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郡鄭公挽詩
拾芥聲名早歲馳,白頭有蘊未全施。
向來茂草無留訟,是處甘棠有去思。
才術舊聞優少贛,交游賸欲賴當時。
誰知沱水歌來暮,翻作西城薤露詩。
拾芥聲名早歲馳,白頭有蘊未全施。
向來茂草無留訟,是處甘棠有去思。
才術舊聞優少贛,交游賸欲賴當時。
誰知沱水歌來暮,翻作西城薤露詩。
早年就聲名遠揚,如拾取草芥般輕松,到了白發蒼蒼,才華仍未完全施展。過去任職之處訴訟很快處理,沒有積壓,所到之地百姓都對他有深深的懷念。聽聞他的才學謀略遠超少贛,交往的人都希望能依靠他。誰能料到原本百姓歡迎他的歌謠,如今卻變成了悼念他的挽歌。
拾芥:比喻取之極易。
白頭:指年老。
茂草無留訟:形容處理案件迅速,沒有積壓。
甘棠有去思:甘棠,借指地方官的惠政,去思指百姓對離職官吏的懷念。
少贛:可能是一個地名或指代某類人。
賸欲:很想。
來暮:百姓歡迎官吏到來的歌謠。
薤露詩:挽歌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定。從詩來看,鄭公應是一位有才能、有政績的官員,在任時深受百姓愛戴。詩人可能與鄭公交往密切,在鄭公去世后,為表達對他的懷念和惋惜而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悼念鄭公,突出了他的才能和政績,以及百姓對他的懷念。在文學上,以簡潔典雅的語言、巧妙的用典展現了較高的藝術水準,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賢能官員的敬重。
云錦山前鍊大丹,六天魔魅骨毛寒。一從飛鶴歸玄省,煙雨瀟瀟玉局壇。
朔風吹雪鐙光冷,茅屋蕭然四壁靜。避人彊起理寒衣,撫事凄涼心耿耿。憶昨宛轉深閨時,春風澹冶花弄姿。買秋延夏日搜討,花里浮生聊自怡。浮生樂事浮云幻,轉瞬年華易燕雁。世事滄桑不忍聞,回首烽煙嗟歲晏。歲晏荒寒仍若斯,茫茫天意有誰知。窮谷猶傳猿鶴警,親遭兵燹將焉之。將焉之,傷別離,君不見矮屋團欒日,猶勝圍城叫苦時。
靈烏噪何許,反哺向中林。人可不如鳥,而無愛母心。
曰歸去上鳳凰臺,已見云中鳴雁來。攜酒幾時窺北海,采蘭三月去南陔。山間鼠竊不為盜,屋上鸛巢無妄災。但喜朝廷容正直,更須郡守擇賢才。
系馬夕陽邊,山僧訝客至。門開古殿秋,云是凌云寺。野寺一僧住,朔風萬里來。敵營猶未徙,獵火照邊臺。
采芝不采薇,開士無長饑。騎鹿不騎馬,飄然塵外者。若將芝鹿盡消除,撒手空身何事也。流水千萬年,桃花千萬樹。妖冶與靈奇,終是著相處。不如高臥天臺巔,一任浮云自來去。
孤塔三千級,俯身見鳥過。但知天闊遠,未許岫嵯峨。鈴語聞沙塞,燈光射虜河。昔賢誰眺此,韓宋與東坡。我醉中山酒,興衰渺莽間。宋家遺塞壘,唐典舊河山。破壁風雷出,空堂燕雀還。莫言無外警,西去即層關。
紗欞月上玲瓏影,幽懷不禁棖觸。似有香來,不知花處,葉色隔簾微綠。芳叢幾簇。愛人定風微,麝薰吹足。素女多情,空中也為撒金粟。追涼最宜露坐,傍垂蘿低蔓,冷翠如幄。碧玉娉婷,綠珠嬌小,相對黛眉雙蹙。明河絡角。只可惜涼宵,漏聲催速。漫展蕉箋,譜新詞一曲。
片帆西上皖公城,臘鼓頻催歲序更。殘雪望中巖岫近,野鷗眠處岸沙平。幾家茅屋搖鐙影,一夜風濤撼枕聲。歸夢不隨詩句穩,已聽喔喔曙雞鳴。
長安閱遍公卿相。貧無錐立詩猶壯。心血賀徒嘔。可憐廣不侯。還思今檢校。落落多才調。明日過衡廬。狂歌共酒徒。
兩公賢比道州陽,總為勤民鬢已蒼。喜雨喜晴俱有賦,樂憂寧止為詩昌。
麟篆知從九夜捫。詩王金誥佩隨身。映梅爭羨氣氤氳。繡紙十番傳虎仆,蒸云千首動龍賓。于今壇坫自推君。
曉辭天陛出金臺,仗劍分攜亦壯哉。玉署已看書最績,江亭暫共對離杯。秋經冀北霜初凜,冬去江南梅正開。掃遍松楸無久戀,都門指日候重來。
重簾護了窗紗,玉鉤斜。燕子威巢長自趁飛花。秋千倦,銀箏亂,莫看他。簾外游絲落絮是天涯。
春色渺無寄,春心無處藏。昨宵微雨過,一線草痕長。泥潤看成活,風過別有香。天涯羈旅客,為爾更思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