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袋和尚贊二首 其一
三千威儀都不修,八萬細行渾不顧。
只因鬧市等個人,被人喚作破落戶。
兜率內院久拋離,縱歸迷卻來時路。
稽首彌勒世尊,得恁寬腸大肚。
三千威儀都不修,八萬細行渾不顧。
只因鬧市等個人,被人喚作破落戶。
兜率內院久拋離,縱歸迷卻來時路。
稽首彌勒世尊,得恁寬腸大肚。
三千種莊重的行儀都不修行,八萬條細微的戒行也全然不顧。只因為在熱鬧街市等一個人,就被人稱作沒出息的破落戶。早已拋離了兜率內院,縱然回去也迷失了來時的路。向彌勒世尊行禮致敬,您真是如此寬宏大量。
三千威儀:佛教用語,指僧人應遵守的三千種莊重的行儀規范。
八萬細行:指佛教眾多細微的戒行。
破落戶:指失去原有地位、家業敗落的人家,這里是一種形象說法。
兜率內院:佛教中彌勒菩薩居住的地方。
稽首:佛教禮節,跪下并拱手至地,頭也至地。
世尊:對佛的尊稱,這里指彌勒佛
布袋和尚是五代時明州奉化僧人,形骸放浪不拘,其言行充滿禪機。此贊詩可能是后人對布袋和尚形象和精神的解讀與贊美。當時佛教在社會有廣泛影響,人們對佛教修行方式有不同理解和思考,作者借此詩表達對布袋和尚不拘常規、豁達超脫的贊賞。
這首贊詩主旨是贊美布袋和尚和彌勒佛的寬宏與超脫。其特點是語言通俗,以獨特視角看待修行。在文學史上豐富了佛教題材詩歌的表達,體現了佛教文化與文學的融合。
春光驟。惜花憔悴蛾眉皺。蛾眉皺。碧天依舊,翠筠新茂。草茵花落鮮如繡。鴛鴦蹴水荷錢逗。荷錢逗。柳絲分線,鶯梭織就。
螢飛夜的的,蟲思夕喓喓。輕露沾懸井,浮煙入綺寮。檐重月沒早,樹密風聲饒。池蓮翻罷葉,霜筱生寒條。端坐彌茲漏,離憂積此宵。
鑾坡供奉勝金貂,紫殿東頭侍早朝。鹓鷺序時觀典禮,鳳凰儀處聽簫韶。馳驅南北凋雙鬢,歸計羅浮夢九霄。此日嵩呼瞻望切,五云天路碧迢迢。
榆社才分袂,臨淄聚客星。晝長知課弟,衙靜憶趨庭。夙好憐風月,離愁恨水萍。寒窗今冷落,悵我倚疏欞。
浦江畫師吳溪子,長軀猿臂太瘦生。晚歲卜居西湖上,檻外吳山照眼青。能事常嘆相促迫,硯田夙夜如牛耕。捉筆先借抖擻力,運思頻作唏噓聲。興來潑墨素箋上,恣肆淋漓風雨橫。得勢唯在三兩筆,纖微毫發費經營。夜深眾客漸已倦,先生膽壯氣倍增。風捲驟雨來更急,硯海波涌墨云集。瀟湘楚澤月影流,龍蛇騰擲鬼神泣。耳畔朗朗鳴佩玉,眼底森森籠古碧。圖成粘壁認模糊,蘭芽抽發竹煙濕。湘妃楚女魂魄動,人人拍手叫奇絕。扶案欲起起不得,擲筆燃煙長喘息。紛紛涼露庭前落,沉沉夜氣透簾箔。忽聞遠近啼荒雞,曉星漸高霜月白。
青山萬古無名姓,偶遇昌黎得姓韓。風伯訟時云擾擾,野人歸處谷盤盤。郊虛涼入秋初霽,星斗芒隨夜正寒。作室讀書勞景仰,文章留取后人看。
濟世元推出世豪,朝天萬里擁旌旄。夙生自信通三昧,雄略誰能邁六韜。鐃吹響傳青海捷,陣圖輝映紫云高。山河帶礪應同固,竹帛芳垂汗馬勞。
亂端不可匿,愁緒更難尋。邊計無朝夕,河流變古今。群公徒仰瓦,謀士但沾襟。切恐呼庚癸,誰能救陸沉。
乍見朝陽易夕暉,死歸生寄去幾希。秋風人對殘花立,夜雨魂隨冷雁飛。文字名山千古在,朋儕落葉一時稀。成均負笈猶能憶,回首凄涼舊帝畿。
澄神靜慮。□□□□□□□。□□□□。□□□花水滿池。無中養□。□□□□□□□。□□凡胎。五彩云生鶴駕來。
典訓文章見白麻,經綸才術又王家。如何袖手千巖里,卻傍臨溪一徑斜。憂國丹心知益壯,濟時素業復誰加。何當樂壽亭前路,杖屨追游閱歲華。
茍能用力可充微,一息昏忘功便虧。老矣方知深自警,幾番茅塞徑之蹊。
爾賣梅花莊,我冷芙蓉墅。樂處不得歸,歸即無樂處。
寄生松上蘿,寄生桑上蔦。為蔦莫為蘿,采桑人少小。
妾心江岸石,千古無變更。郎心江上水,倏忽風波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