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酬侍中夏中雨后游城南莊見示八韻
島樹間林巒,云收雨氣殘。
四山嵐色重,五月水聲寒。
老鶴兩三只,新篁千萬竿。
化成天竺寺,移得子陵灘。
心覺閑彌貴,身緣健更歡。
帝將風后待,人作謝公看。
甪里年雖老,高陽興未闌。
佳辰不見召,爭免趁杯盤。
島樹間林巒,云收雨氣殘。
四山嵐色重,五月水聲寒。
老鶴兩三只,新篁千萬竿。
化成天竺寺,移得子陵灘。
心覺閑彌貴,身緣健更歡。
帝將風后待,人作謝公看。
甪里年雖老,高陽興未闌。
佳辰不見召,爭免趁杯盤。
海島般的樹木夾雜著山林峰巒,云已收盡雨氣尚有殘留。四周山巒的霧氣濃重,五月的溪水帶著寒意。兩三只老鶴在棲息,千萬竿新竹正生長。這里仿佛化成了天竺寺,又似移來了子陵灘。心里覺得閑適更加珍貴,身體因為康健更加歡愉。皇帝將他像風后一樣期待,人們把他當作謝公來看待。甪里先生年紀雖老,高陽酒徒的興致未減。如此良辰卻不見被召見,怎能不趕緊去赴宴飲酒。
嵐色:山間霧氣的顏色。
新篁:新竹。
天竺寺:著名佛教寺院。
子陵灘:東漢嚴子陵隱居垂釣處。
風后:傳說中黃帝的大臣。
謝公:指謝安,東晉名士。
甪里:指甪里先生,漢初隱士。
高陽:指高陽酒徒,形容人嗜酒而放蕩不羈。
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。從詩題可知是詩人酬答侍中夏中雨后游城南莊后所寫之詩。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安定,詩人與侍中可能交往密切,侍中出游后寫詩示與詩人,詩人便作此詩回應。
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城南莊雨后美景,表達閑適之情并贊賞友人。其特點是寫景生動,用典巧妙。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,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詩歌酬唱交流。
蒙蒙樹隱山,渺渺波橫海。其中一葉舟,豈有陶朱在。
高論嵇中散,行吟楚大夫。笑談雖自若,放逐竟何辜。浮世終難料,蒼天不可呼。莫論身后事,忠義付諸孤。
山畔孤亭一水濱,歸來華發已欺人。脫身異縣干戈地,得意吾廬筍蕨春。早著青衫成底事,慣遭白眼欲誰親。此君真有高人節,肯與山翁作近鄰。
當日先生住一軒,手抄六籍自忘言。至今遺墨如新寫,付與樓居四世孫。
去去來來今幾秋,霜毛漸漸滿人頭。束書匣劍平生事,斜日江山獨倚樓。
載歸人、扁舟容與,果然鷗約重赴。他鄉無此溪山好,回首西溟塵土。聯舊侶。話海外云萍,一霎游蹤聚。飄零漫數。看腰笛橫秋,樓臺似夢,畫出水天句。垂楊岸,記得蘋汀沙渚。園亭認我游處。故人一笑傾青兕,忘了別愁悽楚。堪起舞。試極目天涯,滿地憐羈旅。棲遲未誤。待村屋裁松,江田種水,商略買山住。
閬苑千葩映玉宸,人間只有此花新。飛霙要欲先桃李,散作千林火迫春。
憶昔與君約,玩《易》探玄微。君行赴西岳,經年始來歸。方將事窮索,忽復當遠辭。相去萬里馀,后會安可期?問我長生訣,惑也吾誰欺。盈虧消息間,至哉天地機。圣狂天淵隔,失得分毫釐。
山連翠羽屏,草接煙華席。望盡南飛燕,佳人斷信息。
餞別列鹓鴻,懸腰劍色雄。臺垣三殿近,冢宰二京同。禁樹連云紫,庭花傍日紅。掃門饒賦客,寧復嘆飄蓬。
樹蕙連叢竹,祗應族類同。相依巖石畔,并入畫圖中。勁葉凝清露,危梢倚碧空。諒非高世士,此意固難通。
郎去遠過江上山,望郎江上幾時還。只怕郎歸不相識,湖邊日日照容顏。
野水縈紆野岸回,半川晴雪荻花開。舟人指點疏林外,茅屋人家有舊醅。
眼底交游,十載被、江湖相隔。嘗記得、道庵人靜,縱談朝夕。紙上云煙隨散落,毫端風雨何休息。甚這回相見便蒼顏,都非昔。中年別,真堪惜。生辰會,誰曾必。看西風搖動,可人詞筆。天上桂華香近也,此杯再要和君吸。恨抗塵走俗太忙生,無間日。
任與清和猶是器,偏于所執不相通。大成之德該全體,萬理同歸一貫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