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凈禪人求贊
瞋恚癡未除,心意識顛倒。
談禪信口開,舌頭胡亂掃。
其施汝者不名福田,供養汝者墮三惡道。
個是云門村僧,即非杜撰長老。
瞋恚癡未除,心意識顛倒。
談禪信口開,舌頭胡亂掃。
其施汝者不名福田,供養汝者墮三惡道。
個是云門村僧,即非杜撰長老。
嗔怒、愚癡等煩惱還未消除,心、意、識處于顛倒的狀態。談論禪理時信口開河,舌頭隨意亂說。那些施舍給你的人不能獲得福報,供養你的人會墮入三惡道。這是云門寺的村僧,并非憑空捏造的長老。
瞋恚癡:佛教所說的三毒,指嗔怒、貪欲、愚癡。
心意識:佛教術語,在不同語境有不同含義,這里指思維、意識處于混亂顛倒。
福田:佛教認為供養修行者能獲福報,如同播種于田能有收獲,稱福田。
三惡道:佛教概念,指地獄、餓鬼、畜生三道,作惡者會墮入。
云門:指云門宗或云門寺。
杜撰:沒有根據地編造。
禪門修行中,存在一些人雖談禪卻未真正修行,未消除煩惱。作者針對此類現象創作此詩,以警醒世人,維護禪門修行的純正。
此詩主旨是批判不真修實證卻談禪之人。其特點是言辭直接,批判有力。在禪門文學中,這類作品有助于規范修行風氣。
窮巷故人少,衡門暇日多。涼風時著樹,衰葉欲辭柯。生事只如此,幽心諒匪它。乃知溪上樂,把酒對漁蓑。
醉抹醒涂總是春,百花枝上掇精神。自從畫得湘蘭后,更不閒題與俗人。
雁落平湖煙草秋,夕陽結纜玉沙頭。長堤翠抱金龍廟,去水平分黑馬溝。地連吳越三千里,歲運東南一萬艘。讀罷功臣舊遺碣,更聞滄海有平流。
先生曾此濯塵纓,七里寒灘分外清。少日決科雖失意,全家肥遁豈無成。蛟龍窟宅身如寄,泉石膏肓詩有聲。雖與子陵同一律,不將絲線釣虛名。辟書既上不沾恩,拂袖歸來閉里門。聊取江山助篇什,盡將軒冕付兒孫。紛紛利害真能擇,擾擾光塵豈易論。儻使乘時拜遺補,未應千古配嚴尊。
秋風吹送木蘭舟,處處青山待隱侯。莫向青山歌玉樹,揚州花月使人愁。
時至何須羯鼓催,玉堂先見一花開。洛陽城里春如錦,昨日看花人又來。
野蔓梢駝架,輕泥濺馬鞍。徑斜來險石,溪急上清灘。羽檄千山靜,羔裘六月寒。長松空夾道,蕭颯不成看。
云開日腳漏微明,無奈秋風掠面清。因作西鄰閒縱步,不知乘興有高情。
束書歸去饗梅花,底事霏英故故斜。約住忙中千里鶴,羨渠如意兩歸鴉。家中見雪念為客,客里觀梅不似家。園樹暫時相斗白,明朝休向我儂誇。
漸鬻弓刀盡,囊空直至今。官貧無歲事,戰苦有禪心。樹樹峰爭出,灘灘水未深。冰開魚欲上,垂釣復鳴琴。
陽臺霧初解,夢渚水裁淥。遠山隱且見,平沙斷還緒。分弦饒苦音,別唱多凄曲。爾拂后車塵,我事東皋粟。
掃除四壁凈,寄我一身輕。擾擾能無事,休休信有亭。繞池行自適,聽雨夢誰醒。不見雩峰月,閑云滿翠屏。
漂泊憐君義獨高,小齋曾與讀離騷。莫愁沈約頻移帶,擬贈王祥有佩刀。春水五渠江路渺,暮云千里客心勞。長吟兩地空相憶,多暇應難似馬曹。
維時屬遘屯,畎畝之自適。進退與道俱,玉德懷貞白。皇天鑒昭晰,寶命所繇錫。篤生太祖圣,配天立人極。
放燈恰好月朦朧,佛事惟求幻與空。兩岸芙蓉開在水,一聲楊柳靜無風。遠當星影相衡白,習見魚心不怯紅。池底劫灰如可懺,何妨長照大江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