己巳三月十二日陪凌季文游水南陳氏園次壁間徐眀叔韻
不慚衰白照溪光,清晝穿梁訪野堂。
物外風煙多喜客,人間草木亦宗王。
浮花競作爭新艷,近侍全收殿后香。
秉燭便須期醉賞,勝饒吳榜起漁榔。
不慚衰白照溪光,清晝穿梁訪野堂。
物外風煙多喜客,人間草木亦宗王。
浮花競作爭新艷,近侍全收殿后香。
秉燭便須期醉賞,勝饒吳榜起漁榔。
我并不因衰老白發映照溪光而慚愧,白晝穿過屋梁去探訪郊野的廳堂。世外的風煙仿佛都在熱情迎接客人,人間的草木似乎也尊崇王者氣象。漂浮的花朵競相展現新鮮艷麗,近旁的花朵全都收起殿后的芬芳。手持蠟燭就應該盡情沉醉賞景,勝過那吳地船槳激起漁榔聲響。
衰白:衰老白發。
野堂:郊野的廳堂。
物外:世外。
宗王:尊崇王者,這里形容草木有王者氣象。
浮花:漂浮的花朵。
近侍:近旁的花朵。
勝饒:勝過。
吳榜:吳地的船槳。
漁榔:漁人擊船的木棒,這里指漁人的聲響。
此詩創作于己巳年三月十二日,具體年份需結合更多背景確定。當時詩人陪凌季文游水南陳氏園,看到園中的景色,觸景生情,便依壁間徐眀叔的韻腳創作了此詩。詩人在游玩中感受自然之美,心情閑適愉悅。
這首詩描繪了郊野春日的景色,主旨是表達詩人對自然美景的喜愛。其特點是意境清新,運用多種表現手法使景色生動鮮活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游賞生活和創作風貌。
孟秋天氣肅,樓船出東瀛。微風吹五兩,初日明雙旌。曉踰料角險,暮泊淮陰城。木落原野回,銜枚夜兼程。大梁古魏地,昔為宋東京。吹臺尚硉兀,艮岳猶崢嶸。弱冠曾一游,興懷動中情。弩力保明節,麒麟紀勛名。
萬方多難此登臺,今古興亡盡客杯。北郭白梨何地落,東籬黃菊滿園開。人歸野渡秋原晚,日入長江霜氣來。一領衲衣寒不到,百年猿狖為誰哀。
短日生寒悶客懷,擁衾危坐類僧齋。枕中道路無非越,篷外山川盡屬淮。聽得漁歌思白纻,著來戎服愧青鞋。云閒木落魚龍臥,自笑浮生未有涯。
神交久矣憾難逢,忽辱高車慰拙翁。正值吟朋氈席滿,肯令良夜酒杯空。來攜天畔纖纖月,去剩簾前裊裊風。言及尊師吾故友,痛頹詩界一名峰。
皮子里中彥,貌古心亦古。假令由漢川,役繁病荼苦。熙治雖未諧,缺漏或少補。詎意安遠行,時命固其所。彼民得賢侯,此民失慈母。圣化靡內外,陽春不擇土。雕題被文化,殊俗見鄒魯。可稱在循良,巧宦焉足數。三年一轉盻,宣召渠容阻。騰驤冀北群,剪拂滇南杜。壯志輕四海,此別良楚楚。肯惜床頭錢,倒囊一為酤。
金水橋東謾卜居,趍朝日日侍皇輿。心懸北闕青云近,日接南天樹影疏。遠客風流應未減,諸公文采復何如。癡兒無事煩深念,懶鈍寧能讀父書。
仙人石跡傍山靈,況有松風樹樹青。華表鶴歸銀帶白,枝頭風細管弦輕。殘巖疊巘千秋碧,繚繞壚煙萬古馨。莫負當初歐令尹,登臨祈爾為蒼生。
帝子游春不逐他,相邀諸姊入尸陀。死人堆里出身路,撥動煙塵見也么。靈利漢,不消多。回頭踏著自家底,洞云深處舊煙蘿。
水居意自得,海鷗來不妨。老懷惟杖履,秋事在林塘。桂槳依漁父,菱歌出女郎。逃名非故爾,但恐失滄浪。
春深幾許。花滿丁香樹。萬縷柔情無處訴。又恐被流鶯妒。韶光恣意流連。樓前柳色纏綿。沈醉東風小院,閑庭靜掛鞦韆。
平沙漠漠草蕭蕭,一劍寧論萬里遙。猶愧未償山水愿,暮沖寒雨過中條。
留君日何短,別君日何長。中原鳥道路,游子鶉衣裳。悲風夜騷屑,白云寒蒼茫。盡此一杯酒,踟躕空斷腸。
驅車曾拜蕩陰祠,又向吳山奠酒卮。擊賊恨無朱泚笏,沉冤先慟曲端旗。本來二圣還何處,從此偏安局不支。太息東隅同鑄錯,胥潮噴薄涌鴟夷。
俯瞰江流萬尺臺,暑天長引好風來。若為今夕如相避,懷抱何由一快哉。
靜里尋詩不厭舟,夜看星影辨牽牛。雨稀云葉清如鶴,浪蹙霜華白勝鷗。頗愧江湖無報答,敢思陶謝與同游。安能百斛玻璃酒,訓練吟兵破宿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