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酬杜倅兩詩用前韻 其一
報道春風莫便回,少陵凖擬作詩材。
公然背我堂堂去,略不隨人得得來。
花占三春官已滿,河專一壑幕初開。
已知風物長流轉,得舉朱弦且拂埃。
報道春風莫便回,少陵凖擬作詩材。
公然背我堂堂去,略不隨人得得來。
花占三春官已滿,河專一壑幕初開。
已知風物長流轉,得舉朱弦且拂埃。
傳來消息說春風不要馬上回去,杜甫大概會把這當作作詩的素材。它竟然公然背離我堂堂離去,一點也不隨著人意緩緩到來。春花占盡了整個春天,就像官員任期已滿;河水專注于一條溝壑,就像幕府剛剛開啟。早已知道風光景物不斷流轉,那就舉起朱弦拂去塵埃彈奏一番吧。
少陵:指杜甫,杜甫曾自稱少陵野老。
凖擬:打算、準備。
堂堂:形容公然、毫無顧忌。
得得:形容悠閑緩慢的樣子。
三春:指春季的三個月。
朱弦:指琴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知曉,但從詩中可推測,可能是詩人在春日看到春景變化,引發了對時光和人生的思考而創作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時光流轉、美好易逝,同時表達了一種豁達的生活態度。其特點是情感細膩,通過常見意象傳達出深刻的哲理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展現了詩人的創作風格和情感世界。
曳紫腰金滿闕庭,被渠喚作集瓜蠅。適從何處來居此,面目人嫌鬼亦憎。
多憂每恐風搖竹,易感還愁雨滯花。亦幸山房爐火在,春寒獨自煮春茶。
悠悠旌旆駐郊亭,車馬東門勞送行。銜命但知談笑樂,趣裝方動別離情。千山萬山風月恨,十家五家砧杵聲。惆悵粉闈人下馬,碧窗誰與對書檠。
分藩吳越氣雄哉,人自南宮出上臺。一抱連城明月滿,還看三峽使星來。錦江波動詞場色,劍閣高臨憲府開。圣主賢臣今日事,王褒門下本奇才。
晉家曲沃舊池臺,無數行人去又來。可惜石橋三百尺,只留驢跡印青苔。攬轡欒城又趙州,清霜點入鬢邊秋。何如東院老尊宿,不出山門到白頭。
何謂假面輕,風動振泠泠。燕來棲掌上,玉顏遮花翎。何謂假面重,楚腰君王寵。哪復顧律管,但聽鶯舌動。何謂假面薄,良工亦能削。容媚鑄可久,克諧得永樂。何謂假面厚,蘭澤香欲透。昔贈雙明珠,今在何人手。
時雄因客重,曲學表君尊。義市齊公子,禮傳漢叔孫。兩生終莫致,三窟竟何存。寂寞荒碑在,徒貽識者論。
別來無物寄相思,千里聊將玉一枝。老去風流仍復在,制成簫管月中吹。
潦倒年踰五十三,樹猶如此我何堪。羞將出處傳書簡,祗把須眉照石潭。天上有花徒妄想,床頭無酒肯沈酣。荷衣野制緄為帶,竹粉儒冠鐵作簪。自分病懷常瑣瑣,忍聽蠻語久諵諵。異端梵典非瞠后,吾道詩書是指南。此日老夫誰比數,向來多士飽曾參。每添亡國千行淚,敢念慈親三寸甘。散朗沗同嵇紹面,清狂未許阿戎談。綵云筆下朝題鳳,白苧歌前夜掃蠶。丞相遠聞勞仄席,郎官何事若停驂。手麾敵壘喧翻鼓,威鎮長江氣吐鐔。馬齧短莎風駘蕩,鶯啼細柳雨?鬖。春生野艇新嘗荻,水足圩田好種蚶。俊偉聲名那可并,清高文字未宜探。白頭晚節無馀事,只愿興修禮晦庵。
初疑夜雨忽朝晴,乃是山泉終夜鳴。流到前溪無半語,在山做得許多聲。
在昔誇三喜,于今萃一門。周還陪帝學,終始代王言。晉擢傾人望,規陳悉治原。彼蒼無處問,才大合調元。憶昨登瀛日,相親意最深。耽書加我癖,體國見君心。遽就黃粱夢,空遺丹扆箴。堂堂那復有,衰涕泫沾襟。
蚤起開軒看洞庭,天河新染玉痕青。釣絲拂著瑯玕樹,拾得煙中翡翠翎。
重重澗道入云登,忽接空香最上層。松下輕煙埋斷碣,塔中殘照送歸僧。遠江蛟吹千帆雨,絕壑狐餐一片冰。衣帶天風吹落盡,危闌蕭瑟不堪憑。
體物何曾有重輕,相君因爾號阿衡。誰多誰少皆公論,才有些兒便不平。
少日曾先天下憂,中年懷抱落洽洲。殘山剩水無歸計,來占伽藍一曲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