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政府五首 其一
王室當年若綴旒,片言戡定出奇謀。
臨機勇決千鈞弩,濟險優游萬斛舟。
掌上回旋皆造化,毫端升黜是春秋。
蟲魚盡喜乾坤泰,宇縣寧聞杞國憂。
王室當年若綴旒,片言戡定出奇謀。
臨機勇決千鈞弩,濟險優游萬斛舟。
掌上回旋皆造化,毫端升黜是春秋。
蟲魚盡喜乾坤泰,宇縣寧聞杞國憂。
當年王室衰微如同旗幟上的垂飾般搖搖欲墜,憑借簡短話語制定平定之策展現奇謀。面臨危機時勇敢果斷如千鈞強弩,渡過險境從容不迫似萬斛大船。在手中運籌帷幄如同造化萬物,筆下的任免升降如同《春秋》褒貶。連微小的蟲魚都為天下太平而歡喜,國內哪還能聽到像杞人憂天那樣的擔憂。
綴旒:比喻君主為臣下所挾持,大權旁落。
戡定:平定。
千鈞弩:力量強大的弩箭,形容果斷有力。
萬斛舟:容量極大的船,比喻能從容應對困難。
造化:創造化育,指能掌控局勢。
升黜:升遷和貶黜。
春秋:這里指像《春秋》一樣有褒貶之意。
蟲魚:泛指微小生物,象征普通百姓。
乾坤泰:天下太平。
宇縣:天下,國內。
杞國憂:即杞人憂天,指不必要的擔憂。
由于缺乏具體資料,推測此詩創作于王室面臨危機后被平定的時期。當時社會可能動蕩不安,決策者憑借智謀和勇氣穩定了局勢,詩人有感于此而創作此詩,表達對決策者的贊美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決策者平定危機、使天下太平的功績。其特點是通過生動的比喻和鮮明的對比,展現局勢變化。在文學上雖未產生廣泛影響,但體現了當時人們對太平的渴望和對英雄的敬仰。
銀燭然初夜,寒鴉徙別枝。衣冠成雅會,肝膽托新知。把盞欣逢圣,哦詩聽出奇。潞公今再起,不似洛中時。
秋水寒塘凈,蘭檣別渚通。林端懸片雨,蘋末起微風。孤嶼浮波外,長天一棹中。漁竿堪自老,不是慕非熊。
潦倒貧窮未足驚,軒眉大笑面人生。天風海雨添詩意,蛙鼓蚊雷也俊聲。山似青螺看不足,燈如紅豆獨鐘情。乖張世態休多恨,說白無非陰與晴。
春山同游不同席,卻被青山笑相隔。村蹊宛轉馬不進,來者固遲歸亦急。問人云去苦不遠,如酌稍延當有及。空亭鳥下小燕過,秪見殘花與殘核。手捫路竹漫刊詩,將記后來君可識。白云酢汝一杯酒,不問老兵何得失。
前對橫塘后倚山,結茅端在水云間。漫思春暖觀魚樂,卻愛秋高放鶴閑。懸紙帳,掛蘆簾,特修東閣貯朱顏。水光鋪白開妝鏡,山色浮青上曉鬟。
夢斷金雞萬里天,醉揮禿筆掃鸞箋。錦袍日進酒一斗,采石江空月滿船。金馬重門天似海,青山荒冢夜如年。秪應風骨蛾眉妒,不作天仙作水仙。
陽子窮居在顏巷,有田一廛宅一區。師門立雪得心傳,歸來兀兀哦古書。
怪石玲瓏白,方盆瑪瑙紅。倭僧到中國,何處挹清風。
煙雨蒼茫古渡頭,辭郎謬說侍郎洲。河山極目忠臣恨,云樹迷津義士愁。
莫教零落群芳妒,蟬翼安能卸重露。今日但求心所安,來年俱托天恩恕。
秦郎家畔一甌茶,何處清涼不是家。客子三杯玉泉酒,主人一曲浪淘沙。
北巖今已矣,命也復何仇。形影長相吊,文章不自謀。夢殘蕭寺夕,魂返故山秋。多少傷心事,哀猿哭未休。
一碧生涯水石濱,縷風絲雨瘦精神。前身恐是巢由輩,怕著人間半點塵。
雙心小萼。瑞爐慢炷輕煙初著。清香已透紅綃幄。底事多情,玉筍更輕掠。鬢云側畔□眉角。妝成曾印鉛華薄。幾回殢酒襟懷惡。鶯舌偷傳,低語教人嚼。
墨綬專城可自舒,應勝待詔在公車。春山正好時推案,化日何妨且著書。到縣齋宮留孺子,詰朝車騎請相如。客星能動郎官宿,白雪陽阿興有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