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賊書事十三首 其一○
今我有三子,欲謀分置之。
庶幾一子在,可以收我尸。
老妻已咽絕,三子皆號悲。
生離過死別,不如還相隨。
今我有三子,欲謀分置之。
庶幾一子在,可以收我尸。
老妻已咽絕,三子皆號悲。
生離過死別,不如還相隨。
如今我有三個兒子,想謀劃著把他們分開安置。或許能有一個兒子存活下來,在我死后可以收斂我的尸體。我的老妻已經氣絕身亡,三個兒子都號啕大哭。生離的痛苦超過了死別,我覺得不如大家還一起相隨。
庶幾:也許可以,表示希望或推測。
咽絕:氣絕身亡。
號悲:號啕悲痛。
此詩創作于亂世有賊寇侵擾的背景下,詩人面臨生命威脅,家人也陷入困境。在這樣動蕩不安的社會環境中,詩人為了家人的生存,不得不做出艱難的抉擇。
這首詩主旨是反映亂世中百姓的悲慘遭遇和生離死別的痛苦。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,以平實的語言展現深刻的情感。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蕩和人民的苦難。
幽人心地本翛然,此境相諳七十年。茅屋數椽依約外,云山一抹有無邊。眼前生意今林屋,筆底秋風古輞川。勝景有馀描不盡,歸鴻幾點落寒煙。
一函飛雪下江魚,慚愧同聲驟起予。松菊滿栽彭澤徑,蓬蒿深葺杜陵居。乾坤萬事懸車外,日月雙峰伏枕馀。不遠龍門堪汝過,幔亭云色定何如。
心盡玉皇恩已遠,跡留江郡宦應孤。不知壯氣今何似,猶得凌云貫日無。
雨腳連云苦未收,曉驚池面日光流。田家甑里封蛛網,即漸歌謠麥有秋。
有客經巫峽,停橈向水湄。楚王曾此夢瑤姬,一夢杳無期。塵暗珠簾卷,香銷翠幄垂。西風回首不勝悲,暮雨灑空祠。
光宅唐堯日,暄和太昊春。德如天溥愛,性與帝同仁。
仁政如慈父,蒲人得所依。教條前后接,風跡古今稀。試郡才書最,還朝必奮飛。西臺舊班列,猶望繡衣歸。
黃陵廟下,送君歸去,上水船兒一只。離歌聲斷酒杯空,容易里、東西南北。重湖風月,九秋天氣,冉冉清愁如織。我家住在楚江濱,為頻寄、雙魚素尺。
黯黯長宵白日殘,匡時人苦圣賢官。穿珠蟻孔朱絲細,撥剌荊叢赤手難。公且墮私偏更劣,今還殊昔后何堪。繁霜漸漸凋風葉,深恐羅衣不避寒。
太府皇宮側,孤城曉日東。名僚全楚盛,高會此時同。臺迥旌旄列,霜清鼓角雄。酒闌還別去,錦袖倚微風。
風煙初別武王臺,更向金河握節回。日月違顏天縹緲,塵沙吹面玉摧頹。試看紫府驂鸞去,又見長安駟馬催。欲作東州遺愛錄,自慚詞筆乏鄒枚。
八齡失恃苦難言,庭訓成人悉父恩。風雨聊遮歸祖宅,夫妻尚健為男婚。一生到老真寒士,兩女先亡撫外孫。幸賴邁年耕舌力,油鹽茶米有來源。
秋雨初晴?稏香,蟹紅魚白憶江鄉。十年客枕雞聲月,千里歸帆雁背霜。入室親朋羅酒饌,上堂兒女挽衣裳。逢人莫說京華事,漢署今無白發郎。
負郭新看一徑成,金華山半入檐楹。喬松不斷瞻云色,寸草長懸愛日情。檻外翔烏馀涕淚,樓前馴鵲動悲鳴。莫言遺恨終天抱,屈指徵書下帝城。
瘴鬼翻能念直心,五年相遇不相侵。目前唯有思君病,無底滄溟未是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