舍弟以詩貸粟邵叔旸次其韻
于陵三咽不待糝,重義輕身誠果敢。首陽一死甘如飴,未覺此身真??坎。
丈夫有志窮益堅,肯為猩唇賤昌歜。髙門下筯羅甘珍,大臠觜拌不供啖。
吾儕朝飯不謀夕,惟有生芻緣我斬。富當學禮貧忌測,莫遺覊愁到顏色。
兩公雖槁道則腴,每食空多信何益。縱令日興費萬錢,大似鹓鶵見鴟嚇。
我今藜藿還苦并,尚喜剛腸柰燒炙。自營半飽固已勞,忍取畿人重三尺。
去年避賊奔如流,百區不易金一鉤。縣官布德速置郵,奉行一律亡劣優。
但知捜粟逃身尤,吁嗟富民思故侯。
于陵三咽不待糝,重義輕身誠果敢。首陽一死甘如飴,未覺此身真??坎。
丈夫有志窮益堅,肯為猩唇賤昌歜。髙門下筯羅甘珍,大臠觜拌不供啖。
吾儕朝飯不謀夕,惟有生芻緣我斬。富當學禮貧忌測,莫遺覊愁到顏色。
兩公雖槁道則腴,每食空多信何益。縱令日興費萬錢,大似鹓鶵見鴟嚇。
我今藜藿還苦并,尚喜剛腸柰燒炙。自營半飽固已勞,忍取畿人重三尺。
去年避賊奔如流,百區不易金一鉤。縣官布德速置郵,奉行一律亡劣優。
但知捜粟逃身尤,吁嗟富民思故侯。
于陵子三次吞咽沒菜的飯也不等待加調料,看重道義輕視自身實在果敢。伯夷、叔齊餓死首陽山甘之如飴,不覺得自身命運坎坷。大丈夫有志氣,越窮困意志越堅定,怎肯為了猩唇而看輕昌歜。豪門貴族用筷子羅列著美味佳肴,大塊肉隨意放置也沒人吃。我們這些人早飯都顧不上晚飯,只有青草因我而被割。富裕時應學習禮儀,貧窮時不要去猜測他人,不要讓羈旅愁緒顯現在臉上。兩位先生雖然生活清苦但道德高尚,每餐空有信念又有何用。縱然每天花費萬錢,就像鹓雛見到鴟被嚇唬一樣。我如今吃著野菜還覺得苦,還好有剛強的性格能忍受煎熬。自己謀求半飽都已很勞累,怎忍心再加重百姓的負擔。去年躲避賊寇奔逃如流水,百畝土地換不來一鉤金子。縣官廣施恩德快速傳遞消息,執行起來一視同仁沒有優劣之分。只知道搜刮糧食逃避自身責任,唉,富裕人家思念從前的好官。
于陵:指于陵子仲,戰國時齊人,辭富貴為人灌園。三咽不待糝:三次吞咽沒菜的飯也不等待加調料,形容生活清苦。
首陽:指首陽山,伯夷、叔齊隱居于此,不食周粟而死。甘如飴:像糖一樣甜,形容甘愿承受艱難、痛苦。
??坎:坎坷,命運不好。
猩唇:指猩唇這道珍貴的菜肴。昌歜:菖蒲根,古代用作調味品。
下筯:用筷子。
大臠:大塊的肉。觜拌:隨意放置。
生芻:青草。
鹓鶵:傳說中與鸞鳳同類的鳥,比喻高潔的人。鴟:貓頭鷹,比喻貪婪的人。
藜藿:野菜。
畿人:京城附近的百姓。重三尺:加重負擔。
百區:百畝土地。金一鉤:一鉤金子。
置郵:傳遞文書的驛站。
亡劣優:沒有優劣之分。
身尤:自身的責任。
故侯:從前的好官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,但從詩中“去年避賊奔如流”可推測當時社會動蕩,有賊寇侵擾。詩人可能生活在一個貧富差距較大、百姓生活困苦的時期,目睹了社會的種種亂象,從而創作此詩表達自己的感慨和思考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堅守道義、同情百姓的情懷,批判社會現實。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、對比鮮明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,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文人的思想情感。
西望岷為雪,南窺楚作云。酪奴堪自老,葆旅不成群。叢淺蠶休織,田污鳥罷耘。山川厭腥氣,流水濯巴文。
菖蒲古上藥,結根已千年。聞之安期生,采服可以仙。斯人非世人,兩耳長垂肩。松下語未終,竦身上青天。
拂檻逍遙絮,浮空自在絲。幽香來遠近,山側有酴醾。
累累雙冢倚山隅,薤露風前尚綴珠。不有詩人能作誄,彭殤千載亦何殊。
孟冬戒行役,春暮載方舟。半載牽離緒,何人解客愁。疏林生翠藹,寒吹度香樓。吾亦隨芳事,停橈問酒籌。
小玉飛瓊動靜俱,幾回當面笑愁吁。眼波第一防他覺,不審狂郎解得無。
西風吹下一庭秋,秋自無聊花更愁。醉臉晚來紅拂掠,未妨蕭瑟卻風流。
圖授硯,薪火繼歸安。膩柳豪蘇合一手,依聲校律有遺編。凄愴劫灰寒。
燕市饒禪客,如君意最真。幽閑泉石趣,清瘦雪山身。一榻庭生蘚,雙趺席聚塵。偶稱摩詰病,為度夜行人。
若試遷都策,山東自不灰。政刑仍玉雪,議論亦風雷。瑞竹雙光斷,靈襟一夢摧。而今夔子國,廟貌日悠哉。
把袂他年君別我,題詩今日我思君。只應共照三秋月,何處相逢一片云。世事都成蕉鹿夢,野情已入海鷗群。舊游回首人千里,翠壁丹楓夕靄曛。
古人鼻闊慣聞樨,一串摩尼百個齊。努力耳根休放出,莫教無事聽晨雞。
衣食勞勞等磨驢,名心漸掃筆逾疏。滄桑悟后詩難盡,俯仰塵中我不如。但得青山歸倦羽,不辭白發讀奇書。句成自笑分明囈,遍畫梅花繞敝廬。
越客對罽駭,胡人見布疑。鸞鳳豈常鳥,若木非凡枝。緬彼八方外,國人安謂奇。拘拘海內客,井蛙局所知。瑰儒雅莫信,郭生寧不悲。
避世一處士,傳家三詔書。桄榔雨醉江城夜,橄欖風吟野驛秋。樓臺舊地牛羊滿,宮殿遺基禾黍平。島日斜明僧寺閣,汀云低影客船窗。水邊閑詠處,云島月斜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