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和晉公侍中蒙除留守行及洛師感悅發中斐然成詠之作
鸞鳳翱翔在寥廓,貂蟬蕭灑出埃塵。
致成堯舜升平代,
商山老皓雖休去,終是留侯門下人。
鸞鳳翱翔在寥廓,貂蟬蕭灑出埃塵。
致成堯舜升平代,
商山老皓雖休去,終是留侯門下人。
像鸞鳳一樣的賢才在廣闊天空翱翔,佩戴貂蟬冠的您瀟灑地走出塵世。您造就了如同堯舜時期的太平盛世,商山的四位老隱士即使可以歸隱,終究還是留侯張良門下之人。
鸞鳳:常用來比喻賢才。
寥廓:指廣闊的天空。
貂蟬:漢代侍從官員帽上的裝飾物,后用作達官貴人的代稱。
埃塵:塵世。
堯舜:傳說中的上古圣明君主。
商山老皓:指商山四皓,秦末漢初隱居商山的四位老者。
留侯:即張良,字子房,西漢開國功臣。
由于缺乏具體信息,推測此詩是作者為和晉公侍中所作之詩而寫。晉公侍中應是當時朝廷重要官員,可能剛被任命為留守前往洛陽,作者有感而發,通過詩歌表達對其贊美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晉公侍中賢才風范和造就太平的功績。其特點是用典豐富,語言典雅。在文學上雖無重大開創性影響,但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唱和及對賢才的推崇。
古屋幽花閉不知,忽穿碧瓦怒橫枝。辛勤自致高堂外,卻得行人立頃時。
贛水白于練,芳池成委區。濯濯出水蓮,寧受塵垢污。鴛鴦忽飛下,雌雄日相娛。惟唼地中藻,不銜池上蘆。惟偕池中鯉,不雜池上鳧。霜風一夕發,池荒蓮葉枯。雄者方垂翼,雌者已就殂。睢鴆知有別,精衛志不渝。物性固莫奪,民心焉可誣。至今南岡樹,落月空啼烏。
瞑鳥催歸出寺門,長安風色已黃昏。林塘只隔水西渡,溪徑故妨花外尊。星列?垣占聚榻,月斜銀浦怯回轅。清宵咫尺懷人地,海北天南未可論。
鴻鳴一何哀,客心一何苦。昨發濲溪濱,今宿桐江滸。平沙翻驚飆,崩崖蕩零雨。中宵蚊蚋喧,白晝馮夷舞。嗟哉行路難,含悲望鄉土。
銀屏金屋逞驕奢。利鎖堪嗟。杏花村落酒中賒。行些。行些。
疆埸正多故,山林成久留。據鞍皆戰馬,扣角且歌牛。清德交游冷,光明詩思浮。從今脫塵濁,自可鄙公侯。
瑩潔冰肌,乍疑瓊苑仙子。弄妝微裊東風里。回雪舞妖嬈,小立隱紅綃。絕俗孤標。淺翠嫣紅難比。生愛天然,長東千重芳意。除卻梅花誰領會。夢杳臨川恨無際。繁英委。斷腸院落空凝睇。
木綿花映叢祠小,越禽聲里春光曉。銅鼓與蠻歌,南人祈賽多。客帆風正急,茜袖偎檣立。極浦幾回頭,煙波無限愁。
凡卉徒妖迥不同,輸渠籬下自叢叢。趨時未肯隱君子,畢竟依然帶晉風。
無賴曉鶯驚夢斷,起來殘酒初醒。映窗絲柳裊煙青。翠簾慵卷,約砌杏花零。一自玉郎游冶去,蓮凋月慘儀形。暮天微雨灑閑庭。手挼裙帶,無語倚云屏。
一識端平三十秋,北關重別見南州。紫薇閣下分房住,黃檗山前并轡游。碧水詩來秋后得,吳門書去病中投。交情不薄相期遠,底料催歸記玉樓。
萬鑰深深待駕臨,府藏戈甲庫黃金。規恢畫餅翻增弊,孤負先皇一片心。
汝家兄弟迥無倫,毛骨森森似鳳群。紫燕詩成還寄我,黃龍洞口更思君。巢當畫棟逢秋色,日向青天帶暮云。海北海南惟有路,莫將幽思問鴻鈞。
雙流赴海奔,形勝此中存。潮汐浮元氣,金湯峙國門。亭秋葉盡落,江曙景逾昏。厭聽城笳起,邊愁入夢魂。
龍陛香煙曉曳紳,雞聲催發使車頻。維揚城郭鄉心遠,魯衛山川客路新。天下可應無駿骨,鞭頭猶見說烽塵。風霜處處逢搖落,誰識行?別有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