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韻宋南伯感懷三首 其三
衰年今五十,兩鬢雪霜明。
出處負前輩,折腰若為情。
日月鳥飛翔,燕歸鴻復征。
是身已虛幻,敢希身后名。
衰年今五十,兩鬢雪霜明。
出處負前輩,折腰若為情。
日月鳥飛翔,燕歸鴻復征。
是身已虛幻,敢希身后名。
我如今已到五十歲的衰老之年,兩鬢的頭發像雪霜一樣潔白。我在出仕和隱居的選擇上有負前輩的期望,彎腰為官實在是難以釋懷。時光像鳥兒一樣飛逝,燕子歸來大雁又開始遠行。我深知自身如同虛幻之物,怎敢奢望身后能留下聲名。
衰年:衰老之年。
出處:指出仕和隱居。
折腰:指屈身事人,出自陶淵明“不為五斗米折腰”。
日月鳥飛翔:形容時光像鳥兒一樣飛逝。
希:期望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,但從詩中可推測是詩人五十歲時所作。當時詩人可能在出仕與隱居的選擇上有所糾結,回首人生,感慨時光流逝,自身未能達成前輩期望,從而寫下此詩表達心境。
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對自身人生的反思與感慨。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,借景抒情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,但展現了詩人特定階段的心境與思考。
漢雨洋風各各宜,生涯隨處得先機。張弓不射無聊月,用世能師有限夷。一百年間人物老,八千里外海天低。鴻飛異域開新境,猶帶神州雪后泥。
倘以舳艫資赤壁,何如郊藪起雕闌。吾民易有觀音土,太后能無萬壽山。開得一池春水闊,呈教八國聯軍看。此園撤盡千關鎖,今義和團血尚斑。
一曲占晴湖,樓居豈俗居。人雖增境勝,鷺不與鷗疏。古錦投明月,春風入絳幮。好詩頻遣寄,莫遣不情書。
春已過半,百花競芳。有些佛法,如何商量。千言萬語無人會,又逐流鶯過短墻。
一別從京洛,相逢向海邦。倦游憐舌在,多病覺眉龐。佳處隨山屐,馀生付酒缸。新詩眩老眼,細讀傍寒窗。合去趨華闕,難教滯陋邦。悲鳴憐老驥,迎吠厄群龐。便腹書千篋,濡頭酒一缸。懷君夜不寐,落葉打空窗。卑棲安故里,薄宦倦他邦。依社愿為櫟,滌牲寧用龐。利名蛾赴燭,身世蟻浮缸。多謝江邊月,相尋到小窗。
十載幽期負一官,歸來方覺水云寬。羅浮樵嶺東西長,南海名山次第看。
頻移帶眼空,只恁懨懨瘦。不見又思量,見了還依舊。為問頻相見,何似長相守。天生并頭蓮,好結同心藕。
胡騎奔馳咽暮笳,遺黎流徙類蟲沙。河山破碎無人管,揮淚倉皇別舊家。
尋春何必問誰家,春事無端落暮霞。海上東風休自老,容家庭院有荊花。
懸淚三年成覓汝,猶及撫棺依佛所。須臾邪許響荒山,漆光搖搖濕寒雨。夙收靈氣指埋骨,臨穴四擁巖巒舞。我老亦無世可托,偕亡羨此一抔土。月夜魂出唱新詩,草根和以蟲聲苦。更待拱柏啼翠羽。
盛會開南部,延陵傍嶺樓。園亭新結構,水竹更清幽。島國天逾靜,瀛臺暑未收。南方初荔夏,西歷已瓜秋。避地忘秦、漢,聞歌雜亞、歐。藝姬能趙舞,聲伎解吳謳。晉接多新彥,周旋有舊游。襟花紅欲滴,杯酒白初浮。賓主齊雍肅,詞章互唱酬。窗明云母石,火射水晶球。式敬情文摯,歡迎禮意周。嘉魚歌燕燕,鳴鹿詠呦呦。酌酒何須斗,飛觴不用籌。肆筵陳異果,廣席列珍羞。勝地張筵宴,忘年樂應求。故人皆老大,名士盡朋儔。轉悔來何暮,終應去不留!側身依祖國,倦眼望神州。斷發從吳俗,焚心抱杞憂!處堂成燕雀,生世等蜉蝣。有酒宜同樂,無官且自由。伊誰新世界,認我舊林丘?黑海能飛渡,黃河任倒流。無才日衰老,天地若為愁!
綠柳沙迷,白樓煙裊。莎青花落鵑聲杳。紫龍兩兩沒遙天,雙雙玄鶴歸華表。子建才高,甘羅年少。論經綸、那有君懷抱。竟一抔黃土掩英賢,想九原,痛恨乾坤老。
烏紗才見一冠峨,畫鹢俄聞兩棹歌。淮水北來開凍早,越山南去受春多。不須歧路縈新柳,好向家林養舊柯。榱桷棟梁均有用,棆才未必計如何。
扶陽詩禮樂,丞相始安車。世祚公之魯,門風行在書。三朝推帝赍,九敘見民馀。古有騎箕事,今知定不虛。
清齋無夢及魚龍,丑石盤松敢自封。侵曉露涵崖畔草,隔溪風送寺邊鐘。元知國器多因襲,除卻山云少過從。更與何人同此味?一觴飛遞到吳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