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景南出示館中諸公唱和分茶詩次韻
欲知奇品冠坤珍,須觀乳面嚙甌唇。湯深不散方驗真,側瓶飛瀑垂巖紳。
色香味觸未離塵,清意元自超空輪。靈臺賡唱格力勻,皎如冰蘂夾霜筠。
高詞險韻愁鬼神,雄辨逸藻回冬春。天教飛步出凡倫,窺闖天巧終不真。
閩山蒼翠倚高旻,地靈氣淑儲芳津。從來霑溉浩無垠,修貢先期還更新。
諸公才具足致身,況復感會方逢辰。邇英講讀優儒臣,玉甌珍賜從中宸。
自憐衰鬢真陳人,欲覓漁舟向水濵。
欲知奇品冠坤珍,須觀乳面嚙甌唇。湯深不散方驗真,側瓶飛瀑垂巖紳。
色香味觸未離塵,清意元自超空輪。靈臺賡唱格力勻,皎如冰蘂夾霜筠。
高詞險韻愁鬼神,雄辨逸藻回冬春。天教飛步出凡倫,窺闖天巧終不真。
閩山蒼翠倚高旻,地靈氣淑儲芳津。從來霑溉浩無垠,修貢先期還更新。
諸公才具足致身,況復感會方逢辰。邇英講讀優儒臣,玉甌珍賜從中宸。
自憐衰鬢真陳人,欲覓漁舟向水濵。
要知道這奇絕的茶品堪稱天下珍寶,得看那茶沫如乳觸碰著茶碗邊緣。茶湯濃厚不散才驗證是真好茶,傾斜茶瓶倒出的茶水如瀑布垂著巖上的絲帶。茶的色、香、味、觸都未脫離塵世,但其清幽之意原本就超脫于虛幻世界。大家在館中唱和,格調韻律均勻和諧,像冰蕊夾著霜竹般皎潔。高雅的詞句、險僻的韻腳讓鬼神發愁,雄辯的言辭、飄逸的文采能挽回冬春。上天讓他們脫穎而出超凡脫俗,但刻意窺探天工之巧終究不真實。閩山蒼翠高聳接近高遠天空,此地靈氣美好蘊藏著芬芳津液。向來滋潤萬物浩渺無邊,進貢的茶提前準備還不斷更新。諸位才華足以立身,況且又恰逢機遇。邇英殿中講讀的儒臣備受優待,珍貴的茶碗和茶從宮中賞賜而來。自憐我已鬢發斑白是個老陳人,只想找條漁船駛向水邊。
冠坤珍:堪稱天下珍寶。冠,位居第一;坤,指代天下。
乳面:茶沫。嚙甌唇:茶沫觸碰茶碗邊緣。
湯深不散:茶湯濃厚不散。
側瓶飛瀑:傾斜茶瓶倒出茶水如瀑布。巖紳:巖上的絲帶。
色香味觸:佛教用語,指茶的色、香、味以及觸覺感受。
空輪:虛幻世界。
靈臺:指館中。賡唱:唱和。格力勻:格調韻律均勻和諧。
冰蘂:冰蕊,比喻高潔。霜筠:霜竹。
高詞險韻:高雅的詞句、險僻的韻腳。
逸藻:飄逸的文采。
飛步:快步,比喻脫穎而出。
天巧:天工之巧。
高旻:高遠的天空。
芳津:芬芳的津液,指茶的精華。
霑溉:滋潤。
修貢:進貢茶葉。
致身:立身。
感會:機遇。逢辰:遇到好時機。
邇英:邇英殿,皇帝聽講讀書之處。
中宸:宮中。
陳人:舊人,指年老之人。
具體創作時間不詳。當時可能是館中諸公聚會,以分茶為主題進行唱和。宋代茶文化盛行,文人雅士常以茶為題材吟詩作畫。詩人參與其中,看到眾人的唱和之作后,次韻創作此詩,在詩中既表達對茶和眾人才華的贊賞,也有自身感慨。
這首詩主旨圍繞分茶展開,通過對茶的描寫、眾人唱和的贊美,展現了宋代文人的文化生活。其特點是語言優美、意象豐富、情感復雜。在文學史上反映了宋代茶文化與詩詞創作的緊密聯系,具有一定的文化價值。
