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方景南乍晴
闌暑知秋近,淮??氣已清。
風雷驚夜雨,鐘鼓報新晴。
霧散槐庭曉,云開魏闕明。
馬行朝路穏,人喜積陰傾。
初鳥方爭出,殘蟬莫亂鳴。
小窗偏得睡,更待晚涼生。
闌暑知秋近,淮??氣已清。
風雷驚夜雨,鐘鼓報新晴。
霧散槐庭曉,云開魏闕明。
馬行朝路穏,人喜積陰傾。
初鳥方爭出,殘蟬莫亂鳴。
小窗偏得睡,更待晚涼生。
殘暑預示著秋天臨近,淮河岸邊空氣已清爽。風雷驚動了夜雨,鐘鼓聲報來新晴。霧氣消散,槐庭迎來清晨,云層散開,宮闕一片明亮。馬匹在朝路上穩行,人們歡喜久積的陰云散盡。初出的鳥兒爭著飛出,殘蟬別再胡亂鳴叫。小窗旁正好安睡,再等晚涼降臨。
闌暑:殘暑。
淮??(pén):淮河岸邊。
魏闕:古代宮門外的闕門,代指宮廷、朝廷。
積陰:久積的陰云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,但從詩中可以推測是在夏秋交替之際,詩人身處淮河岸邊。當時可能連日陰雨,雨后初晴,詩人心情愉悅,從而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雨后初晴的景象,表達欣喜之情。其特點是寫景生動,視聽結合。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,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觀察力和對生活的熱愛。
黃金滿歸橐,白日行亦懼。道左遺愛碑,賊來將不去。
乳燕巢古堤,流鶯度層閣。試看白馬郎,金丸向誰落。
東山雷殷殷,南澗雨冥冥。愛爾衡門下,團團松蓋青。
行人爭渡急,江黑雨鳴船。戢戢中林鳥,歸飛薄暮前。
遠浦夕陽一嶼西,錦霞流影與山齊。
千重綺布天邊幔,五彩裳拖海上霓。
孤鶩斜飛橫碧渚,輕艭穩渡擬丹梯。
遙瞻暮靄添詩思,好把云箋綵筆題。
石竹羅裙幽露眼,攜手青皋,許結春風伴。
花雨路泥渾不管。草痕冉冉隨之遠。
唱罷愁蛾顰處淺。羞記同心,松柏西陵短。
翠燭照儂儂意軟。一雙歸去江蟾晚。
舊有唐人三兩家,
家家竹徑自回斜。
小堂蓋瓦窗明紙,
門外檳榔新作花。
眼底風波訊未能,隨緣示疾例枯僧。
深秋簾幕初宜雨,將晚房櫳未上燈。
殘菊吹香來細細,遠山籠霧濕層層。
臣心已共疏花碎,莫向壺中問片冰。
蝸牛廬畔落帆斜,山翠蘢蓯涌浪花。
互海一拳高士宅,夾江兩岸故人家。
云兼鸞鶴來青嶂,潮挾魚龍走白沙。
千載焦先如可接,欲從此地臥煙霞。
傾家何計效。
繡戶朱扉徹夜開,
手持銀燭獨徘徊。
滿階青草留應久,
只是羊車不肯來。
舊襲家風號散人,晚承恩詔賜閑身。
放狂泥酒都忘老,厚價收書不似貧。
霜曉方驚群木脫,春晴又喜一花新。
先生偶出人難遇,陌上爭先看角巾。
銜山抱水建來精,多少工夫筑始成。
天上人間諸景備,芳園應錫大觀名。
聽話頻年況,凄然淚不禁。
歲荒生事儉,世難客愁深。
孝友安時命,文章損道心。
五侯空好士,嘆息少知音。
少年思致身,浮名苦縛束。垂老入名山,山靈笑我俗。
及茲補桑榆,余景未云促。兩山相向中,著我數椽屋。
門庭如水清,四圍長新綠。戶后垂疏桐,庭前植修竹。
短籬繚其間,野花扇余馥。一笑脫塵鞅,斯人在空谷。
方潭廣數畝,垂柳蔭其旁。雜以千株桃,鏡里窺明妝。
曲曲支危橋,孤亭遙相望。山半留叢祠,一角藏紅墻。
風來搖鐘聲,坐久聞花香。白鷗亦忘機,沙渚相翱翔。
衲子幽棲地,青山繞四旁。
林昏知暝靄,溪暖覺遲陽。
泉石關心久,風光引興長。
春云多變態,天末淡微茫。
潔白全無一點瑕,
玉皇敕賜上皇家。
花神不敢輕分拆,
天下應無第二花。
斗分星孤隕,虞庭鳳不還。金龍拋使節,玉筍誤朝班。
世德元明后,家聲王謝閒。國功圖未卒,歸老負江山。
命也雖亡矣,但須銘此墳。朝中尋故事,江外訪遺文。
遠思歸流水,高風寄白云。忠魂在斯否,義亦不忘君。
舊業儒編富,新裝使橐空。潔身辭白日,隨柩載清風。
義與人心在,名須江水窮。諸山同峴首,有子勝羊公。
且止明旌住,玄堂即閉關。素絲蒙柩往,白堊洗車還。
身后千詩在,生前萬事閒。松陵哀怨客,來吊自湖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