偈頌一百六十首 其一一四
諸法本來絕待,觸目且拘礙。
只因斷臂覓心,便有人求懺罪。
無文印子既成,付法傳衣廝賴。
致令盧老黃梅,墜石腰間舂碓。
將謂有法與人,問著卻言不會。
引得后代兒孫,盡作韓獹逐塊。
雖欲扶豎宗乘,奈何東倒西傫。
子細檢點將來,直是令人叵耐。
若也盡令而行,一擊須教粉碎。
有時靜坐思量,就中也有可愛。
深沙共修羅結親,金剛與土地指背。
諸法本來絕待,觸目且拘礙。
只因斷臂覓心,便有人求懺罪。
無文印子既成,付法傳衣廝賴。
致令盧老黃梅,墜石腰間舂碓。
將謂有法與人,問著卻言不會。
引得后代兒孫,盡作韓獹逐塊。
雖欲扶豎宗乘,奈何東倒西傫。
子細檢點將來,直是令人叵耐。
若也盡令而行,一擊須教粉碎。
有時靜坐思量,就中也有可愛。
深沙共修羅結親,金剛與土地指背。
一切事物本來是超越對待關系的,可眼前所見卻處處有所局限阻礙。只因為有達摩祖師斷臂求法、慧可覓心之事,就有人尋求懺悔罪過。無形的佛法印證已然形成,傳法授衣之事便相互依賴延續。以至于讓六祖慧能在黃梅時,腰間墜石舂米干活。本以為有佛法可以傳授給人,可當被問及時卻稱不懂。這引得后代弟子,都像獵犬追逐土塊一樣盲目。雖然想要扶持禪宗傳承,無奈卻東倒西歪不成樣子。仔細檢查思量起來,真讓人難以忍受。如果要完全依此而行,必須一擊將其粉碎。有時靜坐思考,其中也有可愛之處。就像深沙神和修羅結為親家,金剛和土地神背靠背一樣奇特。
絕待:超越對待關系,即沒有相對的概念。
拘礙:局限、阻礙。
斷臂覓心:指達摩祖師在嵩山面壁時,慧可立雪斷臂,求達摩祖師為其安心之事。
求懺罪:尋求懺悔罪過。
無文印子:指無形的佛法印證。
付法傳衣:佛教禪宗以傳授佛法和法衣表示傳法。
廝賴:相互依賴。
盧老黃梅:指六祖慧能,他曾在黃梅東山寺隨五祖弘忍學佛。
舂碓:舂米。
韓獹:韓國的良犬,比喻盲目追逐的人。
宗乘:指禪宗。
叵耐:不可忍耐。
深沙:佛教神話中的深沙神。
修羅:佛教中的一類鬼神。
金剛:佛教中的護法神。
土地:土地神。
此詩作者為宋代的釋宗杲,當時禪宗發展到一定階段,出現了一些弟子對佛法理解不深、盲目追逐形式的現象。作者作為禪宗高僧,對這種現狀深感憂慮,通過這首偈頌表達自己對禪宗傳承問題的思考和批判。
這首偈頌主旨在于批判禪宗傳承中出現的弊病,指出后代弟子對佛法的盲目追求和不得要領。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、語言直白,以形象的比喻和具體的佛教故事闡述觀點。在文學史上,它反映了宋代禪宗文學的特點,對研究宋代禪宗思想和文學創作有一定價值。
古岷橫枕坤維首,連標遠接昆崙右。我歷江山欠此游,青夢繞之良已久。
來觀古柏丹淵客。
春寒犢子瘦,誰與念農耕。地底多生暖,天邊正要晴。落梅棲雪暈,裂竹見風聲。為問催花鳥,如何得使名?
水落橋痕在,沙乾岸草枯。霜馀槐老壯,風際竹清疏。啄木高逾響,鹡鸰飛且呼。二年親友絕,惟有對禽魚。
兩頭纖纖麋鹿角,半白半黑檐前鵲。逼逼膊膊林鴉啄,磊磊落落荊山璞。
猿響秋山夜句闌,白云如雪擁林端。鐘儀楚奏難成調,蔡琰胡笳欲罷彈。澤魁離騷馀怨恨,巴東涕淚想汎瀾。唯應華表歸來鶴,明月清風共歲寒。
巡檐詩袖漲寒香,日炙南枝泫曉霜。凈洗宮妝轉明潔,恰如湯餅試何郎。
石橋流碧水潺湲,千樹桃花萬疊山。謾道仙家有靈藥,看來終不似人間。
玉汝何時醒。可還能開簾約月,回腰照鏡。羅袂生塵花失艷,眼角啼痕空瑩,再不見雙眸炯炯。擷取人間無限恨,向情天一現驚鴻影。身與世,兩難問。十年蹤跡嗟萍梗。況高堂桑榆境迫,須人定省。誰識銀燈光照處,顰笑都存至性。漫只賞歌清妝靚。謠諑蛾眉何處訴,恨顛風一夜吹春冷。天不管,兒女命。
正南午,想念吾師如目睹。無邊業障自然消,豈要云為枉辛苦。
深宮雨過長苔痕,誰憶羊車舊日恩。惟有集賢癯學士,一枝漠漠記黃昏。
故交皆疏柳子厚,新貴不識王元之。袖中刺字已漫盡,一童猶負囊中詩。
澤國嫩寒月,天氣小陽春。萱堂今朝生日,瑞靄郁輪囷。身佩銅章墨綬,手捧霞觴玉液,獻壽太夫人。且喜藤輿穩,共戲彩衣新。發垂鵠,瞳點漆,倍精神。麻姑來慶,笑道滄海幾揚塵。佇看起居八座,更好回班百辟,異數聳朝紳。此母生此子,再拜謝宸恩。
我有胸中一塊鐵,贈君鍛鍊成寶刀。不殺狐貍及鼷鼠,要斬南山白額長橋蛟。視蛟如蚓虎如貓,心不為功力不勞。功成畢竟藏諸韜,肯將割肉供君庖。縱教埋沒不復用,終使神光夜燭牛斗高。
吾觀二宋文,字字照縑素。淵源皆有考,奇險或難句。后來邈無繼,嗣子其殆庶。胡為尚流落,用舍真有數。當時茍悅可,慎勿笑杕杜。斲窗誰赴救,袖手良優裕。山城辱吾繼,缺短煩遮護。昔年謬陳詩,無人聊瓦注。于今賡絕唱,外重中已懼。何當附家集,擊壤追咸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