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雨
乾坤冷氣積,無日不陰雨。
涔涔晝連宵,簷聲暗砧杵。
田間愁老農,道上泣行旅。
首尾四周旬,泥深污后土。
有時暫止息,無奈云仍聚。
晴陽出復沒,明滅見林莽。
萬事姑置之,所傷在秋稌。
何歲無兇荒,中原尚豺虎。
軍食竟不充,饋餉尤艱苦。
稽首望羲和,披陰照寰宇。
乾坤冷氣積,無日不陰雨。
涔涔晝連宵,簷聲暗砧杵。
田間愁老農,道上泣行旅。
首尾四周旬,泥深污后土。
有時暫止息,無奈云仍聚。
晴陽出復沒,明滅見林莽。
萬事姑置之,所傷在秋稌。
何歲無兇荒,中原尚豺虎。
軍食竟不充,饋餉尤艱苦。
稽首望羲和,披陰照寰宇。
天地間積聚著寒冷之氣,沒有一天不是陰雨天氣。雨水晝夜不停地下著,屋檐滴水聲掩蓋了搗衣聲。田間的老農為此發愁,路上的行人也悲泣不已。前后持續了四周的時間,深厚的泥土都被雨水浸濕。有時雨會暫時停一下,無奈烏云依舊聚集。太陽時出時沒,在樹林中忽明忽暗。其他的事暫且放下,最讓人痛心的是秋稻受損。哪一年沒有災荒呢,中原地區還有盜賊橫行。軍糧始終供應不足,運送糧餉也十分艱難。我恭敬地向太陽之神祈禱,希望它能撥開陰云照亮天下。
乾坤:天地。
涔涔:形容雨水連續不斷。
砧杵:搗衣用具,這里指搗衣聲。
周旬:十天為一旬,四周旬即四十天。
后土:大地。
秋稌:秋稻。
豺虎:比喻盜賊。
稽首:古代的一種跪拜禮,這里表示恭敬祈求。
羲和:神話中太陽的御者,后指代太陽。
寰宇:天下。
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在一個久雨成災的時期,社會上盜賊橫行,百姓生活困苦,軍糧供應不足。詩人目睹了這些景象,內心憂慮,從而寫下此詩表達對社會現狀的關切。
這首詩主旨是反映久雨成災的社會現實和百姓的苦難,突出特點是寫實,情感真摯。它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當時社會的動蕩和人民的疾苦,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。
人禽判在意誠間,第一工夫第一關。
孺子無心偏取水,愚公有志竟移山。
已過日月還流轉,未壞乾坤肯放閒。
大謬早知應早讀,回頭悔不破癡頑。
四序春還轉,重泉夜永藏。有懷空陟岵,無地不沾裳。列鼎嗟何及,趨庭恨倍長。九原難復作,風木古來傷。
浮生俱幻夢,異代想音容。痛拭牛山淚,悲看馬鬣封。義方馀手澤,往事感遺蹤。祿養真無補,瞻云涕復從。
卷東風柳綿飄地,秋千架冷朱索。鴛機不動鶯簾靜,知是未曾梳掠。春寂寞。想蜀雨、巫云一縷情難托。才褰翠箔。向鳳眼窗心,菱花鏡背,波溜已先覺。
雕籠近,指道阿蘇能學。但將眉語傳卻。蟬云拂罷豪犀放,早許柔荑先握。紅日落。料紫竹、香鞋不誤方喬約。墻陰那角。掩小扇輕扉,籠燈時候,莫更鎖銀鑰。
寂寞空山宴坐時,
千鈞重寄一絲危。
直饒雙眼頻開合,
著處由來不自知。
暮春風氣佳,之子遠行游。
振衣即前路,揚舲萬里流。
顧瞻林間鳥,好音正相求。
感念同心友,對酒不能酬。
昔為連枝樹,根條本同丘。
今為完山鳥,翻飛各異州。
釀成送臘三白,功在迎年九秋。
樵指擔肩相賀,飯囊酒甕何憂。
三百六旬余此夕,
萬般生事屬流光。
天公夜半吹微雪,
又與梅花助曉妝。
郎官愛此水,因號郎官湖。吾來客楚州,跡與曩哲殊。
三年歷傳舍,炎雪勞馳驅。瓜期偶息影,偷閑亦須臾。
主人敬愛客,放棹攜百壺。繡幕漾云水,牙檣狎鷗鳧。
紛紛角黍筵,畫舫凌虛無。靈均日已遠,節物留歡娛。
歡娛亦何有,清賞在吾徒。談笑愜素心,至樂非笙竽。
主人今謫仙,胸有驪龍珠。乃援沔州例,標此名勝區。
我名以湖傳,佳境恐厚誣。雖為香案吏,本是山澤臞。
家園滏水陽,三徑行就蕪。中宵劇歸夢,猿鶴勤招呼。
身隨彩絲系,病藉艾草蘇。笑此朱夏天,清霜點鬢須。
虛名重刻畫,麗句重操觚。君詩勿傳播,馮夷定揶揄。
寒山斷行跡,落葉大于掌。我來正凄風,撫景結遙想。
峭崖逢僧臞,空林答樵響。饑烏啄敗蘆,征雁弄清吭。
俯仰會所適,心目競颯爽。一峰立我前,窄徑聚而上。
倦欲憩松根,險思扶藤杖。遂得造其巔,平湖貢滉瀁。
云從足底生,煙自樹頭敞。始信山中人,足悟塵外賞。
后期回春姿,林木互蒼莽。蠻榼倩僮攜,鼓琴矢獨往。
競渡相傳為汨羅,
不能止遏意無他。
自經放逐來憔悴,
能校靈均死幾多。
疾風吹雨過前溪,留得馀涼在竹扉。為我拂床仍置席,今朝夢穩故山歸。
竹樹翛然亦雨馀,便疑秋已到林居。恨無新月當霄掛,空遣清風為掃除。
甫痛何郎夭,丘明亦復然。
因思題墓上,不若斗樽前。
劍馬為誰得,琴書有女傳。
惟應千載下,配食雪堂仙。
華山突兀凌八荒,仙掌擘畫摩青蒼。洗頭盆水瀉銀漢,斜掛星辰森在旁。
攀縆直上幾千仞,俯看海日生扶桑。韓愈當年驚眩處,昔為絕險今康莊。
誰能羅致歸戶牖,瑯琊先生有草堂。霞舉煙霏何爛漫,杖藜散帙隨昏旦。
奔騰腕下走鐘王,研索床頭窮系彖。安車強起棲僧閣,夜夜山中夢紅藥。
蹀躞金門懶上書,公卿縞纻還垂橐。先生豈是塵中人,披帷?就多逸民,所歡顧況尤比鄰。
華山不作終南徑,看爾三峰頂上身。
寒窗縮瑟未逢春,積雪都成白屋貧。且喜素光能映字,不妨冷淡熱中人。
曾愛蕓窗日影遲,三冬又復下書帷。呵將凍筆臨晴雪,可念程門夜立時。
白云不會說禪,
三門開向兩邊。
有人動著關捩,
兩片東扇西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