頌古五十七首 其一二
馬前相撲,入交失腳。
不來外求,當面修削。
六合彼中身,分明舉似人。
到處世界總成就,脫略窼臼還滲漏。
馬前相撲,入交失腳。
不來外求,當面修削。
六合彼中身,分明舉似人。
到處世界總成就,脫略窼臼還滲漏。
在馬前進行相撲,交手時不慎失足。不必向外尋求,就在當下自我修正。在天地六合之中的自身,要清楚地展示給他人。無論到哪里世界都能圓滿成就,但若擺脫舊有模式仍會有疏漏。
相撲:一種競技運動。
入交:交手。
六合:指上下和東西南北四方,泛指天下或宇宙。
舉似:展示給人看。
脫略:擺脫。
窼臼:同“窠臼”,舊有的格式、老套子。
《頌古五十七首》是佛教禪宗的頌古之作。禪宗強調通過對古德言行、公案的頌唱來表達對佛法的理解和體悟。此詩創作背景應與禪宗修行者對修行過程、自我認知等方面的思考有關,可能是作者在參禪過程中有了感悟而創作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勸人自我修行,不向外求。其特點是以形象的比喻闡述禪理,語言通俗。在禪宗文學中有一定代表性,有助于后人理解禪宗對自我修行和境界追求的理念。
詩采寄我青蘿島,詞藻清新愧不如。險句任教山鳥聽,空巖應得石工書?;葸B群從真才子,洛社諸公總舊儒。語默行藏吾道在,不妨時作海濱漁。
玄武湖邊寺可扳,黑龍常見有無間。六朝文物空前代,七級浮屠尚此山。王氣東南元有主,大明日月照區寰。先生多少登臨興,富貴浮云視等閒。
憶昔妙年仝射策,今誰存者苦無多。酆城久矣埋長劍,陶壁依然掛短梭。鉛槧功夫真戲耳,齏鹽活計奈貧何。鵬圖九萬平生事,老翮青云尚可摩。
平津善牧豕,佽飛能斬蛟。終藉一汲黯,淮南解兵交。楊子有直氣,未忍死草茅。引之入漢朝,誰為續弦膠。
縹緲危樓紫翠間。良辰樂事古難全。感時懷舊獨凄然。璧月瓊枝空夜夜,菊花人貌自年年。不知來歲與誰看。
綠水風恬波靜,紅樓雨過涼生。一曲紫簫聽罷,扁舟已過蕪城。
雖有稻與粱,天不與鳳凰。雖有綺與縠,天不與麋鹿。
茜羅結就丁香顆,顆顆相思。猶記年時。一曲春風酒一卮。彩鸞依舊乘云到,不負心期。清睡濃時。香趁銀屏胡蝶飛。
遲日出郊圻,悠然塵事稀。野陰堪結蓋,溝水欲流衣。俠客探丸返,佳人抱瑟歸。喧喧四鄰夕,徙倚向斜暉。
焰燧何勞鼓萬牛,聊將一帶付幽流。才聞浮鹢來波上,已見牽羊出石頭。舊穴依然披信汐,古祠誰為薦時羞。功名到了成何事,擾擾空移夜壑舟。霜天日晚獨沈吟,潮上風來別是音。恃險戰爭休想舊,憑高臨眺且論今。數聲雁蹙千年恨,一片帆驚萬里心。不是江山解磨折,卻應人物自升沈。
兩京四十載,迢遞夢家林。蕭散五君詠,山王空愧心。
紅亭羅灌木,碧甃瀉銀塘。仰面飛流灑,翻階瀑水涼。居人閑抱甕,游女競明妝。似得持盈戒,還令機事忘。
殿閣出蔥蘢,悠然坐碧空。人家鱗錯落,海色霧迷蒙。寺冷千秋瓦,杉吟百尺風。茶煙裊詩思,飄入白云中。
秋半南屏景更饒,六橋新水碧于醪。社中名勝推三雅,湖上詩篇斗兩高。客重王孫驕自得,操成司馬興逾豪。非緣彥輔書生語,老去風流付爾曹。
江亭野色靜年芳,節序催人昨夜霜。秋館殘池荷葉歇,柴門臨水稻花香。半溪細雨敲寒竹,萬里沙鷗弄夕陽。取次花叢懶回顧,海天愁思正茫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