鼓吹曲辭 鼓吹鐃歌 吐谷渾
吐谷渾盛彊,背西海以夸。歲侵擾我疆,退匿險且遐。
帝謂神武師,往征靖皇家。烈烈斾其旗,熊虎雜龍蛇。
王旅千萬人,銜枚默無嘩。束刃逾山徼,張翼縱漠沙。
一舉刈膻腥,尸骸積如麻。除惡務本根,況敢遺萌芽。
洋洋西海水,威命窮天涯。系虜來王都,犒樂窮休嘉。
登高望還師,竟野如春華。行者靡不歸,親戚讙要遮。
凱旋獻清廟,萬國思無邪。
吐谷渾盛彊,背西海以夸。歲侵擾我疆,退匿險且遐。
帝謂神武師,往征靖皇家。烈烈斾其旗,熊虎雜龍蛇。
王旅千萬人,銜枚默無嘩。束刃逾山徼,張翼縱漠沙。
一舉刈膻腥,尸骸積如麻。除惡務本根,況敢遺萌芽。
洋洋西海水,威命窮天涯。系虜來王都,犒樂窮休嘉。
登高望還師,竟野如春華。行者靡不歸,親戚讙要遮。
凱旋獻清廟,萬國思無邪。
吐谷渾勢力強盛,背靠西海自夸。年年侵擾我邊疆,戰敗就退到險遠之地躲藏。皇帝命令神武之師,前去征討以靖皇家。旗幟烈烈飄揚,將士如熊虎龍蛇般勇猛。王師有千萬人,口中銜枚悄然無聲。帶著兵器越過山間小路,展開陣型馳騁在沙漠。一戰就消滅了敵人,尸骸堆積如麻。除惡要除根,怎敢留下禍患的萌芽。西海浩浩蕩蕩,皇威遠達天涯。俘虜被押到王都,犒賞之樂極盡美好。登高遠望凱旋之師,遍野如春花般絢爛。出征之人無不歸來,親戚們歡呼著攔路相迎。凱旋后到宗廟獻祭,讓萬國都心懷正道。
吐谷渾:古代西北少數民族。
彊:同“強”。
夸:自夸。
遐:遠。
神武師:指皇帝的軍隊。
斾(pèi):旗幟。
銜枚:古代行軍時士兵口中銜著枚(形狀像筷子),防止出聲。
山徼(jiǎo):山間小路。
刈(yì):割,這里指消滅。
膻腥:代指吐谷渾等少數民族。
嘉:美好。
讙(huān):同“歡”。
要遮:攔路。
清廟:宗廟。
思無邪:出自《詩經》,指心懷正道。
此詩創作于古代中原王朝與少數民族吐谷渾發生戰爭時期。當時吐谷渾勢力強盛且時常侵擾中原邊疆,給邊疆百姓帶來災難,也威脅到王朝統治。皇帝派遣軍隊征討,詩人為歌頌王師出征、宣揚皇威而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歌頌王師出征平定邊疆的功績,突出了除惡務盡的決心和國家的威嚴。其特點是敘事完整,氣勢磅礴。在文學史上,它反映了當時的戰爭情況和人們對國家安定的渴望,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。
謫仙攜妓戲人寰,也被千花妬玉顏。
半點閑情千古恨,一波秋水兩春山。
錦袍宮燭云霄上,白苧烏紗江海間。
欲寄雙魚招醉魄,月輪捉了蚤言還。
金陵江水只咸腥,敢望新安江水清。
皺底玻璃還解動,瑩然酃淥卻消酲。
泉從山骨無泥氣,玉漱花汀作珮聲。
水記茶經都未識,謫仙句里萬年名。
夢覺月如晝,誤驚天欲明。
起吹松葉燼,自點臼花燈。
山轎已十里,譙門才四更。
腳根豈無火,須上也成冰。
百五佳辰匹似無,合教追節卻離居。
萬家寒食初歸燕,一老春衫政蹇馿。
耄柳已僧何再發,孺槐才爪可遲蔬。
兒書早問歸程日,不用嗔渠只笑渠。
我憶定齋老,壺觴父子間。
西湖梅半落,東館月初彎。
俄頃王姑酒,嵚岑杜母山。
升堂遲一拜,作誄費頻刪。
香山老益窶,欲賣宅與田。荊南贈春服,侍中送酒錢。
何如韋蘇州,一日兼兩賢。酒錢隨春服,并至南溪邊。
寄物已不輕,意更在物先。仆也拙生理,巧亦營不前。
病廢非為高,拋官余十年。紙田蝸牛廬,縱賣誰作緣。
故人豈云少,袞袞青云端。王弘不可作,范叔空自寒。
忽攬蘇州書,冷窗回春暄。急褫九月??,徑追八酒仙。
竹煙為我喜,波月為我妍。籬菊凍不花,一笑亦粲然。
醉中化為蝶,飛墮虎丘山。齊云已在眼,忽然遠于天。
西山落日浴長江,并貫清溪作一光。
千嶂圍來天四合,孤城涌出水中央。
樓臺玉塔云間見,楊柳金隄鏡里長。
客子要窮秋浦眼,翠微亭上上清旁。
拋官九載臥柴荊,有底生涯底友生。
白鷺鸕鶿雙屬玉,青鞋布韈一笭箵。
贛江府主憐逋客,尊酒綈袍篤故情。
天上故人今又去,碧云西望暮天橫。
靈山相識已平生,雨后精神見未曾。
一朶碧蓮三萬丈,數來花片八千層。
云姿霧態排天出,竹杖芒鞋欠我登。
羨殺峰頭頭上寺,厭山不看是諸僧。
忽報故人至,知從何許來。
滿懷俱玉雪,半語不塵埃。
聚散千江月,悲驩一酒杯。
檣烏有底急,一夕百相催。
李郭俱名族,華婣合兩家。
藁砧巾角雨,郎罷筆頭花。
樹秀庭雙玉,蓀榮砌百芽。
半生冰雪節,再賦白山茶。
蜀人詫蜀不能休,花作江山錦作州。
老我無緣更行腳,羨君來歲領遨頭。
碧雞金馬端誰見,酒肆琴臺訪昔游。
收入西征詩集里,憶儂還解寄儂不。
忠顯聞孫定不虛,西樞猶子故應殊。
鸞停梧上遺風在,雁進松間得句無。
剩有老農歌贊府,未多薦墨送清都。
晦翁若問誠齋叟,上下千峰不要扶。
小轎欹還正,荒蹊細又紆。
危峰上金鏡,遠草亂瓊珠。
霧外鐘聲近,花梢殿脊孤。
老僧知我冷,展席傍紅爐。
昔從永和望青原,永和在地山在天。
今從青原望萬象,青原在下臺在上。
乘成先生學海龍,眼高四海空復空。
如登中天騖八極,下視積蘇同絳宮。
萬物一馬喻多少,漆園小家窮計校。
須彌芥子亦未妙,蔥嶺老胡烏知道。
此詩解嘲仍索閙,舉似先生應絕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