氣如望之入見堂堂謝挾持。豁如晉公掀淖出泥涂,矯如淮陰釋縛當萬夫。兀如蕭何脫械佩劍趨,勃如范叔出簀載秦車。異材終離魑魅宅,正氣似有神明扶。下視茨棘無遺馀,斬伐割截靡完膚。蹴踏狼藉泥土俱,或焚爇之罪不逋。遂有過者側目驚相顧,寒鳥游蜂亦來聚。清風濯濯群萼敷,晴日鮮鮮萬枝露。極知摧惡植善天所嘉,從有此卉木分正邪。野夫窮年不出家,但攜凍筆煮苦茶,日日來看東園梅樹花。
初春野外游,策杖解重裘。暖入煙光嫩,寒輕山翠幽。隔花遙勸酒,愛竹近移舟。幽事那能說,芳期自可留。
山色凌寒春尚瘦,潭影涵空清可漱。漠漠云行紫竹閑,斑斑雨濕黃昏后。火炬穿林鳥出巢,人語闐門狗窺竇。杖藜有興會重來,更待黃鸝哢晴晝。
一日白一發,況在九年間。請持蟠龍鏡,照子冰雪顏。發白何足惜,故人難再得。有使即寄書,無使長相憶。
每向虛空幻玉容,殘釭夜對更怔忪。茫茫身世疑真宰,歷歷悲歡憶舊蹤。心折倘能留一寸,情傾還欲滿千重。而今住近西湖水,油壁香車定可逢。
勞歌一曲黯離憂,酒盡人分不可留。獨樹斜陽回夕鳥,孤舟殘雪溯寒流。行臨湍水瀟瀧險,家在圓塘別業幽。欲折疏麻采衡杜,秋風零落滿滄洲。
閒居盡日棲林谷,遲侶侵晨出郭門。沿溜舸船穿宿霧,枕山樓閣上朝暾。交游四海誰能念,出處當年子試論。久息漢機甘落魄,無煩楚些續招魂。
簡書分陜羨賢勞,幾見巡邊樹節旄。戰馬不嘶饒苜蓿,耕農無事醉蒲萄。三春雨露滋三輔,六籍經綸濟六韜。八座登庸還有待,好將忠赤荅恩褒。
黃榆白草亂邊風,索馬尋源幾鑿空。莫遣驍騎橫塞外,還防敵國在舟中。東南輸挽無馀力,西北金繒及劇戎。諸將長城竟誰是?遙傳平播已論功。
豈料邊烽起,真看到海門。樓成疑蜃過,艦失畏鯨吞。士氣酣三戰,夷兵困七奔。何當防獸豕,莫使滿乾坤。
粼粼鴨綠飏清光,日夜朝來有底忙。好有金鱗乘浪暖,桃花流出禹門香。
元夜笙歌滿上都,九霄皓月舞蟾蜍。燭龍穿仗來天際,萬疊黃云覆帝車。
冠蓋成陰中路回,獨攜蓮社道人來。千巖萬壑初相識,分付晴嵐面面開。十歲不出還可嗟,經旬遍走梵王家。群仙拍手向人笑,方朔今來何晚耶。
梵音正直亦清和,如爾繁弦急管何?只為人心平不得,雅聲亂盡鄭聲多。四念處觀除世貪,四神足習復何耽?具成七定開三徑,忉利天中正法參。
老去惟疏懶,閒來復嘯歌。倚樓孤月上,隱幾好山多。野飯甘藜藿,秋衣制芰荷。不堪腰帶減,長是病詩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