郊廟歌辭 武后明堂樂章 登歌
禮崇宗祀,
志表嚴禋。
笙鏞合奏,
文物維新。
敬遵茂典,
敢擇良辰。
絜誠斯著,
奠謁方申。
禮崇宗祀,
志表嚴禋。
笙鏞合奏,
文物維新。
敬遵茂典,
敢擇良辰。
絜誠斯著,
奠謁方申。
禮儀崇尚對宗廟的祭祀,心意體現出莊重的祭典。笙與大鐘合奏齊鳴,禮樂制度煥然一新。恭敬遵循盛大的典章,不敢不選擇美好的時辰。潔凈的誠心已經顯明,祭奠拜謁方才正式舉行。
崇:崇尚,尊崇。
宗祀:對宗廟祖先的祭祀。
嚴禋(yīn):莊重的祭典。禋,古代祭天的儀式,后泛指祭祀。
笙鏞(yōng):兩種樂器,笙為管樂器,鏞為大鐘。
文物:指禮樂典章制度。
茂典:盛大的典章禮儀。
絜(jié)誠:潔凈虔誠的心意。絜,同“潔”。
奠謁(diàn yè):指陳設祭品、拜謁祖先的儀式。
此詩為武則天時期明堂祭祀所用的郊廟歌辭。武則天重視禮制建設,明堂是唐代舉行重大祭祀、朝會的核心場所。此詩應創作于其執政期間(690-705年),旨在通過莊重的祭祀樂歌強化禮制權威,鞏固統治合法性。
作為武后明堂祭祀的登歌樂章,全詩以祭祀禮儀為核心,突出“崇禮”“虔誠”的主題,既體現唐代郊廟音樂“雅樂”的規范,也反映武則天時期對禮制建設的重視,是研究唐代祭祀文化與武周政治的重要文學材料。
鴻書遙下白綸巾,聞說題橋氣象新。賜履乍聞中禁側,鳴琴獨坐大江濱。蒹葭瀔水孤蓬夜,桃李河陽萬室春。莫向龍頭嗟晚暮,翩翩八翼上平津。
端居深念獨長吁,且向燈前一掩書。四禁愿言今日始,三長應愧昔人如。滄溟誰謂堪憑葦,峻坂何由可駐車。肯以清閒供放逸,勉旃深為惜居諸。
封邑從夫貴,傳家嗣子賢。初聞板輿去,忽愴壽宮遷。樹隱長平外,川流濩澤前。高門馀慶在,足以慰沈泉。
毛錐自是今無用,鐵硯還知古可穿。不惜日抄三萬字,勝儲百畝剡中田。
鄂王墳上草離離,秋日荒涼石獸危。南渡君臣輕社稷,中原父老望旌旗。英雄巳死嗟何及,天下中分遂不支。莫向西湖歌此曲,水光山色不勝悲。
極目丹楓迎霽曉。山明水凈新霜早。燕去鴻歸無事了。天渺渺。風吹平野低寒草。漸過初冬時節好。尋梅踏雪城南道。追憶舊游人已老。歡更少。孤懷擬共誰傾倒。
微官無計問田園,野老相從學負暄。直道如今更焉往,是邦猶足與圖存。吳鹽百里天同白,衛布千家雪可溫。小物極知人力在,請看閭黨有公言。
東風獵獵任摧殘,金谷名花獨自看。且喜春江烽火息,一時南國又平安。
倦游文園令,病肺塵消渴。句斡造化機,云霞互轇轕。慢世誰與儔,嗤議從夸奪。誠哉死諸葛,能走生仲達。
開元朝野時清明,姚宋廟謀多輔成。紫宸前殿焚錦繡,花萼樓高延弟兄。那知暇豫生淫樂,慢舞霓裳羽衣薄。龍漦流禍入宮墻,野鹿銜花污簾箔。春晴并轡曲江行,回顧阿環嬌態生。繡衣珠趿如花旋,秦虢椒房恩寵新。宮中舁出錦繃兒,兵滿漁陽人未知。一朝犯順入宮闕,咸陽煙塵迷日月。翠華雜沓驚塵蒙,劍閣西回渭水中。王臣下微同列國,從此藩鎮爭豪雄。人生富貴真迷途,傾城褒姒無時無。漫道玄宗不知政,試問當年無逸圖。
魂來兮何極,魂去兮江水黑。化為朱鳥兮,其咮焉食!
應是一線淚,入此春木心。枝枝不成花,片片落剪金。春壽何可長,霜哀亦已深。常時洗芳泉,此日洗淚襟。
多病年來懶作詩,燃萁何敢衒才奇。探梅技癢撩幽夢,只有清香是己知。
奉承明祀,惟羊惟牛。卬盛于豆,備陳庶羞。鐘鼓喤喤,神具醉止。其徹嘉籩,永綏福祉。
千騎縱橫夾上游,飛章推轂動宸旒。干旄舊識長城寄,斧鉞重因大海留。玉局閑敲風滿座,金尊長嘯月當樓。春晴試弄桓伊笛,何限梅花越水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