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和前韻 其二
淅淅乾坤灝氣盈,多情明月共秋清。
且將照席銀缸背,自有窺簷寶鑒明。
但喜人心都愛好,誰知天度不留行。
反身一視真奇特,夜夜神光莫與京。
淅淅乾坤灝氣盈,多情明月共秋清。
且將照席銀缸背,自有窺簷寶鑒明。
但喜人心都愛好,誰知天度不留行。
反身一視真奇特,夜夜神光莫與京。
天地間充盈著淅淅的浩然之氣,多情的明月與秋夜一同帶來清爽。暫且把照亮宴席的銀燈移開,自然有像寶鏡般的明月從屋檐窺視而格外明亮。只欣喜人們內心都喜愛美好,誰知道天道運行不停留。反觀自身真是奇特,夜夜都有神奇光彩無可比擬。
淅淅:象聲詞,這里形容浩然之氣流動的聲音。
灝氣:浩然之氣。
銀缸:銀質的燈。
寶鑒:寶鏡,這里指月亮。
天度:天道運行的規律。
莫與京:沒有能與之相比。
由于缺乏具體信息,推測此詩創作于秋季,當時詩人處于一種閑適的狀態,面對秋夜美景,感慨于自然與人生,從而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借秋夜之景抒發對美好事物的喜愛和對天道的思考,其特點是意境清幽,語言典雅,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審美和哲學思考。
平昔馭風騎氣,如今夜雨荒丘。欲動西州華屋,空馀南浦漁舟。
唐初傳有此,亂后不留碑。畏虎關門早,無村得米遲。山泉自入甕,野桂不勝炊。信美那能久,應先學忍饑。
大海水無邊,魚龍萬萬千。遞互相食啖,冗冗癡肉團。為心不了絕,妄想起如煙。性月澄澄朗,廓爾照無邊。
瞿塘險為三峽門,兩岸束急洪濤奔。十丈江船萬斛力,一篙失勢原無根。前船才過后船出,蜀商來往無虛日。君不見人間行路難,咫尺風波永相失。
燈燭燒殘見曙光,傷情多為惜年芳。無田更切三時望,有閏翻添一月忙。已分狂歌惟草澤,喜占春夢在池塘。生憎稚子吹蘆管,落盡梅花樹樹香。
去年與客賞重陽,痛飲溪亭遲日光。今日月明情興爽,何辭三萬六千觴。
投玦空江,采盡蘅蕪,長毋相忘。算酣嬉夷坦,累人特甚,芳菲綿惻,誤我何妨。千仞青溪,倘容絕世,依舊低徊望下方。人間去,又花吹蕊嚼,蕩氣回腸。心頭斷影迷茫。要自檢溫馨慰所傷??肿吓_歸遠,聲余環佩,青旗勢異,勝絕排當。銷歇豪華,蒼天已死,君看秋來柳最黃。江南賦,莫輕輕指出,城郭斜陽。
芳草洲邊春水生,蒼茫霽色動柴荊。風吹楊柳幽人臥,日上梨花獨鳥鳴。泉石自能忘俗事,壺觴聊復寄閒情。千年好憶東方朔,金馬能兼大隱名。
文靖登庸久,朝廷政教隆。相門無或議,子舍有如公。恩澤非徼幸,官榮悉治功。至今清論在,常滿縉紳中。
罷起郎官草,榮分岳伯符。儉知魚飯美,清伴鶴琴孤。古柏題堪續,甘棠惠自敷。江間云鳥陣,一訪武侯圖。
遮日西來正暮秋,買魚沽酒醉船頭。如今見畫渾疑夢,知是南湖第幾洲。
東風漸急夕陽斜,一樹夭桃數日花。為惜紅芳今夜里,不知和月落誰家。
君不見昆明池東一片土,半是桑麻半陵墓。華屋山邱今古人,長夜漫漫終不寤。殘魂零落無所依,白草黃沙共朝暮。鄉關近者憑誰訴,遠者多年未聞訃。可憐白骨陷重泉,親老兒單豈能顧。陰風慘慘集烏鳶,落日蕭蕭走狐兔。斷碑無文牛礪角,野燒穿林煙結霧。應笑人生不識察,黃金愈多心愈慕。百年到底將如何,貴賤皆為草頭露。
春草如帶長,生于阿娘墓。不見墓中人,但見墓上樹。
東坡坐中醉客,讓君翰墨風流。為作羊曇折意,莫年淚眼山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