友直軒
友義喪來久,琢磨復誰能。金鉤被采錄,絕棄朱絲繩。
直哉少稷甫,一室清于冰。危坐對書帙,曲幾非所憑。
日暮無人來,疏籬上寒藤。惟有手種竹,挺然得其朋。
風低與雪重,搶地如弗勝。政使可斷折,天姿諒難凌。
物或亂真贗,君其別淄澠。攘羊而證父,是子烏足稱。
所以貴溫潤,不令見觚棱。要我細商略,此言有師承。
友義喪來久,琢磨復誰能。金鉤被采錄,絕棄朱絲繩。
直哉少稷甫,一室清于冰。危坐對書帙,曲幾非所憑。
日暮無人來,疏籬上寒藤。惟有手種竹,挺然得其朋。
風低與雪重,搶地如弗勝。政使可斷折,天姿諒難凌。
物或亂真贗,君其別淄澠。攘羊而證父,是子烏足稱。
所以貴溫潤,不令見觚棱。要我細商略,此言有師承。
重義的朋友之情喪失已久,如今還有誰能相互切磋琢磨。金鉤被人采錄看重,卻把朱絲繩棄之不顧。少稷先生為人正直,他的居室清冷如冰。他正襟危坐面對書籍,不依靠彎曲的幾案。日暮時分無人來訪,稀疏的籬笆上爬著寒藤。只有他親手種的竹子,挺拔地成為他的好友。風大雪重時,竹子似乎要倒伏在地難以承受。即使它可能被折斷,但它的天性不會被侵犯。事物有時會有真假混淆,您要能辨別淄水和澠水。像攘羊證父這樣的人,哪里值得稱贊。所以人貴在溫潤,不要露出棱角。要我仔細商討,這話是有師承的。
琢磨:原指雕刻和打磨玉石,這里指朋友間相互切磋。
金鉤:金屬制成的鉤子,這里可能象征華而不實之物。
朱絲繩:紅色的絲繩,可能象征質樸、真誠的事物。
少稷甫:人名。
書帙:書籍。
搶地:觸地,這里形容竹子在風雪中似乎要倒伏。
淄澠:淄水和澠水,相傳二水味異,合則難辨,后比喻真假、是非。
攘羊而證父:出自《論語》,指有人偷羊,兒子去作證父親偷羊的事。
觚棱:棱角,比喻人的鋒芒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。從詩的內容推測,當時社會可能存在重利輕義、真假混淆的風氣,詩人有感于此,借贊揚少稷先生的正直品格,表達自己的價值觀和對社會現象的批判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正直品格,批判不良世風。其特點是意象鮮明,運用對比和象征手法,以物喻人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,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道德風尚的關注和思考。
漢上繁華,江南人物,尚遺宣政風流。綠窗朱戶,十里爛銀鉤。一旦刀兵齊舉,旌旗擁、百萬貔貅。長驅入,歌樓舞榭,風卷落花愁。 清平三百載,典章文物,掃地俱休。幸此身未北,猶客南州。破鑒徐郎何在?空惆悵、相見無由。從今后,斷魂千里,夜夜岳陽樓。
雙巒斗碧,寒玉雕秋壁。兩道凝螺天半,橫無限、青青色。 拍案濤聲急。似鼓臨邛瑟。窗下鏡臺鸞去,空留得、春山跡。
把酒對斜日,無語問西風。胭脂何事,都做顏色染芙蓉。放眼暮江千頃,中有離愁萬斛,無處落征鴻。天在闌干角,人倚醉醒中。 千萬里,江南北,浙西東。吾生如寄,尚想三徑菊花叢。誰是中州豪杰,借我五湖舟楫,去作釣魚翁。故國且回首,此意莫匆匆。
寒眼亂空闊,客意不勝秋。強呼斗酒,發興特上最高樓。舒卷江山圖畫,應答龍魚悲嘯,不暇顧詩愁。風露巧欺客,分冷入衣裘。 忽醒然,成感慨,望神州。可憐報國無路,空白一分頭。都把平生意氣,只做如今憔悴,歲晚若為謀。此意仗江月,分付與沙鷗。
離恨做成春夜雨。添得春江,刬地東流去。弱柳系船都不住。為君愁絕聽鳴櫓。 君到南徐芳草渡。想得尋春,依舊當年路。后夜獨憐回首處。亂山遮隔無重數。
十日狂風雨。掃園林、紅香萬點,送春歸去。獨有荼蘼開未到,留得一分春住。早楊柳、趁晴飛絮。可奈暖埃欺晝永,試薄羅衫子輕如霧。驚舊恨,到眉宇。 東風臺榭知何處。問燕鶯如今,尚有春光幾許。可嘆一年游賞倦,放得無情露醑。為喚取、扇歌裙舞。乞得風光還兩眼,待為君、滿把金杯舉。扶醉玉,伴揮塵。
滿洞苔錢。買斷風煙。笑桃花流落晴川。石樓高處,夜夜啼猿。看二更云,三更月,四更天。 細草如氈。獨枕空拳。與山麋野鹿同眠。殘霞未散,淡霧沉綿。是晉時人,唐時洞,漢時仙。
江上春山遠,山下暮云長。相留相送,時見雙燕語風檣。滿目飛花萬點,回首故人千里,把酒沃愁腸。回雁峰前路,煙樹正蒼蒼。 漏聲殘,燈焰短,馬蹄香。浮云飛絮,一身將影向瀟湘。多少風前月下,迤邐天涯海角,魂夢亦凄涼。又是春將暮,無語對斜陽。
綠暗紅稀春已暮,燕子銜泥,飛入垂楊處。柳絮欲停風不住,杜鵑聲里山無數。 竹杖芒鞋無定據,穿過溪南,獨木橫橋路。樵子漁師來又去,一川風月誰為主。
寄言天上,石麒麟、化作人間英物。醉擁詩兵驅筆陣,百萬詞鋒退壁。世事空花,賞心泥絮,一點紅爐雪。識時務者,當今惟有俊杰。 我本浩氣天成,才逢知己,便又清狂發。富貴于我如浮云,且看云生云滅。羊石論交,鵝湖惜別,別恨多于發。共君千里,登樓何患無月。
一個江湖客,萬里水云身。鳥啼春去,煙光樹色正黃昏。洞口寒泉漱石,嶺外孤猿嘯月,四顧寂無人。夢魂歸碧落,淚眼看紅塵。煙濛濛,風慘慘,暗消魂。南中諸友,而今何處問浮萍。青鳥不來松老,黃鶴何之石爛,嘆世一傷神。回首南柯夢,靜對北山云。
六時香火集宗雷,日上云收紫翠開。 應笑守麾公暇少,二年官滿一曾來。
二女春游閬苑花,醉邀劉阮飯胡麻。 仙衣忽逐笙簫去,空倚山頭恨落霞。
竹生荒野外,梢云聳百尋。 無人賞高節,徒自抱貞心。 恥染湘妃淚,羞入上宮琴。 誰能制長笛,當為吐龍吟。
六月涼窗涼衽袖,二蘇辭翰照青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