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韻周秀實七夕
云間素月若飛來,半鏡攜歸共掛臺。
星渚橋成仙步隱,玉簫聲斷曉風哀。
曾向茲辰曝圖籍,還思延閣敵蓬萊。
誰憐點鬢吳霜重,酒母分霑助把杯。
云間素月若飛來,半鏡攜歸共掛臺。
星渚橋成仙步隱,玉簫聲斷曉風哀。
曾向茲辰曝圖籍,還思延閣敵蓬萊。
誰憐點鬢吳霜重,酒母分霑助把杯。
云朵間皎潔的月亮好似飛來一般,帶著半面鏡子般的月亮一同掛在樓臺。星河上鵲橋仙人們走過的蹤跡已隱沒,玉簫的聲音停歇,拂曉的風帶著哀傷。曾經在這個七夕節晾曬圖籍,還想起延閣能與蓬萊仙境媲美。誰會憐憫我兩鬢如吳地秋霜般濃重的白發,分些酒曲來助我舉杯飲酒。
次韻:依照別人詩的韻腳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。
素月:皎潔的月亮。
星渚橋:指七夕牛郎織女相會的鵲橋。
曝圖籍:七夕有曝書的習俗。
延閣:漢代宮中藏書處。
吳霜:李賀《還自會稽歌》有“吳霜點歸鬢”,這里指白發。
酒母:釀酒的曲。
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。七夕是傳統節日,有牛郎織女相會等傳說和曝書等習俗。詩人在七夕節有感而發,結合自身經歷和文化典故創作此詩,可能當時詩人已步入中年或老年,對時光流逝有深刻感觸。
這首詩以七夕為背景,通過描繪七夕景象和回憶相關習俗,抒發了詩人對時光和自身境遇的感慨。詩中用典豐富,意境清幽,體現了詩人較高的文學素養和細膩的情感表達,在同類七夕題材詩作中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風格。
百萬通倉國計存,勤王兵甲急宜屯。廟堂每忽安邊略,胡虜方驕入塞魂。白草自肥南牧馬,黃河不斷北來猿。彎弧欲射旄頭落,藿食猶慚遠帝閽。
霜沈把竹更無他,底事游魂演百魔。函谷迎關儳紫氣,雪山灌頂散青螺。孤螢一點?;依?,古樹千藤寫影拖。春夢婆今何處去,馮誰舉此似東坡。
灼灼明月珠,產向深淵底。從空撈摝之,魚龍盡驚起。鮫人相抱泣,灑淚忽成雨。腥風撲遠岸,鯨波奔萬里。密網垂天云,輕帆展鵬翼。一擘川后愁,再擊海若徙。盡剖蚌蛤腹,不補蒼赤髓。安得如意珠,持歸報天子。神光發中夜,龍顏大欣喜。七寶隨所求,四事盡豐美。展轉濟孤貧,利樂無窮已。用賞戰勝功,傳為灌頂祉。罷此批鱗役,聊以釋附髀。滄海不揚波,溝瀆清塵滓。愿祝吾皇壽,量同東海水。
小園苔蘚漫階除,憔悴行吟嘆索居。谷口煙銷微雨歇,柴門風煖落花初。聽雞每憶論心夜,懷袖猶存隔歲書。裘馬游梁空有約,茂陵消渴滯相如。
大江流■?,初月如懸弓。獨坐鑒孤影,清光思不窮。兼煙籠夜色,雜樹搖秋風?;貞浌噬诫H,此心誰與同。
春晼晚,入夏已鳴螀。梅子嫩黃輕濕雨,簾鉤眉月夢能香。往事莫思量。
我從秦川來,歷遍終南游。暮行華陰道,清快明雙眸。東風一夜翻作惡,塵埃咫尺迷巖幽。山神戲人亦薄相,一杯未盡陰霾收。但見兩岸巨壁列劍戟,流泉夾道鳴琳璆。希夷石室綠蘿合,金仙鶴駕空悠悠。石門忽斷一峰出,婆娑石上為遲留。上方可望不可到,崖傾路絕令人愁。十盤九折羊角上,青柯平上得少休。三峰壁立五千仞,其下無趾傍無儔。巨靈仙掌在霄漢,銀河飛下青云頭?;蛟破鎰僮罡唔?,腳力未易窮冥搜。蒼龍嶺瘦莓苔滑,嵌空石磴誰雕鎪。每憐風自四山而下不見底,惟聞松聲萬壑寒颼颼。捫參歷井上絕頂,下視塵世區中囚。酒酣蒼茫瞰無際,塊視五岳芥九州。南望漢中山,簪如碧玉抽。況復秦宮與漢闕,飄然聚散風中漚。上有明皇玉女之洞天,二十八宿環且周。又有千歲之玉蓮,開花十丈藕如舟。五鬣不朽之長松,流膏入地盤蛟虬。采根食實可羽化,方瞳綠發三千秋。時聞笙簫明月夜,芝軿羽蓋來瀛洲。乾坤不老青山色,日月萬古無停辀。君且為我挽回六龍轡,我亦為君倒卻黃河流。終期汗漫游八表,乘風更覓元丹丘。
八月瀟湘客,三更烏鵲樓。天隨珠斗轉,雪抱玉盤流。遠望惟京闕,相思若女牛。同心梔子苦,欲寄隔炎洲。
山中人兮踰上壽。飲石泉兮臥巖竇。女蘿衣兮薜荔裳,朝飧霞兮夕白云以為覆。百草紛兮與鄰,予獨友兮三秀。世莫知兮已哉,孰姓予兮何首。
今年八月來作客,出門倏忽日已百。自從二十走湖海,零落天涯幾岑寂。幾岑寂,重悲嘆。親在高堂望子還,子在長途衣亦單。準擬明年作官食君祿,歸來共汝舞袖紅斑斕。天目之山去天不盈尺,使我登之徘徊望鄉國。吁嗟,胡不生羽翼?吁嗟,胡不生羽翼?
天寒湘水秋,雨暗蒼梧暮。
魚麗于罶,鲿鯊。君子有酒,旨且多。魚麗于罶,魴鱧。君子有酒,多且旨。魚麗于罶,鰋鯉。君子有酒,旨且有。物其多矣,維其嘉矣。物其旨矣,維其偕矣。物其有矣,維其時矣。
澄江一道抱城回,霽后丹梯四望開。百粵地形云外出,五陵王氣日邊來。殘春風景空回首,故國河山謾舉杯。留滯莫傷生白發,漢庭今待子虛才。
青青河畔草,迢迢京洛道。良人行未歸,道遠音信稀。長城萬馀里,日暮風沙起。遙望隔山川,沉憂曷能已。男兒志四方,賤妾久空房。功名及盛年,離合詎有常??蛷谋钡佬瑮邥矠閭鳌i_椷細玩繹,慰我長相憶。功成當早還,安得久離別。
月滿胡天殺氣凝,建牙吹角漢家營。五陵霜露松楸近,千里風塵輦轂驚。累日未傳青海箭,何人為掃黑山兵。朱門金穴笙歌沸,野哭那聞動地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