遠游當日意何如,楚越風煙一棹余。湖斬鯨鯢先帝跡,山圍龍虎異人居。閑坐清溪談劍術,深探古穴訪仙書。試問同行相憶否,一秋多病閉茅廬。
陳君手持烈婦碑,勸我為作烈婦歌。人生自古孰無死,烈婦之死名不磨。本是東滄小家女,粉黛不施眉自嫵。父憐母惜忍違離,納婿于家半年許。阿爺從軍氣頗粗,欲殺不義奔京都。手持芒刃機不密,身落禍坑家乃屠。繡衣郎君元帥子,少年絕愛傾城美。愿言攜手與同歸,即免梟首尸諸市。郎君滿屋堆黃金,安知難買烈婦心。耳邊言逐飄風過,腹內怨含滄海深。罵聲不絕郎君怒,馬上揮刀斫頭去。雙鸞羞對青銅鏡,全家甘赴黃泉路。娟娟肌體嬌如雪,烈烈肝腸堅似鐵。一團冤血注婁江,至今流水聲嗚咽。男兒讀書峨冠巾,偷生或忍忘君親。奴顏婢膝曳朱紫,得不愧此裙釵人。嗚呼,得不愧此裙釵人!
塵融法界,念盡毗盧。千眼頓開,纖塵不立。游戲寶明空海,超越菩提覺場。善財入樓閣之門,重重無盡。居士供蒲塞之饌,種種莊嚴。以上妙飲食供養為法門,以廣大愿心總持為佛事。一一攝入,一一交參。一一圓融,一一周遍。理事平等,真俗混融。凡圣同源,因果不二。直得文殊騎獅子,入普賢鼻孔里藏身。普賢騎象王,入文殊眼睛里瞌睡。釋迦彌勒,掩耳偷鈴。勢至觀音,抱贓叫屈。
無計可能留永日,有情何用惜芳春。明年還似今年好,?作花前把酒人。柳暗曉鶯鳴樹底,簾垂午燕簇樓頭。東君暫去無多日,且放殘紅逐水流。
西陵渡口潮水平,十十五五發舟行。樓中燕子慣見客,不怕渡頭津鼓聲。
臨川縣與樂安近,正憶弦歌兩度聞。白發今為新令尹,紫髯元是舊參軍。杯傾野館花如錦,船入春江水似云。到日定知民訟簡,每延多士細論文。
厄閏黃楊詎足哀,文場藝苑兩非才。風中繾綣蜂隨蝶,雪里依偎竹伴梅。濁酒有情還化淚,相思無奈未成灰。傷心庭院芙蓉樹,不入丹青枉自開。
乘閑來坐此君亭,瀟灑惟便客子情。門外黃塵深沒馬,誰知此地自秋聲。
群居人間世,品匯各相索。性外更無物,樂處當自識。東州有詩翁,西州有文伯。欲往不計程,相逢心莫逆。茗酪以為飲,粱肉以為食。古今入商訂,經傳爭辯析。西風旦夕來,面上無畏日。何以詫妻孥,歸裝滿詩什。
不語看芳徑,悲春懶獨行。向人微月在,報雨早霞生。貧病催年齒,風塵掩姓名。賴逢驄馬客,郢曲緩羈情。
團圓合歡扇,比似月嬋娟。嬋娟有時缺,我扇豈長圓。秋風落梧葉,我扇同棄捐。不得如秋葉,吹墮在君前。
六龍潛處起宗英,來作金華有腳春。人被撫摩稱是佛,事歸聽斷果如神。忍看鳧舄雙飛去,趁得葭灰一點新。近世柏臺冠豸者,多求作邑有聲人。
鴻才豈得久淹沉,國士何人為賞音。漫抱朱弦彈別鶴,閒調白羽落飛禽。昂藏自是封侯骨,慷慨常懸報主心。寶劍十年猶未試,匣中夜夜作龍吟。
地床茶灶隱晴煙,洞口桃花不記年。后老乾坤成底用,名家別自有神仙。
高澄漸辦暮云遮,些子風痕住水涯。小立市橋人不語,幾家燈火舞杯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