容齋書事二首 其一
南國余梅潤,東墻更竹陰。
門庭迂市井,草樹似山林。
客寄吾家是,齋居古意深。
微風過枕簟,何有萬黃金。
南國余梅潤,東墻更竹陰。
門庭迂市井,草樹似山林。
客寄吾家是,齋居古意深。
微風過枕簟,何有萬黃金。
南方地區殘留著梅花綻放時的濕潤氣息,東墻下更有翠竹投下的陰涼。門庭遠離喧鬧的市井,這里的花草樹木好似山林一般。我客居于此就如同在家一樣自在,書齋的居住環境充滿了古樸的意趣。微風吹過枕席,這種愜意哪是萬兩黃金能換來的。
余梅潤:殘留著梅花開放時的濕潤氣息。
迂市井:遠離市井。迂,遠。
客寄:客居。
枕簟(diàn):枕頭和竹席。
洪邁晚年居住在容齋,此詩可能作于這一時期。當時他遠離官場喧囂,在容齋中過著閑適的生活,這首詩便是他對這種生活的寫照,體現了他內心的寧靜與淡泊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寧靜、古樸生活的追求和喜愛。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,以景襯情。在文學史上展現了宋代文人對閑適生活的一種審美情趣。
玉鏡臺前,絳羅窗下。修蛾彩筆曾親畫。
下階雙笑握纖纖,步搖替整瓊釵卸。
地認藍橋,琴疑司馬。狂言觸撥生嗔也。
驚心端坐誦三緘,焚香乞懺無人夜。
過棹邗溝入,停居暑欲逃。園林消午夢,花萼引香醪。
蜀井泉流迥,隋橋月色高。廣陵無舊譜,誰可續遺騷。
萬里同歸日,淹流有棣花。風云雙鬢短,歲月一樽斜。
大石通清溜,浮城落晚霞。主人不厭客,吾意欲移家。
野草連千畝,瓊花只一枝。輕衣迥越女,短笛散吳兒。
別野今為寺,連珠舊有池。從來歌舞地,君下廣川帷。
僦屋東南會,維陽汝俊人。散金唐李白,投轄漢陳遵。
酒送黃龍浦,瓜沉白馬津。相看河朔飲,一笑萬家春。
去來行李苦匆匆,
世路崎嶇一笑中。
聞道倚門占鵲喜,
早尋歸棹浙江東。
傍墻穿過鄰家竹,
愛護新篁數十竿。
剪伐莫令童仆輩,
老夫日日要來看。
蕭然一丘壑,明哲此幽棲。
墻借懸崖匝,軒因蔭桂低。
月明松鼠嘯,林暗草蟲啼。
煩抱清風滌,中宵夢不迷。
嵐光倒影金波織。洞簫吹散孤云碧。吳越此南樓。遮燈有莫愁。
回廊人小立,漏箭催何急。送月兩三程。濕鶯低柳亭。
瀛壖久已沾聲教,耕鑿共安飲食天。
漁火紅搖官渡月,樵擔綠破雉墻煙。
誰沉鐵網將奇采,空把靈犀向海燃。
夜夜花村雞犬散,太平時世任高眠。
一不成,二不是。
紅底桃,白底李。
紅紅白白不相瞞,因甚達磨大師被流支三藏打落當門齒。
世人行止兩匆匆,公獨榮親祿隱中。
清職正同香案吏,曠懷都似漆園翁。
南陵蘭茂晨羞潔,內鼎丹靈老頰紅。
雖喜論心慰遷客,區區安足識冥鴻。
一夕狂飆碎玉芝,
盈盈十五好年時。
王侯邸第連云起,
風烈何人識定兒。
紅索軟,錦旗平。蝶裙輕。
一倍春光照眼明。殢初鶯。
人是如云如月,天看非雨非晴。
仿佛似聞花影里,墜釵聲。
寒不可襦饑不粟,多事雨珠更雨玉。天公欲救萬戶貧,遍地黃金散千斛。
去年亢旱田禾焦,阿香焚車炎帝酷。女媧鍊石漏暗補,元冥醉眠頭緊縮。
傾盆勢猛銀竹下,土膏近喜春花熟。村南老翁拍手笑,轉兇為豐此其卜。
先生不知農與圃,但博奇觀享清福。坳堂杯水眼界窄,飛樓百尺煙中矗。
東風扶我云梯層,遠光渾碧邇延綠。水天一氣分上下,中央正色相連屬。
天然絢爛寓平澹,萬千紅紫那敢角。晴窗四拓百里內,點染丹青看橫幅。
恍疑身入鄧尉山,漫天香雪堆林麓。不然云海浩浩乎無垠,天都峰頂開雙目。
內家初上翠微宮,樹里窺人在半空。笑語漸高無約束,侍臣偷望向云中。
西鄰少年今出游,東家女兒未識羞。門前烏臼葉已暗,日暮問誰墻上頭。
寺憶曾游日,悠悠二十年。
振衣新物候,舉目舊山川。
絕勝開金剎,高風仰昔賢。
杖藜成獨往,今古意茫然。
黎明爆竹換年光,共上大家歡喜場。一禮親朋相問訊,春觴定作幾天忙。
大開燈市月爭明,士女如云結隊行。更有官民同樂意,管弦譜出太平聲。
紛紛牲醴鬧頭牙,膜拜香燒福德爺。農祝豐年商利市,醉人扶過比鄰家。
鞭絲釵影夕陽村,祭掃歸來舊事論。不踏青青原上草,壽公祠里共招魂。
米粽爭纏續命絲,斗舟舊事憶潮兒。人家邀福心偏勝,蒲艾青蒼插滿籬。
廣設盂蘭好道場,慈和宮里鬧蹌蹌。阇黎化食渾閒事,大眾皈依拜鬼王。
香花酒果列多盤,高供巍巍七媽壇。有巧似知人盡乞,小兒身上乞平安。
月到中秋分外殊,嘗新有餅美于酴。良宵忙煞癡兒女,牧豕槽邊問椅姑。
虎頭山畔聽潮前,此日風高又一年。遍語插萸諸弟輩,題糕莫負菊花天。
拌米為丸膩比脂,祀神祭祖兩相宜。初來新婦宜男相,一粒投爐卜已知。
食福年終是尾牙,盛筵今日請頭家。可憐索債從茲急,安得臺高好避他。
共云今夕是辭年,兒女圍爐笑語傳。我獨偷閒修酒脯,擘開囊錦祭詩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