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陰即事
春風雖輕飏,摧折猶有補。適當秾華時,明知不須雨。
浴蠶待桑錢,插禾候陽土。婦子三時勤,亦欲少歌舞。
百草仰膏腴,少俟亦無苦。如何屯寒云,專翳扶桑吐。
事多不由人,十可八九數。不若姑置之,吾非拾翠侶。
春風雖輕飏,摧折猶有補。適當秾華時,明知不須雨。
浴蠶待桑錢,插禾候陽土。婦子三時勤,亦欲少歌舞。
百草仰膏腴,少俟亦無苦。如何屯寒云,專翳扶桑吐。
事多不由人,十可八九數。不若姑置之,吾非拾翠侶。
春風雖然輕輕吹拂,但它造成的摧折還有補救的辦法。正當繁花盛開的時候,明明知道不需要下雨。養蠶的人家等著桑錢長出,插秧的人等著溫暖的土地。婦女孩子一年到頭辛勤勞作,也只希望能有少許娛樂。百草都仰賴肥沃的土地,稍微等一等也沒有什么痛苦。為何會聚集著寒冷的云,專門遮蔽太陽的升起。很多事情都不由人做主,十件事里大概有八九件不如意。不如暫且把這些事放下,我可不是那游玩賞景的人。
飏:飛揚,吹拂。
秾華:繁盛的花朵。
桑錢:初生的桑葉,形狀像銅錢。
陽土:溫暖的土地。
三時:指春、夏、秋三個農忙季節。
膏腴:肥沃的土地。
屯:聚集。
翳:遮蔽。
扶桑:傳說中日出的地方,這里指太陽。
拾翠侶:指游玩賞景的人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從詩的內容推測,當時可能處于農忙時節,天氣狀況不佳,影響了農事,詩人看到百姓辛勤勞作卻可能面臨困境,從而有感而發。
這首詩主旨是反映農事受自然因素影響以及人生的無奈。其特點是將自然現象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,情感表達真實。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,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對百姓的關懷。
奕品深參古爛柯,筆蹤傍出舊臨河。詩成不覺千篇易,書讀曾踰萬卷多。壯士玉關汗血馬,美人南國采蓮歌。俊游奇觀平生事,將相其如此老何。暮年生計乏從容,六秩臨頭萬事慵。官酒河豚如有毒,故姬秋燕已無蹤。往來迎送猶多事,俯仰炎涼竟少悰。獨□已知心欲去,西湖同賞木芙蓉。
陵曰不可平曰可,安劉者誰勃與我。產不信,祿不入,軍右袒,計安出。
苔散青蚨石虎蹲,榑桑若木擁端門。綠楊影里晴虹臥,恍似靈槎溯古源。
頭白惜春情更深,花間獨醉競分陰。泉聲醒耳自可樂,不用歌拋滿袖金。南園莫笑獨追尋,明日未知晴與陰。揮手一朝辭逆旅,滿堂安用累千金。
菊生不是遇淵明,自是淵明遇菊生。歲晚霜寒心獨苦,淵明元是菊花精。
夕煙如雨滃山腳,煙際園林隔層幕。遙燈一點透微紅,正月花枝閃螢爝。路窮石子橫塘角,小門輕響迸魚鑰。紙幃絮被重重閣,新詩攪思眠難著。十載清顏夢中索,此宵是夢翻愁覺。
松竹藏名剎,僧房別徑通。橘黃分佛供,糕白啟齋充。共羨幽棲樂,相看逸興濃。出門逢老衲,笑語入蠶叢。
憶昔西湖雪霽芳,轉頭瀟灑壽陽妝。角中吹散含新怨,夢里飛來帶舊香。堪恨月樓三弄笛,漫勞詩客九回腸。徘徊目斷江邊使,為問春光底處藏。玉骨消沈一夢長,羅浮山下幾昏黃。祇須怨笛招遺韻,枉托風媒返舊香。蒼海樓臺渾縹緲,紫陽宮闕更微茫。寶猊只篆灰心字,誰并同心與倩娘。
十年京國鬢瀟瀟,薊北江南萬里遙。家去潯陽猶尚遠,莫將音信托寒潮。
奕奕容暉夢已舊。虛壁無塵,照影描新瘦。長憶翠微煙雨后,黃鶯比翼雙鳴柳。莫道相思如病酒。澗柏陵松,志擬歲寒守。春草未生情已透,藍橋擁雪獨沉久。
城頭烏啼風瑟瑟,露滴銀床秋月白。錦屏金屋醉西施,歌長漏短銅壺窄。回首繁華散似云,姑蘇臺上鹿成群。今人卻憶烏啼月,此月還應照后人。
江東日暮碧云陰,前月緘書錦鯉沉。渭北春天多綠樹,又從何處覓喬林。
解纜雨初晴,覺來聞鳥鳴。江云飛不斷,岸草沒還生。欲向洪崖住,誰同洛社盟。獨憐鷗泛泛,相對兩忘情。
西山積爽不輕吹,日抱秋光隱翠微。定性于朝容一見,玄心何地可孤違。昨游巖壑經云閉,今憶松盤羨鳥飛。欲理前盟相告語,煙霞久已擇人歸。
七月三旬天不雨,兩鄉百里井無泉。連畦接畛枯將盡,鑠石流金勢可憐。江上雷云虛作意,山中草木欲生煙。仙人不管蓬萊淺,深瑣蒼龍洞里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