頌古十七首 其一二
古人一莫,切忌啗啄。
臨濟權寄庫,德山頓蕭索。
截斷佛祖機關,顯出頂門一著。
子細審思量,分明欠一著。
古人一莫,切忌啗啄。
臨濟權寄庫,德山頓蕭索。
截斷佛祖機關,顯出頂門一著。
子細審思量,分明欠一著。
古人的行為,千萬不要盲目效仿。臨濟的權法如同寄存在倉庫里的東西,德山的風格頓時顯得蕭索。要截斷佛祖設下的機關,展現出關鍵的一手。仔細去審視思量,分明還是欠缺了關鍵的一步。
一莫:這里可理解為古人的某種行為或做法。
啗啄:本指鳥類吃食,這里引申為盲目效仿。
臨濟:指臨濟宗創始人義玄禪師,權寄庫:權法好像寄存在倉庫,即權法有其局限性。
德山:指德山宣鑒禪師,頓蕭索:有其風格顯得不那么突出之意。
頂門一著:指關鍵的、決定性的一招。
此詩創作于禪宗發展較為興盛的時期,當時禪宗各流派爭鳴,不同的修行方法和理念相互碰撞。作者可能是看到了一些禪修者盲目跟從古人、拘泥于形式,而失去了對禪機的真正領悟,從而創作此詩來警醒世人。
這首詩主旨是批判禪宗修行中的盲目效仿,強調要打破常規去探尋真正的禪理。其特點是用禪宗典故闡述觀點,語言直白。在禪宗文學史上,它是對禪宗修行方式反思的體現。
俗論長紛若,微言僅夢如。逢君揮玉麈,勝讀十年書。
隱隱雷聲天鼓吹,熒熒燈火夜星辰。風流太守明如鏡,何用姮娥作主人。
迷時三界有,悟即出囂纏。心無六入跡,清凈達本源。地獄成凈土,招手別諸天。報語三涂宅,共你更無緣。非論早與晚,悟理即無邊。
枌社新相識。恍瞻君、豐神氣貌,飄然仙白。筆底三江鯨浪注,胸次一甌冰雪。怎不做、龍門上客。坎止流行元無定,敢一朝、挨卻塵泥跡。且剩把,錦云織。試看自古賢侯伯。一時間、失雖暫失,得還終得。儋石空無君家事,百萬付之一擲。漸養就、摶風鵬翼。任你祖鞭先著了,占鷗天、浩蕩觀浮沒。挈富貴,等兒劇。
荊江亭詩長沙酒,浩浩東流瀉南斗。守德之宅揚子云,疾惡如風朱伯厚,仕雖可久耕欲耦。
積雨淹幽事,初晴得此晨。問舟尋上客,放步約同人。偶入招提境,如酬宿昔因。禪心本無住,吾道豈憂貧。城郭千年鶴,林丘一聚塵。歡娛時不偶,激越意空陳。路改疑前夢,云孤憶老親。彈琴僧舍晚,覓句酒家春。閒水文輕縠,平蕪展細茵。目驚流節駛,心醉古風淳。久識窮非鬼,難言筆有神。感深將下涕,喜極欲忘身。蹭蹬繁花老,陰沈亂葉新。野夫元懶放,杜宇足酸辛。更欲東蒙隱,難期北郭鄰。有懷聊自適,愧爾葛天民。
月底初開瓊蕊香,枝頭低轉玉蟾光。當筵太白停杯問,對闕素娥涵鏡妝。望斷清輝楚天遠,寄來綠萼隴云長。關山千里遙相憶,不覺新添兩鬢霜。
來作人間第一春,故應慘澹見凋晨。夢投暗記青霞佩,酒暈微赪縞袂人。滄海淚乾回一笑,冰天鏡冷對孤顰。自傷自媚空塵想,未管啁啾翠羽嗔。
肘后虛金印,梅仙職偶如。升高元自下,功業異時書。
出家舍煩惱,煩惱還同住。癡心覓福田,騃意承救度。十二因緣管,無繇免來去。依智不依識,依義不依語。佛心一子地,蠢動皆男女。平等如虛空,善惡俱無取。既不造天堂,誰受三涂苦。有無盡無馀,乘空能自度。神作如來身,智作如來庫。涌出波羅蜜,流通正道路。渾身加身佛,迷人自不悟。
合抱長材臥壑深,于今惟恨不空林。誰知廣廈千斤斧,斲盡人間孝子心。
地偏生事僻,轉覺入城遙。犬吠三叉路,人行獨木橋。炊煙時滅沒,村酒自招邀。昨日蠶新浴,柔桑綠滿條。
皋陶舊國群山里,寂寂野泉山谷底。試尋山脈問泉源,定有蛟龍拔湫起。城郭猶堪萬家汲,蕪穢適從何代理。大雨不溢旱不枯,育德淵然古君子。簿領三年報政成,習俗能諳風土美。桐鄉愛我愛桐鄉,舊日勸農曾到此。身閑卻作負耒來,愿與吾民同井里。安仁已種環縣花,伯道惟飲吳中水。毋勤父老歌去思,此處枕流方洗耳。
東梓名州最普州,蟆頤相望氣橫秋。青衿胄子迎高朕,竹馬兒童識細侯。只有愛民心尚在,可能憂國淚空流。摩挲疲瘵無多事,綠野家家劍換牛。
塞北亢喉地,并門子所如。六花無處用,卻縠自詩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