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州道中雜詩十三首 其一三
我行何所挾,萬里一毛穎。
服勞髪欲禿,木語意先領。
畸人如告我,心清事自省。
從今中書君,亦復免馳騁。
我行何所挾,萬里一毛穎。
服勞髪欲禿,木語意先領。
畸人如告我,心清事自省。
從今中書君,亦復免馳騁。
我出行攜帶了什么?僅有一支毛筆陪伴萬里行程。它辛勤服務,筆毛快要禿了,我對事物的意思也能預先領會。有奇人好像在告訴我,內心清凈就能自我反省事情。從今往后,這毛筆啊,也能免去奔波之苦了。
毛穎:指毛筆,唐代韓愈作《毛穎傳》,以毛筆擬人,稱其為毛穎。
服勞:指毛筆辛勤服務。
木語:難以言說、隱晦的意思,這里指對事物的感悟。
畸人:指奇人、異人。
中書君:毛筆的別稱,出自韓愈《毛穎傳》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。但從詩中可推測,詩人在旅途創作過程中感到疲憊,內心渴望一種寧靜的狀態,可能是在社會動蕩或個人經歷波折后,產生了自我反思的心境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創作奔波后的自我反省和想要停歇的愿望。其特點是借毛筆抒發情感,語言質樸。在文學史上雖不具重大影響力,但體現了詩人細膩的內心世界和對創作的思考。
官梅一樹小池頭,春意沖寒破客愁。花萼生光動詩興,全勝何遜在揚州。
黃梅過雨,望隔林、一縷長煙浮碧。亟擁征鞍尋午夢,臥看青山排闥。掃戶風清,拂檐云淡,爽氣生蕭發。黃粱驚覺,子規枝上啼徹。堪羨麥熟蠶成,酒香雞嫩,風味農家別。幸有住山供活計,何苦江湖南北。菊老陶園,瓜荒邵圃,空負干時策。洛陽三頃,勝如金印六國。
吾年七十四,汝才四十七。老存壯乃亡,天道難究悉。一生近好勇,才氣太橫軼。俗情殊未捐,蘊熱成內疾。忽如爇天燄,致死只六日。傷哉兒之愚,舍我為異物。從亡吾夫子,不恤天下詬。老夫雖先登,返顧恃勁后。嗟乎天喪我,倉卒而遇覆。伏韜折右肱,必敗焉可斗。沈吟慮同盡,束手不能救。誰能從此止,先軫甘免胄。蚤通東西學,未暇攻詩書。少得讀書力,投閒意不愉。壯健如熊羆,忽然失其軀。婦諧兒女慧,割愛情何如?獨云父勿憂,指舌空囁嚅。汝當目不瞑,吾當持眾雛。強死能為鬼,子產說何疑。又聞季札語,魂氣無不之。奔遼有同伴,聞耗來已遲。逡巡甫出門,旋風起前墀。捲塵高丈許,南趨若追隨。窗間我目擊,失聲呼兒垂。俄而塵自息,憫默空庭悲。死生分已斷,欲語將告誰?不敬天降災,反躬當自責。逆來必順受,尤人亦何益。事業姑置之,家難殊可戚。譬如風拔木,龍顛委荊棘。孀孤忽滿眼,血點垂胸臆。老夫豈長存,素志堪痛惜。回思平生心,忠孝有微績。蓋棺誰論定,一逝真過客。戊午勝之亡,哭弟賦永訣。于詩雖非深,下筆頗雄杰。今年吾憶勝,入春太慘切。幽明歲同逝,母子六年別。豈知應在汝,十日復夭折。驚怪詩為妖,不祥禍何烈。鬼神果先告,前后如一轍。苦吟不自休,奈此肝腸熱。
子夜神游碧落間,群仙飛語下人寰。上天深念蒼生苦,特敕三宮圣駕還。
秋水娟娟隔美人,江東日暮幾重云。孤燈竹屋霜清夜,夢到梅花即見君。
天上語,散落隨風,應會得。星橋斷駕,靈羽翩萬翼。一年容易過,又今夕。要蕩盡秋煩暑,傾河無余滴。更長見、承平佳事,四方耕共織。
盡道生來骨相奇,若非鳳種必麟兒。幾年仙李蟠根固,一顆蟠桃結子遲。岐嶷兩全真鮮克,之無二字已先知。徐卿衣缽今傳取,袞袞公侯看異時。
茅茨結構野云端,終有松筠貫歲寒。但使斧斤無斬伐,穿天出月不應難。
浮生如寄,嘆征塵驅我,擔簦西去。煙嶂云屏相迎送,幾幅鵝溪縑素。揮汗流金,飲冰漱玉,桃葉呼前渡。若將有意,道傍一鷺延佇。細讀壁上龍蛇,太丘筆在,更著茶坡句。樽酒十年今白發,不改江流東注。勝概難逢,旅懷易動,信美非吾土。恨無六翮,長風萬里高舉。
損人利己祇一念,可使舉世無安土。圣人復起更無奇,去其所爭得其所。人生托命于天地,相資以生義有取。智者創物終相仇,孰為蒼生解愁苦?妖亂相尋二十載,棄禮滅義逮今日。哀之不若使身受,其氣既餒將自失。王道蕩蕩天所開,舍世安歸必無術。老夫何異馬識涂,卻指夷涂待豪杰。
大駕迢迢已北行,淮南猶守九州城。只謀渡海南歸國,不意忘軀博得名。
道啟真心覺漸清,天教絕粒應精誠。云外仙歌笙管合,花間風引步虛聲。□□□□□□□,□君隱處當一星。□□蓮花山頭飯,黃精仙人掌上經。飛鳥莫到人莫攀,一隱十年不下山。袖中短書誰為達,華山道士賣藥還。日落焚香坐醮壇,庭花露濕漸更闌。凈水仙童調玉液,春宵羽客化金丹。攝念精思引彩霞,焚香虛室對煙花。道合云霄游紫府,湛然真境瑞皇家。
梅花欲放繞溪行,隔水香來分外清。拄杖過橋尋欲遍,竹林疏處數花明。
樓前滄海碧,空凝想、遠客幾時歸。記獨窺蘚徑,砌花縈繞,半遮欄角,墻柳參差。旅飛燕、斷箏留爪跡,阿閣壘香泥。一夕敘情,頓成閒話,十分持酒,難減深悲。倀倀臨岐處,煩相贈、珍重手制禪衣。憑借制時,刀尺聊寓心期。看素襯柔膚,鴉黃輕染,帶交文綺,蝶繡雙垂。中裹細書,密字羞被人知。
清樽歌舞影徘徊,誰喚逃禪蘇晉來。我自木人人桃李,黃蜂紫蝶莫驚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