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遷居見憶韻
異域相逄臭味同,髙談劇論盡由中。
情如兄弟堅膠漆,義薄云天壓華嵩。
半歲連床忘爾汝,一朝改館任王公。
過從莫憚涂泥濘,六藝遺文要折衷。
異域相逄臭味同,髙談劇論盡由中。
情如兄弟堅膠漆,義薄云天壓華嵩。
半歲連床忘爾汝,一朝改館任王公。
過從莫憚涂泥濘,六藝遺文要折衷。
在他鄉相遇,彼此志趣相投,暢快地高談闊論,都是發自內心。情誼如兄弟般,像膠漆一樣堅固,義氣高薄云天,能壓倒華山和嵩山。半年來同床而眠,不分你我,一朝換了住處,哪怕是王公貴族的安排。交往不要怕路途泥濘,要一起探討六經等古代文化典籍來求得正確的見解。
次:依次,按次序。這里指和詩。遷居見憶韻:友人遷居后寄來表達思念之情的詩的韻腳。
異域:他鄉,外地。
臭味同:指志趣相投。臭,氣味。
劇論:暢談,高談闊論。
由中:出自內心。
膠漆:比喻情誼牢固。
義薄云天:形容正義之氣直上高空,充滿天地之間。
華嵩:華山和嵩山,代指高山。
爾汝:你我相稱,關系親密。
改館:更換館舍,指遷居。
過從:交往。
莫憚:不要害怕。
六藝遺文:指六經等古代文化典籍。
折衷:調和各方面的意見,得到適中的結論。
推測此詩是詩人在他鄉與友人相遇并相處一段時間后,友人遷居,詩人和友人的詩表達思念與情誼。可能當時詩人處于異鄉,與友人的交往成為生活中重要的精神寄托,兩人有共同的文化追求,在交流中結下深厚情誼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文化交流的渴望。特點是情感真摯,通過比喻、夸張等手法增強感染力。在文學上體現了古人對友情和學問探討的重視。
三年萬里黃塵路。只欠江湖去。扁舟二月下湘灣。過了洞庭青草、又春殘。□□□□□□□。□□□□□。□□□□□□□。□□□□□□、□□□。
倚欄桿。步欄桿。鵜鴂三更枝上寒。如何桂影圓。記難難。話難難。那堪清漏喚邯鄲。啼紅燭未殘。
生鐵團團鑄翠巒,一甌倒覆白云端。甌中姓氏無人識,應被山靈靜揭看。
中天插怪石,半壁界飛湍。欲識溪橋路,前林楓葉丹。
嗚呼,吳郎似不欲女人間住,畢竟何方可容女。造物由來有深意,丈夫未必終窮苦。屈家老翁錯解事,強作區區不平語。迷魂大招招不得,鼪鼯對啼江上雨。魚腹脂消骨何在,海內文章竟歸楚。湘山九疑江九派,天地為之尚吞吐。回首當時一子蘭,澌流草沒施荒煙。英雄七尺本有托,斷不俯受凡人憐。吳郎未買南山田,拂衣且登五岳顛。倘有韓眾授丹訣,入口白日升青天。不然來訪王與李,片語共作三千年。男兒死則有死耳,安能再辱咸陽之道邊。噫嘻,勸君歸去者誰子,其人折腰車馬前。
馬牙冰,滿林白。損我苦蕎傷燕麥。甲子陰,鳥無食。山頭農,甸心客。??荒眼雙流血。臘馬躦,春牛吼。癩象來,窮軍走。括金使者空城守。
椰心在酒中,大似銀桃子。浸以玉漿寒,食之甘且旨。
青袍白馬泰陵行,十五年前路慣經。一誦君詩一惆悵,幾回賡和幾回停。
語利猶能安則難,且從利做莫空安。懸知等級無他義,去盡私心只一般。
絕壑有奇樹,高標白云間。疏枝含古雪,綠萼點空山。掛影驚凡鳥,飛香出大關。莫言桃李下,時有幽人還。
景落商飆靖,煙開四郊謐。偃蹇暮山虹,游揚峰下日。水紋城上動,城樓水中出。竟微共治功,空臥淮陽秩。
霜落風高萬里枯,孤鴻窅窅下平湖。行藏誰會倚欄意,嘯詠聊為終老娛。寒日溪山相掩藹,暮云樓閣半虛無。何人妙解丹青事,畫作輞川煙靄圖。繞舍松林寒不枯,煙霞深處見澄湖。縈青繚白知誰賞,把酒裁詩可自娛。剡曲幸非千里遠,同云又復一冬無。會當半夜溪山白,乘興真為訪戴圖。
六行由來數睦姻,士須重義勿輕貧。老夫家譜分明在,莫以新親薄古親。
步歷天元紀,占星子夜初。五行調自順,眾曜驗非虛。麗漢光相爛,披云色互舒。貝連榆影密,珠貫緯文疏。歷歷稱天佐,累累傍日車。正逢南至候,還繞北辰居。東井曾秦分,靈臺自魯書。更聞奎聚宿,太史奏何如。
洪流天塹折,防渡勝防城。樓櫓寒濤斷,旗帆落日橫。此中大澤險,到處野狐鳴。莫但愁河北,三湘亦弄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