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仲宗判監(jiān)
與世浮沉半醉醒,結廬人境晝常扃。
微吟松竹風無定,著色峰巒雨乍經(jīng)。
方簟北窗身是夢,瘦藤斜照影隨形。
豈無曳尾泥中計,政恐腸刳不自靈。
與世浮沉半醉醒,結廬人境晝常扃。
微吟松竹風無定,著色峰巒雨乍經(jīng)。
方簟北窗身是夢,瘦藤斜照影隨形。
豈無曳尾泥中計,政恐腸刳不自靈。
在世上隨波逐流,半醉半醒之間生活,在人間結廬而居,白天也常常閉門。在松竹間輕聲吟詩,風飄忽不定;山巒剛經(jīng)過一場雨,色彩斑斕。躺在北窗的竹席上,感覺自己如在夢中;手持瘦藤在夕陽下,影子與自己相隨。難道沒有像烏龜在泥里拖著尾巴那樣的全身遠禍之計嗎?只是擔心自己像被剖腹的魚一樣失去靈性。
和:依照別人詩詞的題材和體裁做詩詞。仲宗判監(jiān):人名。
浮沉:隨波浮動,比喻隨俗應付,隨波逐流。
結廬人境:出自陶淵明《飲酒·其五》“結廬在人境”,指在人間建造房屋居住。扃(jiōng):關閉。
微吟:小聲吟詠。
著色:增添色彩。乍經(jīng):剛經(jīng)過。
方簟(diàn):方形的竹席。
曳尾泥中:典出《莊子·秋水》,比喻自由自在的隱居生活。
腸刳(kū):剖腹。
具體創(chuàng)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。從詩的內(nèi)容推測,當時社會可能處于一種相對平穩(wěn)但也存在一些復雜狀況的時期。詩人可能在仕途或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困擾,既有想要隱居避世的想法,又對未來有所擔憂,從而創(chuàng)作了這首詩來表達自己的心境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在塵世中的復雜心境,既有對閑適生活的向往,又有對自身處境的憂慮。其特點是借景抒情,運用典故,語言簡潔自然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(chǎn)生重大影響,但展現(xiàn)了詩人獨特的情感和創(chuàng)作風格。
大禮言畢,仙衛(wèi)將歸。莫申丹懇,空瞻紫微。
易來難去家半里,似有還無雨數(shù)絲。爛醉池邊野花下,黃昏猶有未成詩。
皎然澄潔玉壺冰,橫舍相逢慶得朋。最是不堪追憶處,各研蕭選隔墻燈。
皇穹符寶運,嵩岳降真賢。明月中秋后,黃花九日前。潭潭新紫府,疊疊舊青氈。遐想云椿慶,春秋合幾年。
曉夢惺忪喚乍醒。花間燕子學春聲。似言今日不曾晴。曙入窗燈分淡白,風吹簾竹漾空青。輕寒只隔小云屏。
獨抱?桐出帝畿,滿襟風日思依依。江梅未許隨詩擔,只有青山送客歸。
寂寂高齋鶴是賓,花朝已過二分春。日西睡起渾無事,始覺閒人即上人。
漆黑眸子,梔黃面皮。智靜霽月相照,身閒野云不羈。該抹把手陳尊宿,細膩點頭王老師。針兮線兮明聯(lián)暗綴,音兮律兮自拍獨吹。你道是誰,芙蓉之孫兮丹出之兒。
齋館寒燈獨不眠,譙樓更鼓晚風傳。夢歸戲彩花當戶,睡起推窗月在天。驚鵲南飛翔夜樹,征鴻北去沒春煙。詩成欲寄同心友,恐惹閒愁到客邊。
上天山似上青天,馬縮如猬車倒懸。四十八盤盤不了,一生未作此周旋。
合歡芳樹連理枝,荊王神女乍相隨。誰家妖艷蕩輕舟,含嬌轉眄騁風流。犀枻蘭橈翠羽蓋,云羅霧縠蓮花帶。女兒年幾十六七,玉面新妝映朝日。落花從風俄度春,空留可憐何處新。
湖光瀲滟映晴空,漁艇如梭織晚風。一縷青煙林外起,何人結屋翠微中。
佳人擲青梅,戲打黃鶯雛。鶯雛忽驚起,花落滿平湖。
聽聽聽聽聽聽聽,勞我以生天理定。若還惰懶必饑寒,莫到饑寒方怨命。虛空自有神明聽。聽聽聽聽聽聽聽,衣食生身天付定。酒肉貪多折人壽,經(jīng)營太甚違天命。定定定定定定定。聽聽聽聽聽聽聽,好將孝弟酬身命。更將勤儉答天心,莫把妄思損真性。定定定定定定定,早猛省。凡聞聲,須有省。照自心,察前境。若方馳騖速回光,悟得昨非由一頃。昔人五觀一時領。
別雪岑翁不記年,翁今來管四明天。看翁捲起南湖浪,洗盡浮塵結凈緣。
聲明: 本網(wǎng)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(wǎng)絡或網(wǎng)友,僅供交流學習,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,請發(fā)送郵箱到feedback@deepthink.net.cn 本網(wǎng)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(nèi)移除相關內(nèi)容 刷刷題對內(nèi)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