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長寧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十一
暫爾游山第,淹留惜未歸。
霞窗明月滿,澗戶白云飛。
書引藤為架,人將薜作衣。
此真攀玩所,臨睨賞光輝。
暫爾游山第,淹留惜未歸。
霞窗明月滿,澗戶白云飛。
書引藤為架,人將薜作衣。
此真攀玩所,臨睨賞光輝。
暫時來到這山間的宅第游玩,久久停留,舍不得回去。窗戶被明月照得透亮,山澗洞口有白云飄飛。用藤蔓做書架來擺放書籍,人仿佛以薜荔為衣裳。這里真是適合攀登賞玩的地方,登高俯瞰欣賞著這美好的光輝。
暫爾:暫時。
淹留:停留、逗留。
霞窗:繪有云霞圖案的窗戶,這里指窗戶。
澗戶:山澗的洞口。
薜:薜荔,一種植物。
臨睨:登高俯視。
長寧公主是唐中宗李顯之女,其流杯池是當時著名的園林。這首詩可能是詩人游覽長寧公主的流杯池時所作,當時唐朝社會相對穩定,園林文化盛行,詩人在游玩中被美景所吸引,從而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山間宅第的美景,突出特點是景色描寫清幽自然,營造出超凡意境。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,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自然之美的追求。
澗道濕凍雨,林扉藏斷云。
寒聲肅肅起,暝色杳杳分。
齋余隨動息,禪外失知聞。
坐久催煎茗,爐深亦炷熏。
讀書了科詔,公子顯揚謀。
歲寒松柏堅,高冢蔚而幽。
書欞耿冰硯,日屋嵐未收。
上焉國脈壽,下焉民瘼瘳。
父母凜遺體,操持夢前修。
四載得重來,長言非燕游。
樵蘇行跡稀,雨巖丁嶺頭。
共飯少徘徊,我志君勿求。
意緒忽不整,甕頭新酒香。
雨細起暝色,天低漏寒光。
殘花菊枝短,老葉楓樹長。
取醉乃吾事,山空欲清霜。
人言詔節忙,我覺詩卷暇。
寄之章丘深,何其相慰藉。
使君真不凡,往往凌鮑謝。
傳觀俗眼驚,幽懷語寒夜。
鷓鴣鳴山翠,松日行曉光。
一庵遠市廛,自惜宜自藏。
瑟瑟聞人跡,熙熙見壺觴。
老境為獻酬,筆到詩成章。
去年苦無雪,今雨又多風。
人日平頭過,元宵轉眼中。
野梅香更白,文杏色微紅。
籬落春陰外,樓臺曉霧空。
蒼然山抱溪,游子意何主。
雪殘崖下日,風落泉上雨。
嚴陵固莫及,玄英亦堪數。
嵐靜白云深,扁舟過汀渚。
文筆擅名第,當置臺館中。不合大雅尚,天怒令詩窮。
昔年弄水亭,一見知不同。繼而靈山陽,示我所作工。
豈期江海上,浩然復相從。小篇清且麗,大篇疏而通。
尚友梅都官,不但楊陸翁。和平事淡泊,志意驚盲聾。
時時寫幾句,豈只凡馬空。又喜富收拾,錦繡紛青紅。
決定得名世,挽回正始風。岑岑閩嶺山,連帥鼓角雄。
幕府少為貧,因與了事功。地煖罕霜雪,榕陰荔枝叢。
不妨資食啖,閑游佛老宮。萬一遇真隠,識賞無匆匆。
翠麓轉危徑,清漣媚方池。
鐘魚鳴寶坊,窣堵高不危。
憑軒眼力盡,晴色煙凄迷。
秋原禾黍登,佳處端在茲。
齋余作茗事,晝寂香篆遲。
當年伏虎師,此地嘗巖棲。
高風動寥邈,勝跡窮險巇。
回橈日已暮,悵望空自知。
七卷靈溪集,有誰能為傳。
既勞親校勘,便得與雕鐫。
從昔詩雖在,因茲名可全。
摩挲新敘引,羨爾廣文賢。
一曲寒城外,青山四五家。
庭空鳴敗葉,樓迥起清笳。
市遠興逾逸,人來話亦佳。
夜深殘月澹,還有未棲鴉。
結庵名散將何為,心散意散空自知。
等閑收拾到窗戶,草木亦覺風披披。
浮世徒爾相拘束,達人大觀歲月速。
有時散蕩吟一詩,詩與此庵無盡期。
雨歇收朝潤,風回起夕涼。
君今過澧浦,客有到錢塘。
落澗高槐影,浮簷細竹光。
尋思須浪賦,雜伯更談王。
山黯荒荒霧,溪凝惻惻風。
乍明收髣髴,欲暮起曚昽。
岸窄叢梅發,樓高老樹空。
歸來煖杯酒,爐火夜深紅。
落葉紛委山路榛,飯余試作捫腹行。
人家有竹不可款,負郭乃得席作門。
座中邂逅執戟孫,攜尊更約重論文。
青橙紫蟹亦俱設,愧謝子意因余勤。
諸公飲量江海吞,我病忽苦頭岑岑。
不如淵明醉遣客,乃效灌夫觴貴人。
懸知事急起排闥,君更追路仍挽襟。
吾曹相從貴真率,如此可畏還可欽。
扶床走筆道不敏,祗恐匹馬來三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