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
年年歳歳望中秋,歳歳年年霧雨愁。
涼月風光三夜好,老夫懷抱一生休。
明時諒費銀河洗,缺處應須玉斧修。
京洛胡塵滿人眼,不知能似浙江不。
年年歳歳望中秋,歳歳年年霧雨愁。
涼月風光三夜好,老夫懷抱一生休。
明時諒費銀河洗,缺處應須玉斧修。
京洛胡塵滿人眼,不知能似浙江不。
年年歲歲都盼望著中秋佳節,可歲歲年年都被霧雨添愁。這三夜清涼明月風光真好,可我這一生的抱負已罷休。圣明時代想必需用銀河清洗,殘缺之處應該要用玉斧來修。京都洛陽胡人的塵土滿眼都是,不知是否能像浙江這般清幽。
癸未:宋理宗嘉熙元年(1237 年)。
明時:政治清明的時代。
玉斧修:傳說月由七寶合成,常有八萬二千戶修之,玉斧即修月之斧。
京洛:指北宋故都汴京、洛陽。
胡塵:指蒙古軍隊的侵擾。
此詩創作于宋理宗嘉熙元年。當時南宋政權面臨蒙古軍隊侵擾,國勢衰微。詩人在中秋月夜,看到美好月色,聯想到國家的殘破,從而抒發內心感慨。
這首詩主旨是借中秋月色表達個人感慨與家國之思。特點是將個人情感與國家命運結合,情感深沉。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南宋后期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。
尚父提封海岱間,南征惟到穆陵關。誰知海上詩狂客,占得膠西一半山。我是膠西舊使君,此山仍合與君分。故應竊比山中相,時作新詩寄白云。
聞說瀛洲尺五天,會中賓客總成仙。分明一段風流夢,猶向人間畫里傳。
立秋三日后,好雨應時來。豈但農心悅,頻消旱魃災。風雷生白晝,河漢洗黃埃。擬撰豐年頌,慚無冠世才。
閑游幾日住天宮,窘步西齋雨又風。睡起床頭書帙亂,興來墻角酒瓶空。冥蒙野色迎寒碧,狼籍春痕吊落紅。別后只應如杜老,袈裟棋局念旻公。
汲泉出深竹,望月上層臺。宿鳥去復去,幽人來不來。夢中與子別,云念青山隈。何事但相憶,蹉跎首重回。
淺瀨落云碧,幽花弄秋妍。細細回波渡,津津笑靨圓。起謀杯中物,行掛杖頭錢。阮公任真率,醉臥酒壚邊。
秦火自焚寧害圣,金絲堂壁閟家書。典墳啟發皆天意,非謂共王好治居。門有詩書不華彩,素王留得好生涯。行人莫訝頻回首,天下文章第一家。
惆悵何須詠四愁,茫茫塵世且沈浮。一枰黑白真為敵,眾口酸咸苦不侔。萋斐竟能成貝錦,戾郵惟恐謗麛裘。大東不見西人子,粲粲熊羆私與舟。
南國佳人自苧蘿,屧廊香徑夜經過。啼烏漸散城頭鼓,斜月潛窺帳底歌。金虎氣沉三尺劍,紅顏春載五湖波。千秋勝地多游女,笑上荒臺踏綠莎。
君國充籩實,閨門重贄儀。物微將禮意,名重著歌詩。錯落雞頭小,晶熒鬼目奇。欲嘗憐病齒,把玩獨多時。
晨興漫步古街坊,錦繡當前似畫廊。卻笑水車無賴甚,不鳴不動立陂塘。
清晨謁承明,百官仍依依。回立訊中使,君王何時歸。
廣陵城下暫維舟,謾向繁禧觀里游。春日長林啼好鳥,暖煙芳草載驊騮。柳空隋樹堤仍在,花落雷塘水自流。吊古不煩頻感慨,瓊花芍藥總荒丘。
當年包貢入京華,名并天西哈密瓜。一自朝廷更政體,尚馀風味在田家。連岡子母相鉤帶,迎刃冰霜濺齒牙。玉碗金盤消息斷,故侯門第問生涯。
鷲嶺開雕宇,龍宮隱絳霞。地傳中宿峽,林侶上清家。梵語元通漢,炎荒盡入華。瑤岑迎戶矗,金澗繞巖斜。寺古山偏勝,溪回路轉遐。魚童搴藻帶,鹿女獻菩花。風轡翔霄鶴,云乘上漢槎。香煙團座蓋,寶霧鎖窗紗。日暖多游騎,時清罷建牙。青鴛瞻萬栱,白馬演三車。蒲塞漿為露,桑門飯有麻。瀑珠凝瑞草,澗玉浥仙葩。徑狹飛旌旆,坰長疊鼓笳。慈航歸未定,覺海思無涯。衣缽從師授,何勞問釋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