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蘗歸途以碧潭清皎潔為韻分得碧字真歇泛舟先歸
苦為捫蘿行,正坐愛山癖。
振衣云中樹,洗耳泉上石。
稍尋優缽林,偶旁瞿曇宅。
溪橫走羊腸,山轉回龍脊。
兩難伴榰笻,二老共飛錫。
望迷落葉秋,坐斷蒲團夕。
云歸遶窗明,香盡出簷碧。
希聲發巖竇,妙觀生墻壁。
塵緣苦椎板,勝事成今昔。
離家月垂鉤,歸路月掛壁。
師今一帆輕,我向百里役。
船子罷持橈,趙州行驀直。
苦為捫蘿行,正坐愛山癖。
振衣云中樹,洗耳泉上石。
稍尋優缽林,偶旁瞿曇宅。
溪橫走羊腸,山轉回龍脊。
兩難伴榰笻,二老共飛錫。
望迷落葉秋,坐斷蒲團夕。
云歸遶窗明,香盡出簷碧。
希聲發巖竇,妙觀生墻壁。
塵緣苦椎板,勝事成今昔。
離家月垂鉤,歸路月掛壁。
師今一帆輕,我向百里役。
船子罷持橈,趙州行驀直。
苦苦地攀援著藤蘿前行,只因我有熱愛山巒的癖好。在云間的樹上抖抖衣服,在泉邊的石頭上清洗耳朵。漸漸尋到優缽羅花林,偶然來到瞿曇居住的地方。溪水橫流,道路如羊腸般曲折,山巒回轉,好似龍脊蜿蜒。兩人艱難地拄著竹杖相伴,兩位老者如仙人般飛行。望著落葉紛飛的秋景而迷失方向,坐在蒲團上直到夕陽西下。云朵歸來,繞著窗戶明亮起來,爐香燃盡,屋檐外一片碧綠。巖穴中發出細微的聲音,墻壁上生出奇妙的景象。塵世的緣分像椎板一樣令人苦惱,美好的事情已成為今昔的不同。離家時月亮如鉤,歸來時月亮如壁。師父如今乘船輕快地離去,我卻要踏上百里的行程。船子不再劃槳,趙州和尚徑直前行。
捫蘿:攀援藤蘿。
振衣:抖衣去塵,常表示人志向高潔。
洗耳:傳說堯欲讓天下于許由,許由以為污耳,乃臨河洗之。后比喻厭聽世事。
優缽林:優缽羅花生長的林子。優缽羅花,即青蓮。
瞿曇宅:瞿曇指釋迦牟尼,瞿曇宅代指佛寺。
榰笻:竹杖。
飛錫:僧人出行持錫杖,因稱僧人遠游為飛錫。
希聲:指極小的聲音。
椎板:比喻刻板、乏味。
船子:指船子和尚,唐代禪僧。
趙州:指趙州從諗禪師,唐代高僧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。從詩的內容推測,詩人可能是在游歷深山古寺時所作。當時可能社會環境較為紛擾,詩人為了尋求內心的寧靜,來到山中。在與友人一同游歷后,友人乘船先歸,詩人則要繼續自己的行程,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山林生活的喜愛和對塵世的超脫。其突出特點是將寫景、敘事、抒情相結合,營造出清幽的意境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的影響力,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心境和創作風格。
碧落三洲天下奇,仙城誰復識金芝。可憐隔斷黃茅路,不得騷人賦一詩。
反刃相酬是匹夫,安知突騎駕群胡。有心為報懷權略,可在于期與地圖。
漢鑄九金神鼎,隋書小字蓮經。剛風劫火轉青冥。護守應煩仙圣。昨夢歸來帝所,今朝壽我親庭。只將此寶伴長生。談笑中原底定。
關心風日凋顏色,八九分開已惘然。帶露微垂長脈脈,怯寒猶斂最娟娟。朱欄玉砌休論命,宿酒殘妝欲破禪。心力平生殊不負,櫻花詩后又三年。
黃牛峽口灘聲急,楚女傳芭水廟秋。此地殷勤祠魏武,何人辛苦得荊州。莫令故國無遺祀,不見中郎盡發丘。千載有人伸大義,高風全似故安侯。
吾廬亦自愛,況屬仲春中。賓榻疏簾隔,鄰園小徑通。何妨書帙亂,未遽酒尊空。更約高人過,當軒看偃松。
山陰不見換鵝經,京口空傳《瘞鶴銘》。瀟灑謫仙來作郡,風流太守為開亭。兩篇玉蕊塵初滌,四體銀鉤跡尚青。我久臨池無所得,愿觀遺法快沉冥。
浩蕩黃洲上,超然謝世喧。水禽時近榻,俗客不過門。憩石云生袂,唫詩月滿樽。浮榮亦何有,勘破底須論。
天末渺何許,江海思悠哉。垂楊又見春碧,歸夢入奇懷。為問渡頭老子,可借一帆風利,舟楫待君才。我是忘機侶,鷗鷺不須猜。臨河嘆,乘桴意,逝川哀。棲棲丘為何事,沮溺盡吾儕。莫便中流擊楫,且與賦詩橫槊,慷慨盡余杯。相慰蘆中客,寶劍未沈薶。
汾晉地形美,古今多鉅賢。況承勛烈后,宜有慶靈傳。著位登朝古,聲華出眾先。起家從此始,圭組遂蟬聯。
曳履千盤到上頭,蒼煙寒梵滿清秋。闌干曲抱孤云色,殿閣飛懸大海流。日落黿鼉時自語,風高鴻鵠晚仍留。蓬萊咫尺堪乘興,坐倚芙蓉望十洲。
東洛打空城,北邙連廢闕。懷古動悲吟,遠客生華發。
寒江獨釣去還來。機靜應無鷗鳥猜。冰柱折,雪梅開。坐擁羊裘月未回。
神既至饗,福亦來酬。申錫純嘏,旨酒惟柔。思文后稷,貽我來牟。子孫千億,丕荷天休。
釣得神魚金作鱗,廢臺百尺漫嶙峋。絲綸不入非熊夢,當日何人老渭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