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柔直知郡挽詩 其二
金蘭臭味百年期,生死那知歘兩岐。
路斷束芻難寄恨,封成掛劍謾傳悲。
向來不誦凌云賦,此日休歌薤露詩。
自愧千秋負良友,剩留清淚與君垂。
金蘭臭味百年期,生死那知歘兩岐。
路斷束芻難寄恨,封成掛劍謾傳悲。
向來不誦凌云賦,此日休歌薤露詩。
自愧千秋負良友,剩留清淚與君垂。
本期望與您如金蘭之交般情誼延續百年,哪料到生死瞬間就分道揚鑣。道路阻隔,難以用束芻表達我的遺憾,掛劍于墓的故事也只是空傳悲傷。過去沒讀過您如司馬相如般的凌云之賦,如今也不必再唱那哀悼的《薤露詩》。我慚愧自己一生有負于您這位良友,只能為您留下更多的清淚。
金蘭臭味:指友情契合,氣味相投。金蘭,原指牢固而融洽的友情。臭味,氣味。
歘(xū):忽然。兩岐:指兩人走向不同方向,這里指生死分離。
束芻:指致祭的禮物,也表示對死者的哀悼。
掛劍:春秋時,季札掛劍于徐君墓樹,以踐心許之約,后用“掛劍”表示對亡友守信義。
凌云賦:指司馬相如的《大人賦》,武帝讀了“飄飄有凌云之氣”,這里借指友人的文章。
薤(xiè)露詩:古代挽歌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從詩中可推測,當時詩人的友人張柔直去世,詩人懷著悲痛與愧疚之情創作此詩,以表達對友人的哀悼和對友情的珍視。
這首詩主旨是哀悼友人張柔直,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,用典自然。在文學上,展現了古人對友情的重視和對生死無常的感慨,是悼念友人題材詩歌中的典型之作。
著葉芭蕉三四根,怕秋全似可憐人。老來安得無馀事,細聽維摩說是身。
澶州城南見黃蓋,澶州城北胡兵退,南朝相公方鼾睡。讒言后出功臣猜,城下一盟成禍胎,孤注之說何危哉。城下盟,君不辱,猶勝金陵與西蜀。當時若恥城下盟,縱寇不追真大錯。
倦拭青銅鏡,羞臨玉鏡臺。釵梁金鳳小,欲墮井中來。
達觀萬象付評量,司造神功挈紀綱。刬盡劍門除割據,蕩平滟滪作康莊。太空日月明無蝕,永夜星辰凈斂芒。長愿清寧天地好,達觀萬象付評量。
惟汝降生夜,新秋月正圓。和光同德性,純潔像心田。廿載甘藜藿,長年共患難。儕輩皆似爾,不用學陶潛。
一辮猶攀碧藕房,道邊尺尺走塵黃。憑君細看千人面,更有何人報一望。
雅志由來丘壑間,逢人談笑強形顏。江山路遠愁千里,河漢云深悵九關。漢署馮唐寧老去,羌村杜甫定生還。故園消息西風暮,望斷瀛洲海上山。
骙骙驂騑,將淩天閽。髦譽彈冠,國士銜恩。俾我藥石,嘗卑獻尊。何以纻衣,芻蕘之言。
江風吹樹葉盡脫,交枝相纏亂如結。箸節刻露夔一足,霜雪幾年凍不折。昨夜沙頭秋水生,怒湍觸石與棖爭??譃楦¢吨鸷?停灰娡裂虺赡揪?。
紛紜漫話劫馀灰,劫火若潮何處來。杳渺西昆嵐綻電,嵯峨北極路深苔。五城窺秘閽人怒,重闕說仙名士呆。玉女投壺相對笑,安期緱氏但傳杯。
珠圍翠繞,塵土知音少。一曲清琴松月曉。兒女肝腸容了。歌聲不用琵琶,銀杯細斟流霞。歲歲而今時候,小溪晴雪梅花。
鳥外云初凈,宜陽望眼舒。故人久相別,佐郡近何如。分駕春行部,休衙夜誦書。仰山遺廟在,希古莫躊躇。
溪水泠泠玉露天,笛中聲泛木蘭船。莫教吹出陽關曲,不為悲秋已黯然。
心存北闕馳魂夢,身漸東歸出鬼關。危亭北據水南流,檻外頻來海上舟。
無朝無夕雨翻盆,村北村南水接天。斷卻市橋君莫笑,前頭野渡更無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