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周秀實用前韻
老知白髪愧花林,望絕華筵繼晝陰。
病與物疏鎖火性,貧知分薄更灰心。
春收紅紫如辭客,風入松篁得伴吟。
莫恨蔬盤欠何肉,文園病渇只因琴。
老知白髪愧花林,望絕華筵繼晝陰。
病與物疏鎖火性,貧知分薄更灰心。
春收紅紫如辭客,風入松篁得伴吟。
莫恨蔬盤欠何肉,文園病渇只因琴。
年老看著白發,面對花林自覺慚愧,已不指望能繼續在華美筵席中度過時光。生病后與外物疏遠,收斂了暴躁的性情;貧窮知道自己福分淺薄,更覺心灰意冷。春天逝去,紅紫花朵凋零,好似在與客人告別;風吹入松竹間,仿佛能相伴吟詩。不要遺憾菜盤中缺少佳肴,我如司馬相如患消渴病,只是因為沉浸于琴音。
白髪:白發。
華筵:豐盛的筵席。晝陰:白天的陰涼,這里指時光。
火性:暴躁的性情。
分薄:福分淺薄。
紅紫:代指春天的花朵。
松篁:松竹。
蔬盤:盛著蔬菜的盤子。何肉:《南齊書·何胤傳》載何胤精信佛法,不食葷腥,但喜食蚶,這里泛指佳肴。
文園病渇:司馬相如曾任孝文園令,患消渴病,這里作者自比司馬相如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年老、貧病的狀態,心境消極,可能當時生活不如意,在暮春時節觸景生情寫下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年老貧病的感慨和消極心境。其特點是情感真摯,用質樸語言表達內心感受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,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在困境中的精神狀態。
往昔曼卿曾奪敕,后來同甫竟成名。
草茅匹士謀身拙,槐棘諸公議法平。
囚服若為探禹穴,明時定不血秦坑。
何當拜舞雞竿了,沽酒刲羊與壓驚。
劉叟衣裝絳老年,市中賣藥且隨緣。
馳名最久經三世,閱病雖多未十全。
龜手有方俄貴矣,烏髭無訣獨皤然。
臥聞鵲噪扶筇起,偶有鄰翁送謝錢。
施先生學有源流,家自長安徙益州。
疇昔建牙當一面,祇今失國托諸侯。
身僑岳麓無生計,目斷岷峨起暮愁。
聞道漢廷須黼黻,蜀珍那得此淹留。
二百新題字四千,庚申已后甲寅前。
繼周可以知百世,續漢誰曾到八年。
江左重修泰陵錄,水心絕重建隆編。
何時老子真閑退,共結青燈蠹簡緣。
圣君羔鴈遠相求,去去榆關迫盛秋。
應念霜寒履中野,定分月色照鄜州。
畫江謀拙難言智,出塞詩豪不惹愁。
卻笑縛輪觀井者,一生過計更私憂。
去國為農混里廛,故書拋向短檠邊。
臺卿復壁猶溫孟,夷甫排墻始悔玄。
送老只消營藁葬,買春不過費榆錢。
枯腸欲汲無涓滴,誰道先生萬斛泉。
病翁歲晚朋從絕,細讀高文面發慙。
士貴切磋寧獨學,僧雖苦硬有同參。
名堂蓋取倫之五,開徑那無益者三。
見說戶庭來不拒,儻分半席待樗庵。
方扃北戶逃生客,忽折南枝寄病翁。
雪里騎馿非俗格,茶邊放鶴有家風。
寫真影過于形好,鑿竅香來與鼻通。
不敢袖歸防電取,殷勤返璧錦囊中。
歸客飄然一葉身,尚能飛屐陟嶙峋。
危亭下瞰嵎夷宅,積水上通河漢津。
叱馭為臣前有志,乘桴從我更無人。
暮年筆力全衰退,甘與韓蘇作后塵。
久欲攜莼鯽,呻吟去未能。
甫封陶母墓,俄吊董生陵。
言立何曾死,騷招更不譍。
那須論宿草,身盡淚方冰。
茲蟲雖小物,一一抱微忠。
多士從先主,群臣立悼公。
獻花朝貢謹,釀蜜國儲豐。
處仲目空露,名居畔逆中。
買斷荒山手拮據,旋移短樹已扶疎。
尊堂背市知聞少,竹逕通溪出入迂。
辟甕牖軒聊對卷,改弓弦路劣容車。
可憐四壁空諸有,客至難營飯與芻。
鄉縣俱叨析爵封,弟兄麾節媿慆悰。
腐紅有兆寬枵腹,新淥無端照丑容。
青草池荒休去蟈,黃梅雨歇近分龍。
即今諸老調元手,野叟閑愁浪自濃。
平蕪盡處即滄溟,身寄區中等一萍。
種杞菊翁猶老健,插茱萸伴半凋零。
去年勅設塵飛鞚,今日村酤草塞瓶。
卻笑癡人妄分別,何人未必勝劉伶。
禁中前欲喚公歸,讀軾文章每嘆奇。
玉節不煩熬雪海,金芝元合產銅池。
愈郊各洗饑寒語,甫白曾為汗漫期。
上盡青云記回首,某丘某水釣游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