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九江王插劍泉
嬴氏方失鹿,群豪競奔馳。較力爭勝負,未辨雄與雌。
項羽奮其中,氣壓諸侯師。破關(guān)與救趙,九江實先之。
指揮半率土,自謂可立治。孰知大蛇斷,天命潛已移。
隋何說淮南,禍福非面欺。間行共歸漢,遂合垓下圍。
海岳既在主,智勇安所施。不自晦圭角,寧能免嫌疑。
殺身膏草莽,為復(fù)歸怨誰。插劍郴岸口,泉溢何神奇。
載籍加隱括,曷嘗親到斯。惜哉功名悮,徒令后世嗤。
嬴氏方失鹿,群豪競奔馳。較力爭勝負,未辨雄與雌。
項羽奮其中,氣壓諸侯師。破關(guān)與救趙,九江實先之。
指揮半率土,自謂可立治。孰知大蛇斷,天命潛已移。
隋何說淮南,禍福非面欺。間行共歸漢,遂合垓下圍。
海岳既在主,智勇安所施。不自晦圭角,寧能免嫌疑。
殺身膏草莽,為復(fù)歸怨誰。插劍郴岸口,泉溢何神奇。
載籍加隱括,曷嘗親到斯。惜哉功名悮,徒令后世嗤。
秦朝失去統(tǒng)治權(quán),各路豪杰競相追逐。以武力較量勝負,難分誰是英雄誰是弱者。項羽奮起于其中,氣勢壓倒諸侯之師。攻破函谷關(guān)和救援趙國,九江王英布是先鋒。他曾指揮半壁江山,自認為能建立統(tǒng)治。誰知道劉邦斬蛇起義,天命已悄然轉(zhuǎn)移。隋何勸說英布歸漢,說的禍福并非當面欺騙。英布抄小路歸漢,參與垓下合圍。天下已歸漢主,他的智勇無處施展。他不收斂鋒芒,怎能免除嫌疑。最后身死荒野,又能埋怨誰呢。他在郴岸口插劍,泉水涌出多么神奇。書上雖有記載,但我未曾親見??上还γ⒄`,只讓后世之人嘲笑。
嬴氏方失鹿:指秦朝失去統(tǒng)治權(quán),“失鹿”比喻失去政權(quán)。
九江:指九江王英布。
隋何說淮南:隋何勸說英布背叛項羽歸漢。
間行:抄小路走。
晦圭角:收斂鋒芒。
膏草莽:死在荒野。
載籍:書籍。
隱括:整理、概括。
具體創(chuàng)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當時作者可能在游覽九江王插劍泉相關(guān)古跡時,有感于九江王英布的生平經(jīng)歷而創(chuàng)作此詩。英布本是項羽麾下猛將,后歸漢,卻最終身死,其跌宕起伏的命運引發(fā)作者思考。
此詩主旨是感慨英布因不能順應(yīng)時勢、收斂鋒芒而身敗名裂。特點是敘事清晰,議論深刻。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,但反映了古人對歷史人物命運的思考。
一秋無雁過番禺,多謝淩寒遠寄書。閑去不曾忘瓦甓,歸來非復(fù)為鱸魚??蘸煹旅坊ò椋纤S云逐客居。為道未荒毛四卷,如今況是歲之馀。
滿池蜀錦照深衣,盡日憑欄課楚詞。要識此花香絕處,露涼風細雨晴時。對花味道興何長,好學顏家到坐忘。莫與紅塵兒輩道,心清正自得真香。故園荷屋傍濂溪,苦愛蓮花入夢思。今日題詩還自笑,江湖塵土鬢成絲。
徙倚三峰峰上頭,蕭條萬里見高秋。蓮花直撲青天色,玉女常含白雪愁。樹杪云霾沙漠氣,巖前日暈漢江流。停杯一嘯千年事,不擬人間說壯游。
小窠梅樹太尖新,先為東風覓得春。后日千株空玉雪,如今一朵許精神。
肩高于頂僂生背,漫怪支離貌可憎。此世浮光爭掠影,得成形狀已難能。
葦屋蕭蕭暗市塵,縱多花柳不成春。車聲自繞東風展,不管天涯有遠人。
從容語笑見天真,交誼平生有幾人。明日分襟江上去,多情怕見柳條新。
家在東南云錦鄉(xiāng),心魂元是水花香。哦詩想入秋塘境,鴛鴦驚飛一夕忙。鮫人初息露香機,花覆龍梭鳥自飛。莫向西湖問煙水,夜涼風露濕荷衣。
燈火已收正月半。山南山北花撩亂。聞?wù)f薦亭新水漫。騎款段。穿云入塢尋游伴。卻拂僧床褰素幔。千巖萬壑春風暖。一弄松聲悲急管。吹夢斷。西看窗日猶嫌短。
蒼茫鼓澤口,陶公今在么。解帶三朝事,清風萬古多。我來空懷曩,歸去詞可歌。長嘆流洄客,七載五相過。
岐路長亭復(fù)短亭,斜陽望盡草猶青。忽驚錦字云中下,如見蘭舟柳外停。西省綵衣人似玉,北堂眉壽鬢初星。鄰盟定許重來續(xù),夢里時時接鳳翎。
烏子情孤淚滿襟,手移丘木已成陰。丹砂不換千年骨,白發(fā)空銜九地心。自托煙霞謀卜筑,每勤霜露寄登臨。傳家未得成先志,敢墜遺言付托深。
呼龍耕白云,開畦種瑤草。一犁春雨足,萬頃晴苗好。伊人靜者徒,中歲頗好道。神仙遺服食,采掇事烹搗。色如青精飯,大比安期棗。食之生羽翰,后天而終老。
舊來人說陳驚坐,真有詩如孟浩然。莫厭敲門覓紋褓,此翁衣缽要渠傳。
誰家墓道創(chuàng)猶新,便見禪宮跡日陳。寶地也聞歸別主,青山終是屬游人。殘僧寥落他鄉(xiāng)乞,古佛荒涼野魅鄰。惟有泉聲秋可聽,苔衣漠漠石磷磷。
聲明: 本網(wǎng)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(wǎng)絡(luò)或網(wǎng)友,僅供交流學習,如有侵犯了你的權(quán)益,請發(fā)送郵箱到feedback@deepthink.net.cn 本網(wǎng)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(nèi)移除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 刷刷題對內(nèi)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(wù)或責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