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季習游恒山謁府帥劉公輒次劉彥常韻作二詩送之 其一
勇往都忘去路難,胸吞螭虎氣桓桓。
吳頭楚尾三年夢,塞北江南五月寒。
痩馬系門留我別,明珠攜袖許誰看。
書生自有西江量,何止能濡舌本干。
勇往都忘去路難,胸吞螭虎氣桓桓。
吳頭楚尾三年夢,塞北江南五月寒。
痩馬系門留我別,明珠攜袖許誰看。
書生自有西江量,何止能濡舌本干。
勇敢前往全然不顧前行道路艱難,胸懷能吞下螭虎,氣勢威武不凡。在吳頭楚尾之地有三年的夢想,塞北江南之地五月仍透著寒意。瘦馬系在門前與我作別,袖中攜著明珠不知給誰看。書生自有如西江般寬廣的氣量,何止能滋潤干渴的舌根。
螭虎:傳說中的一種猛獸。
桓桓:威武的樣子。
吳頭楚尾:今江西北部,春秋時是吳、楚兩國交界的地方,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,楚地長江的下游,好像首尾互相銜接。
西江:西來的長江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,但從詩題可知是送友人杜季習游恒山并謁見府帥劉公。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,詩人送友遠行,借詩表達對友人的情感和自身的感慨。
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,突出友人的勇敢豪邁,也展現書生的豁達。其特點是氣勢豪邁、意象豐富。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,但體現了當時送別詩的一種風格。
一經魁兩浙,蚤歲擅時名。腰帶黃金瘦,心憂白發明。機云看世業,群愈愧門生。永夜文星在,空山暮雨聲。
蕪湖縣南泊船夜,欲霜天色已蒼蒼。云山欲曙江流紫,洲渚初昏燒火黃。自笑頭顱向華發,尚為羈旅適他鄉。東船西舫無人語,可惜窗中明月光。
疑是雙娥下渚宮,凌波微動一簾風。霞翻疊縠湘裙重,月射連珠漢佩空。樂隊臨池催羯鼓,酒籌當席轉牙筒。奇觀欲藉丹青手,貌取東軒錦繡叢。
馀映沈岡疾,悲風捲地寒。煙中度淮水,月下扣柴關。半醉霜猶冷,孤眠燈欲殘。可憐今夜夢,腸斷野云間。
一幅鵝溪霜雪練,虎頭寫出豐姿。路人遙指莫相疑。翛然眉宇凈,心與海鷗期。安得玉堂揮翰手,為君重賦新詩。紫云歌罷醉芳卮。月明歸路穩,猶記送君時。
小窗坐暝黃昏,神隨去雁千山渡。虹橋晚霽,月湖澄碧,吟懷寄與。檻外煙波,紅香雨后,春深如許。正荷風一枕,池塘留夢,料應是,輕于絮。乍覺藤陰移戶。對陳編、花蟲相語。樓臺落照,連天芳草,王孫何處。長憶江南,關河猶隔,硯池魂路。倩何人共我,買舟攜酒,到春申浦。
誰寫鵝毛菊,垐開或半開。露華如許濕,都向墨池來。
桃源春晚落花深,仙子乘鸞去莫尋。地僻惟聞猿嘯月,巖空無復鶴聽琴。云遮不斷青山色,風送還來翠竹陰。欲上丹山訪遺跡,灶寒煙冷碧苔侵。
赤壁之游樂。但古今、風清月白,更無坡作。矯首中洲公何許,共我橫江孤鶴。把手笑、孫劉寂寞。頗有使君如今否,看青山、似我多前卻。幾見我、伴清酌。江心舊豈非城郭。撫千年、桑田海水,神游非昨。對影三人成六客,更倚歸舟夜泊。尚聽得、江城愁角。渺渺美人兮南浦,耿余懷、感淚傷離索。天正北,繞飛鵲。
幾度題書客未還,歸鴻節節度鄉關。遙知一紙平安字,慈母燈前閣淚看。
是誰為洞主,非我亦非伊。承前須直領,不用轉頭思。
孤鶴揚州路,雙旌淮水波。風霜看豸史,花柳怨驪歌。夜久江聲遠,天空月色多。估客俱含笑,豪家柰我何。
良夜悠悠,星河滿天。風吹窗欞,聲如管弦。無酒可飲,寒不能眠。枯腸饑鳴,百慮交煎。人生一世,不滿百年。寤寐懷思,曷維其然。內省不疚,有愧圣賢。今夕何夕,歲聿其徂。草木凋落,山川縈紆。瞻彼鴻雁,拂翼天衢。雍雍和鳴,載悠載徐。雖無羽翰,心與之俱。華月出云,青鐙在隅。歌以寫懷,云何其旴。
誰家野菜飯炊香,正是江南寒食。試問春光今幾許,猶有三分之一。枝上花稀,柳間鶯老,是處春狼藉。新來燕子,尚傳晉苑消息。應記往日西湖,萬家羅綺,見滿城爭出。急管繁弦嘈雜處,寶馬香車如織。猛省狂游,恍如昨夢,何日重尋覓。杜鵑聲里,桂輪掛上空碧。
青囊妙術得家傳,簪紱蟬聯幾百年。此日考成膺□□,□□□□□□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