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道人請贊
這尊慈,無摸索。忽地喜,忽地惡。
喜也,和氣如春百華開萼,怒也,雷電風云一時俱作。
似恁么做處,若非阿修羅王,即是金僊大覺。
唐道人,緊收卻。逢人不用展開,卷來送在壁角。
這尊慈,無摸索。忽地喜,忽地惡。
喜也,和氣如春百華開萼,怒也,雷電風云一時俱作。
似恁么做處,若非阿修羅王,即是金僊大覺。
唐道人,緊收卻。逢人不用展開,卷來送在壁角。
這尊慈顏,難以捉摸。忽然歡喜,忽然惱怒。歡喜時,和暖的氣息如春天百花綻放花萼;惱怒時,雷電風云瞬間一同發作。像這樣的表現,若不是阿修羅王,就是金仙大覺者。唐道人,趕緊收起來。見人不用展開,卷起來放到墻角。
摸索:探尋、捉摸。
萼:花萼,花瓣下部的一圈葉狀綠色小片。
恁么:這么、如此。
阿修羅王:佛教神話中的惡神。
金僊大覺:指佛、菩薩等覺悟者。
具體創作背景不詳。推測可能是作者應唐道人的請求,為其相關的形象或事物寫贊語。也許唐道人所代表的形象或事物具有喜怒無常、難以捉摸的特點,引發了作者這樣的創作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描述一種難以捉摸、喜怒變化大的狀態,并勸誡唐道人收斂。其特點是通過鮮明對比和形象比喻展現狀態,語言通俗易懂。在文學上,以獨特視角和直白風格展現了一種別樣的表達。
白鳳參差駕玉輧,姮娥夜訪許飛瓊。廣寒宮闕應寥寂,萬斛天香散月明。
名山無復見金堂,盡日蒼巒對夕陽。還向江城動悲思,背人驚雁兩三行。
五年卜宅惜桐陰,黃葉空庭阻隔深。夜雨模糊遷客目,秋風搖落故人心。高枝剪伐自春色,枯木留將宿野禽。此去樓臺應許我,新詩不厭百回吟。
銀漢橫斜獨自看,滿身清露倚欄干。穿簾月影涼于水,一襲輕綃覺嫩寒。
山涌銀濤,屏間繡巘,太平今日皇州。共惟京牧,昭裔本宗周。好是王春正月,維岳降,膺此神休。堯階下,蓂存八莢,長應八千秋。優游。兼國計,豐財重谷,首善承流。更刑清訟簡,政入歌謳。已副貂蟬眷寵,夸中外,聳動□謳。居恩重,蒼生望切,好個富民侯。
狼狐芒角正彎環,虎落連營又出關。漢使征鴻何日至,胡兒牧馬幾時還。千重紫塞迷青冢,九曲黃河繞黑山。飛將殊勛猶下吏,書生乘障敢辭艱。
曉窗寂寂驚相遇。欲把芳心深意訴。低眉劍翠不勝春,嬌轉櫻唇紅半吐。匆匆已約歡娛處。可恨無情連夜雨。枕孤衾冷不成眠,挑盡殘燈天未曙。
朱顏苦難駐,花里一蜉蝣。榮落須臾事,誰能得白頭。
眾流趨海若,大壑去鴻蒙。失路矜河伯,中途遇苑風。納川歸浩浩,噫氣入逢逢。窮發還過北,扶桑更向東。鵬身起羊角,魚翼掩舟蓬。巨浸浮天外,回流出地中。槎來如有信,帆去若乘空。萬國波濤接,三山煙霧通。游門思孔圣,垂釣想任公。登碣心猶壯,乘桴道未窮。臨深誰復測,善下理能終。
潺湲一雨到天明,西圃小溪春漲平。任使桃花禁不得,也能波面皺紅生。
戈船列陣楚江濱,世事何嘗不在人。鹢首沖風開雪浪,甲光向日動金鱗。煙霄易覺壺中晚,談笑潛回席上春。更辱佳篇與褒飾,主人深有愧西賓。使節來從河水濱,天心圖舊慰斯人。肅將宸指蠲民瘼,力挽恩波活轍鱗。北伐正須猷克壯,中興方與物為春。外臺豈久留英躅,佇見觀光利用賓。抱病深棲云海濱,誤恩起廢愧陳人。飛騰固乏摶風翮,游泳長思縱壑鱗。一局銷磨垂老日,三杯搖蕩滿懷春。何當詔許歸田野,會有漁樵作上賓。
楓葉蘆花滿釣船,水風清處椀琴眠。覺來失卻瀟湘月,卻問青山覓酒錢。
四明之海一杯水,那能便滅男兒趾。北過錢塘泛震澤,處處觀濤壯心起。已許芙蓉作報恩,還將明月尋知己。君不見吳下王元美,君不見吾家好弱弟。雙披鴻濛萬古色,并臥白雪空山里。以茲相對輒盡觴,慷慨悲歌泣數行。世間事事俱骯臟,身后人人歸渺茫。荊嶺初云未睹白,燕臺落日居然黃。窮來捫舌恐不在,客處誇腰那得強。屈指諸侯太寂寂,唯有七閩紫氣凌穹蒼。閩中日日捷書至,白茅方印勞飛騎。轅門秋霜高瘴天,幕府春風在平地。中丞緩帶容揖客,將軍解衣延死士。沈夫子,黃金雖如山,愿汝唾莫視。寸心此際如有托,十口何煩向人計。低昂百氏銀不律,揮霍千秋鐵如意。沈夫子,為汝歌,汝今當柰何。若過延津語太阿,人間未幾沖波去,底事精光出絳河。
高樓辟左扇,回望依蘭橈。晚風飖飏來,落照參差好。
住近東華五云下,車塵不斷撲簾屏。別開樓館看塵外,萬疊西山過雨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