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寇即事十二首 其八
轉徙不知處,亂山逢掩扃。
斷崖飛虺蟄,枯木亂鴉腥。
莽蒼人煙滅,黃昏鬼火青。
夜寒長飲泣,安得壯夫聽。
轉徙不知處,亂山逢掩扃。
斷崖飛虺蟄,枯木亂鴉腥。
莽蒼人煙滅,黃昏鬼火青。
夜寒長飲泣,安得壯夫聽。
輾轉遷徙不知該去往何處,在亂山中遇到緊閉的門戶。斷崖下毒蛇蟄伏,枯樹上亂鴉散發著腥氣。曠野中人煙絕跡,黃昏里鬼火泛著幽光。寒夜中我長久地飲泣,哪里會有壯士來傾聽我的悲聲。
轉徙:輾轉遷徙。
掩扃(jiōng):關閉門戶。
虺(huǐ):毒蛇。蟄:蟄伏。
莽蒼:指空曠迷茫的郊野。
此詩創作于作者躲避敵寇期間。當時社會動蕩不安,戰亂頻繁,百姓為躲避戰亂四處逃亡。詩人在輾轉遷徙的過程中,目睹了戰爭帶來的荒涼破敗和人民的苦難,于是寫下此詩以記錄當時的情景和心境。
這首詩主旨是反映戰亂給百姓帶來的災難。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環境描寫渲染氛圍,情感真摯。在文學史上,它為研究當時社會狀況和人民生活提供了生動的素材。
仙方上品誇靈種,忽怪靈芝拆紫苞。玉澤返嬰看驗術,少微山是小三茅。
舟遷莊甚笑,水流孔急嘆。景移風度改,日至晷回換。眇眇負霜鶴,皎皎帶云雁。長河結瓓玕,層冰如玉岸。哀哀古老容,慘顏愁歲晏。催促時節過,逼迫聚離散。美人還未央,鳴箏誰與彈。
天保大人襲世貴,未待齊成已無魏。讖里方傳近水羊,夢中先兆攻城猬。六君三世都能幾,二十八年翻手里。細思孝靜靈運詩,天道好還非妄矣。
火黯羊肝紫,金星鵒眼圓。將心贈離別,留得久磨研。
自識溪橋路,常懷釋道林。水流精舍曲,門閉洞湖陰。日向芙蓉度,春從楊柳深。未消游后興,還似欲相尋。
施殿司,不了事。可憐一片心,化作千載淚。竊國誤國凡幾輩,夜博氍毹滿堂醉。千人顰眉萬人指,不見頭顱化為水。我疑古來少劍客,不然劍客非男子。
茶鼎爐熏晝漸長,筠簾高捲燕飛忙。梅株已老根如鐵,青子離離綴短墻。
嶺海行春罷,樓開盡物華。欲將天北雪,來潤日南花。二岳窗間直,雙江檻外斜。自來仙太守,山水滿官衙。
莫以長途嘆路難,敝裘猶耐雪霜寒。飛揚未限晨風翼,可為枋榆惜羽翰。
玉樹香浮,金波彩泛,細風輕送云行。橋邊烏鵲,千古說多情。何事歡娛易散,空怊悵、玉鏡銀屏。堪憐處,年年芳草,青黛鎖秋橫。盈盈。增悵望、更更漏點,處處雞聲。看疏星漸曉,珠露飛英。腸斷鮫綃帕上,休回首、枉自魂驚。還須問,長河渺渺,流向幾時平。
蒼茫搗絕銅鼓聲,風煙兩袖云凝凝。海天吞吐終未了,今古滾蕩成陽精。寒山萬個揖光暈,殘星幾點將馀明。南州女兒慵于起,不問明朝陰復晴。
解道公行止,江東老父兄。群州垂瘵死,膚使為更生。民裕身逾瘠,時危命亦輕。潯陽江上月,猶傍諫書明。
葉生新易舊,歲寒凋獨后。不改四時柯,賢言非圣耦。
傳聞蔡經宅,一徑入煙霞。地古藤蘿合,溪回城市賒。藥畦連別塢,棋局上浮槎。肯念文園客,相從老歲華。
元和文物盛群賢,曾借蓬萊住列仙。畫入簾櫳煙外寺,鑒搖臺榭水中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