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韻陸虞仲學士涂中詠雪 其一
可笑無氈老鄭虔,甘寒忍喜詠豐年。
飛花穿樹春疑早,秀麥分岐瑞有先。
白玉樓成迷萬井,青云路繞認雙川。
輕縑窘幅終難狀,卻借騷人好句傳。
可笑無氈老鄭虔,甘寒忍喜詠豐年。
飛花穿樹春疑早,秀麥分岐瑞有先。
白玉樓成迷萬井,青云路繞認雙川。
輕縑窘幅終難狀,卻借騷人好句傳。
可笑那沒有氈子的老鄭虔,甘愿忍受寒冷,滿心歡喜地吟詠著豐年。紛飛的雪花穿過樹林,讓人懷疑春天早早到來;麥苗抽穗分叉,祥瑞之兆已先顯現。潔白如玉的樓閣建成,讓無數街巷都難以辨認;青云繚繞的道路蜿蜒,能認出兩條河流。輕薄的縑帛幅面有限,終究難以描繪這雪景,只好借助詩人的美妙詩句來流傳。
次韻:依照別人詩的韻腳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。
無氈老鄭虔:鄭虔是唐代詩人、書畫家,生活貧困,曾有“才名四十年,坐客寒無氈”之句,這里以鄭虔自比或指友人。
秀麥分岐:指麥苗抽穗分叉,是豐收的預兆。
萬井:古代井田制,八家為井,后以“萬井”指眾多的人家或街巷。
輕縑窘幅:縑是一種細絹,輕縑窘幅意思是輕薄的縑帛幅面有限,難以描繪宏大的景象。
騷人:詩人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可能是詩人在旅途中遇到下雪,看到雪景有感而發,與友人陸虞仲學士唱和之作。當時或許社會處于相對穩定時期,人們對豐年有所期盼,詩人在雪中感受到祥瑞之兆,從而寫下此詩。
這首詩以雪為主題,描繪了冬日雪景的美妙和祥瑞之象,表達了對豐年的期待。詩中運用多種表現手法,語言生動,富有畫面感。在文學上,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敏銳觀察力和出色的詩歌創作能力。
蒼松如龍出幽谷,未露全身露頭角。天生大材不大用,半在云霄半林壑。浮世難逢匠石過,空馀滿地清陰多。明堂不作歲云暮,松兮松兮奈爾何。
聞君數日住,使我百憂寬。池館杯觴易,天涯故舊難。久晴冬欲暖,近水晚猶寒。借取防身劍,慇勤醉里看。
維水兮漫漫。維石兮團團。洑流兮驚湍。舟行兮苦難。膠予楫兮上下,捩予舵兮回盤。奔長年兮號舵師,脫性命兮斯須。念垂堂兮有戒,幸去險兮即夷。
炎歊撲面火流云,道路爭迎白練裙。借問先生何處去,睢城寺里打碑文。
寒星掛疏林,夜色翳馀暝。雞聲驅行客,出門路方永。亦有山中人,熟睡初未醒。而我立于獨,婆娑玩光景。一笑天宇青,此意君自領。舉頭見殘月,葉脫知深秋。今我曷不樂,歲月如驚鷗。常憐古志士,辛苦歌飯牛。空山夜曼曼,政合秉燭游。臨風振吾衣,蕭瑟不得留。小立殊復佳,澗水鳴幽幽。
扶泥滑滑遍蒿萊,盼到新晴眼乍開。一抹濃云緣嶺去,數灣流水繞圩回。山民頓見風還古,名勝猶疑志未該。屈曲從輿高復下,褰帷敞目亦悠哉。
馬駝殘夢過寒塘,低轉銀河夜已央。雁跡印開沙岸月,馬蹄踏破板橋霜。湯寒卯酒兩三盞,引睡新詩四五章。古道遲遲四十里,千山清曉日蒼涼。
九州分立,五德分行。其親其長,居方所成。
背上青毛玉作團,圉人欲控更回看。春風幾度長楸草,不見交河雪滿鞍。
扣關解后老支郎,見我丁寧問故鄉。自說病身歸不得,花開葉落幾凄涼。
病翁歲晚朋從絕,細讀高文面發慚。士貴切磋寧獨學,僧雖苦硬有同參。名堂蓋取倫之五,開徑那無益者三。見說戶庭來不拒,儻分半席待樗庵。西山仙去各離群,窮達區區不足云。僅有尹譙守伊洛,更無房魏說河汾。虎皮子盍闿新義,蠹簡予方輯舊聞。何日蹇驢載樽酒,一燈析理更論文。
貧者無置錐,富者連阡陌。嗟予亦何幸,伏臘粗能適。但使歲事豐,便足給朝夕。人生幾何時,倏如駒過隙。惟當適我心,安能供物役。著書聊寄懷,底之或可績。吾身雖不遇,吾言期有益。
百拒無方卻病尋,病馀不覺近春深。東風幽綠全還草,故里清紅定滿林。強聒未堪隨世意,散行只欲避春陰。林間坐久何聞見,終日啼聲不見禽。
■魚潮退馀溪鹵,牡礪墻高結海沙。紅豆桂花供釀酒,檳榔蔞葉當呼茶。
海罽染啼猩,征袍制始成。春籠香共疊,夜帳火俱明。自與鶉旗映,還宜蟒繡縈。戰歸新月上,脫向侍兒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