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興邵智卿天遠堂
目極云沙靜渺然,邵卿風月過年年。
雁行滅沒山橫晚,漁艇空蒙水接天。
南國棠陰春寂寂,東風瓜蔓日緜緜。
問君許作鄰翁否,陽羨溪邊即買田。
目極云沙靜渺然,邵卿風月過年年。
雁行滅沒山橫晚,漁艇空蒙水接天。
南國棠陰春寂寂,東風瓜蔓日緜緜。
問君許作鄰翁否,陽羨溪邊即買田。
極目遠望,云沙平靜而又渺遠,邵智卿在此賞風弄月已過多年。大雁排成行消失在天邊,傍晚群山橫臥;漁艇在迷茫的水汽中若隱若現,水天相接。南國官署前的甘棠樹在春日里寂靜無聲,東風中瓜蔓日日綿延生長。問您是否允許我做您的鄰居,我打算在陽羨溪邊購置田地。
目極:極目遠望。
渺然:形容遙遠、渺茫的樣子。
雁行:大雁飛行時排成的行列。
空蒙:形容迷茫、縹緲的樣子。
棠陰:甘棠樹的樹蔭,后常用來稱頌地方官的德政。
緜緜:連續不斷的樣子。
陽羨:今江蘇宜興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,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是在拜訪邵智卿的天遠堂后,被當地景色和邵智卿的生活氛圍所吸引,從而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閑適田園生活的向往。其特點是寫景優美,情景交融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自然生活的追求。
白草連天大漠秋,千家鐃吹古梁州。飛霜為洗燕然石,上客新從定遠侯。
酒渴思茶漫扣門,那知竹里是仙村。已聞龜策通神語,更看龍蛇落筆痕。色瘁形枯應笑屈,道存目擊豈非溫。歸來獨掃空齋臥,猶恐微言入夢魂。
馬上千峰列,溪行不盡源。野船高似屋,山縣小如村。路繞田間曲,池漫雨后渾。靜來應最樂,綠樹擁柴門。
一方蒼石老莓苔,只合淵明共酒杯。歲晚出山成底事,至今笙鶴不歸來。
養蠶為素絲,葉盡蠶不老。傾筐對空林,此意向誰道。一女不得織,萬夫受其寒。一夫不得意,四海行路難。禍亦不在大,福亦不在先。世路險孟門,吾徒當勉旃。
槐庭元老。四海真師表。曲為故人敦久要。隔巷不嫌時到。虛堂已入涼飔。一觥為壽何辭。看即關河恢復,千秋永輔淳熙。
草井度涼螢,風簾燭燄清。長秋為客日,明月搗衣聲。歸夢頻宵見,愁心徹曉生。故園有叢菊,早晚掇秋英。
鳴雨過庭除,病骨崚嶒不自扶。強倚闌干成小立,蕭疏,立困依然作宰予。驚覺失華胥,樓外青山落照馀。誰似莊周能化蝶,蘧蘧,心上閑愁一點無。
居民苦要買船般,甲在前湖作一團。好個規模如水寨,風波無恐況風寒。
補履干將敢自珍,卅年養氣刃如新。淮陰未合尸無賴,熟視真為胯下人。
石徑幽無際,金堂永不扃。丹臺猶偃月,仙掌故捫星。跨鯉探云笈,燃犀遁水靈。如聞淙響外,歷歷演黃庭。
接天烽火照平盧,乍夜單于獵上都。十萬征人明月里,一時齊挽繡蝥弧。
泥金小簡,白玉連環,牽恨惹恨兩三番。好光陰等閑。景闌珊繡簾風軟楊花散,淚闌干綠窗雨灑梨花綻,錦斕斑香閨春老杏花殘。奈薄情未還。
七年溪山北,頗自愛吾廬。人生真寄耳,何必賦歸歟。
今夕離家遠,燈花盡意開。綠煙浮小暈,紅焰落輕煤。影照頻占喜,心挑莫見猜。遙知兒女坐,歡笑對銀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