偈頌一百六十首 其七
眼不自見,刀不自割。
吃飯濟饑,飲水定渴。
臨濟德山特地迷,枉費精神施棒喝。
除卻棒,拈卻喝,孟八郎漢,如何止遏。
眼不自見,刀不自割。
吃飯濟饑,飲水定渴。
臨濟德山特地迷,枉費精神施棒喝。
除卻棒,拈卻喝,孟八郎漢,如何止遏。
眼睛不能自己看見自己,刀子不能自己切割自己。吃飯能緩解饑餓,喝水能解除口渴。臨濟義玄、德山宣鑒特意陷入迷惑,白白浪費精神去使用棒喝之法。拋開棒,放下喝,像孟八這樣的好漢,又該如何去阻止他呢。
臨濟德山:臨濟指臨濟義玄,禪宗臨濟宗創始人,以“棒喝”著稱;德山指德山宣鑒,禪宗高僧,也常用棒打等方式接引學人。
孟八郎漢:泛指好漢、大丈夫。
此偈頌創作于禪宗發展時期,當時禪宗內部不同流派有不同的接引學人的方法,臨濟、德山的棒喝之法較為著名,但也引發了一些爭議。作者可能針對這種現象,表達自己對禪宗修行方式的看法。
這首偈頌主旨在于批判禪宗某些流派過度注重形式的做法,強調回歸事物本質。其特點是語言質樸,以日常現象說理。在禪宗偈頌文學中,體現了對修行方式的反思。
舊時城郭。怕閒云萬疊,路迷笙鶴??v萬里、車馬朝天,奈燕市酒空,鳳闈春鑰。向日湖陰,賦歸晚、凋年桑落。似方回度曲,老署四明,寫恨弦索。輕漚素盟誤卻。想歌蘋怨碧,吟鬢非昨。伴故侶、吹笛吹簫,盡嬌引流鶯,凍謝饑雀。塞北江南,嘆夢冷、清愁無著。酹詞仙、夜泉送響,聽琴洞壑。
愛山特地上山來,俗慮醒如醉眼開。舉首但驚云漢近,直疑平步出塵埃。
百丈曾于堂上卷,趙州只向日中鋪。贈師七尺高低具,尚打當年鼓笛無。
暮色蒼茫看勁松,亂云飛渡仍從容。天生一個仙人洞,無限風光在險峰。
帝車翻,眾仙舞們,天容欲墨。輕飛亂灑,做弄河山失色。問何年、玉京瓊構碎寒碧。圭璧散虛空,笑遇物、方圓無式。神州陸沈,唯見漫空一白。休掃除,任地留護袁安宅。思昔。深尊太學,寸鐵無持,苦吟酣戰,冰落陳東健筆。嗟此醉、胡為左徒呵壁。披云未遠,奈當關虎豹,日光幽隔。路阻寒門,取譖言兮,投畀窮北。漏點沈沈,夢想華胥國。
等推三界納秋毫,錯被人呼世外高。已辦綠蓑青蒻笠,溟濛煙雨掐蔞蒿。
五云山上五云飛,遠接群峰近拂堤。若問杭州何處好,此中聽得野鶯啼。
愁倚危亭,禁城西角,恨壓暮山無語。千頃瓊瑤供碎踏,那辨鳧潭龍樹?;▽m鯨杵。韻落三疊單于,敲寒搖夢聲酸楚。誰道去天三百,偏迷歸路。不知是月是霜,是花是絮。兜羅膚寸承步。又疑是、流云沈羽。倩誰款、玲瓏珠戶。怕回雪、尊前罷舞。藐姑騎鶴輕飛去。問玉戲人間,留仙舊曲今能否。
氣壓春工千萬枝,灑然開我合琉璃。知渠有美自難禁,不待雪深風勁時。
人類今嫻上太空,但悲不見五洲同。愚公盡掃饕蚊日,公祭無忘告馬翁。
寒甚堯年,運丁賢劫,問鶴鶴應無語。人憫冬窮天更惜,幻作銀城珠樹。圓穹低杵。歲晚孤客衣單,圍爐誰為添薪楚。還被冷風吹淚,瓊瑰盈路。憶曾賦筆裁圭,詩心擬絮。一時山雅扶步。宴梁苑、綸巾欹羽。更誰管、堆檐填戶。正屏曲、傳歌按舞。昔年風措今銷去。便換譜陽春,情懷記得阿連否。
欲開不開香滿枝,小池枝映碧琉璃。嶺頭功德真相似,不點光明待幾時。
一門和氣只春知,笑語何殊膝下嬉。不覺兄弟俱老大,此心猶道是兒時。
千載長天起大云,中唐俊偉有劉蕡。孤鴻鎩羽悲鳴鏑,萬馬齊喑叫一聲。
天寒歲暮山骨冷,一枝兩枝梅半開。酌泉煮茗湯欲竭,彌天道人猶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