鳳凰山
慣作山林客,聊游戲劇場。
栗花收作燭,柏子采為香。
且放高情適,都無俗因妨。
人間正擾擾,只得叩空王。
慣作山林客,聊游戲劇場。
栗花收作燭,柏子采為香。
且放高情適,都無俗因妨。
人間正擾擾,只得叩空王。
我習慣做山林中的隱士,姑且到塵世中游玩一番。收集栗花來做蠟燭,采摘柏子來制香料。暫且讓高雅的情懷得到滿足,完全沒有世俗的因素來妨礙。人間正喧鬧紛擾,只能去叩拜佛祖尋求解脫。
慣:習慣。山林客:指隱居山林之人。
聊:姑且。游戲劇場:指到塵世中游玩,劇場代指塵世。
栗花:栗子樹開的花。
柏子:柏樹的果實。
高情:高雅的情懷。
俗因:世俗的因素。
擾擾:喧鬧紛擾的樣子。
空王:指佛,佛說世界一切皆空,故稱空王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,但從詩中可以推測,詩人可能在經歷了塵世的紛擾后,向往山林的寧靜生活,在山林中寫下此詩,以表達自己對世俗的超脫和對精神解脫的追求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山林隱居生活的熱愛和對塵世的厭棄。其特點是語言質樸,意境清幽,通過對比突出情感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,但反映了古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、超脫世俗的思想。
斜飛慶歷皇華遠,捷出熙寧使指新。但記歐公更此職,不知趙濟是何人。剡章遍及孤寒士,奮筆先誅聚斂臣。自嘆暮年衰颯甚,羨君老手獨埋輪。漢廷鹽鐵議交攻,有詔姑惟舊法從。聞道嶺南歌圣主,一如河北感仁宗。向舒自是堪王佐,桑孔安知富大農。它日公歸奉清問,可無鯁論贊烹封。
望見石柱立,知是招提址。蓮宇已燹蕩,土墻何迤邐。淡淡遠天色,梅花帶寒雨。溪回竹樹交,風吹鳥雀起。日暮湖波深,蒼茫白云里。
溪轉板橋斜,峰回鳥道曲。山泉最可人,清音漱寒玉。
琴邊霜菊襲人芳,鳥外寒松落幔涼。若道丘園心賞薄,淵明何事憶柴桑。
高館涼風送別過,膏車秣馬謾蹉跎。玉壺暫醉將軍酒,寶劍新彈俠客歌。楚水夕陽行處遠,官橋春樹夢中多。王門到日能相憶,千里愁心竟若何。
久約樵翁共結鄰,青山如待早歸人。屋西有個茅亭子,飽聽松風起澗濱。
明發車南指,滇城更復南。秋驚洞庭葉,雪壓貴州嵐。念汝此行遠,求官今尚淹。保昌山塢側,好結望京庵。
飲啄行吟日我庭,我惟飽汝滿庭青。望門投止如張儉,避地淹留作管寧。毛羽自甘安戢戢,文章誰與惜惺惺。東南顧影徘徊處,徹耳雞號又晦冥。
風帆東上浪冥冥,鐘鼓山前近驛亭。江海秋生河漢白,魚龍夜沒水云青。誰從三島求仙藥,自信孤槎應客星。好喚吳兒扣舷起,浩歌呼酒月中聽。
殘燈無焰夢回時,五夜蟲聲莫助悲。尚有盈腔真感慨,未應海角便顛迷。
饒他韻格總天真,隨喜隨嗔另有神。遮莫紫釵窮霍玉,都緣紅粉誤東鄰。夢回短帕新題燕,袖籠馀香本姓荀。為怕洛陽人看殺,一枝聊復濕風塵。
尋常玉署盡委蛇,何況金陵事更稀。閒逐春風看舞鶴,不須曉漏著朝衣。翠微亭上題詩去,玄武湖頭放棹歸。最喜家山回首近,頻緘音信問庭幃。
山色聚空青,風煙翻以出。邈絕驚鵲飛,野徑欲漫失。欹石數黑寒,凄深或其質。值此立虛空,竦然化清謐。復與茅茨生,聊聊兩相匹。睹物易常心,合者天地一。
撥置文書小據鞍,舉頭歷歷見青山。老農指點黃云好,為駐雙鳧一解顏。
涼風發秋夕,落木振疏陰。相思在咫尺,兩契同一心。徽弦不下指,寧我有遺音。梧桐生下澤,幾時成鳳林。蹀躞雙遠游,獨繞庭中樹。與世欲并臧,行行迷所遇。有客吹洞簫,如泣亦如訴。花月滿良宵,如何此虛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