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心畫詩
書法從中得,難將筆下尋。欲知神合處,始悟畫由心。
篆隸秦非古,真行晉迄今。奇蹤存翰墨,妙意本胸襟。
雄徤猊飜石,騫騰鳥出林。古人求筆正,八法響隨音。
書法從中得,難將筆下尋。欲知神合處,始悟畫由心。
篆隸秦非古,真行晉迄今。奇蹤存翰墨,妙意本胸襟。
雄徤猊飜石,騫騰鳥出林。古人求筆正,八法響隨音。
書法的真諦需從內心領悟,難以僅從筆端技巧中尋找。想要知曉心手契合的妙處,才會明白畫作源于內心。篆書隸書雖興于秦代卻并非最古,楷書行書自晉代沿用至今。奇妙的筆蹤存于墨跡之中,精妙的意趣本源于胸懷。筆力雄健如雄獅翻石,運筆飛動似鳥兒出林。古人追求筆鋒端正,八法的聲響應和著筆韻。
神合處:指書法創作中心與手、意與筆的契合境界。
篆隸:篆書與隸書,秦代主要書體。
真行:楷書與行書,晉代發展成熟。
猊(ní):傳說中的獅子。飜(fān):同“翻”。
騫騰:飛騰、躍動。
八法:指“永字八法”,書法八種基本筆法(側、勒、努、趯、策、掠、啄、磔)。
此詩應為作者深入研習書法理論后所作,通過梳理書體演變(秦篆隸至晉真行)與技法要點(八法、筆正),強調“心”對書法的主導作用,反映了古代書論中“書為心畫”的核心思想。
全詩圍繞“畫由心”展開,從書法本質、書體歷史、筆勢意象到技法追求層層遞進,突出“胸襟”與“心手合一”對藝術的關鍵意義,是對傳統書論的生動闡釋。
夢渚蒼蒼入楚煙,岳陽南面雨如懸。人家寂歷青楓外,仙嶠空濛獨雁邊。飛閣迥臨聞笛處,微鐘遙到釣魚船。孤帆莫向瀟湘浦,云暗蒼梧水泊天。
千仞飛云只手拿,采鸞停處是仙家。青牛騎過鐵橋去,踏碎璚瑤一路花。
承平幸得一枝安,自審目殘心未殘。問徑人多驚逼仄,居山我獨耐高寒。閑來樹蕙滋蘭外,夢在蒼松翠竹間。曉日江城爭入畫,彩虹飛處撥云看。
一晝淪陰劫,中天散積暉。男兒須用殺,智者好藏機。蚤以攻為守,當緣戰始肥。葛藤牽未了,斬卻乃言歸。
來問東林社,行吟西澗濱。水痕秋更淺,山色雨如新。落木無棲鳥,扁舟有去人。欲因尋石室,深愧客衣塵。
平生事行役,今日始知非。歲月老將至,江湖春未歸。傳家有天爵,主祭用儒衣。何必勞知己,無名亦息機。
蜀王宮樹雪初消,銀管填青點點描。可是春山留不住,子規聲斷促歸朝。十樣蠻箋起薛濤,黃筌禽鳥趙昌桃。浣花舊事何人記?萬劫春風燐火高。
天涯流落從征西,寒盟辜負梅花溪。昔年學道頗得趣,魚兔入手忘筌蹄。殘編斷簡披莊子,日日須當誦秋水。誰知海若無津涯,河伯源流止于此。人閒醬缶紙數重,太玄強草嗤揚雄。高臥蒿萊傲唐室,清風千古獨王通。曲者自曲直者直,何必區區較繩尺。一筆劃斷閑是非,萬事都忘樂岑寂。功名半紙幾字行,競羨成績書太常。只知牢筴饗芻豢,不思臨刃心悲惶。何如打坐蒲團上,參透升平本無象。一瓶一缽更無馀,容膝禪庵僅方丈。從教人笑徹骨窮,生涯原與千圣同。鳥道雖玄功尚在,不如行取無功功。歸來踏破澄潭月,大冶洪爐飛片雪。且聽石女鳴巴歌,萬里一團無孔鐵。
一夜同云凝不開,曉寒整轡馬虺尵。千巖萬壑縈紆處,密雪回風散漫來。愁里溪聲琴的歷,望中山色玉崔嵬。溪山得雪尤奇絕,模寫無工恨不才。
游戲公孤了,歸來不愛名。昌黎前進士,司馬老先生。有節花宜晚,無波水自平。翳云遮不得,南極益精明。早被儒冠誤,依稀老更侵。科名數行淚,岐路一生心。自惜亡猿木,誰憐躍冶金。使無鐘鼎志,何地可山林。
歲窮長年悲,越吟游子思。寒風起枯楊,夕坐知天霜。落星動海白,飛沙吹云黃。蕭蕭孤蓬轉,萬里何超緬。沉吟卷道帙,惻愴淚如霰。入河討沉淪,蹈海事游衍。傳書寄麻姑,與爾期相見。
寒塘凈如鏡,云冷水葒秋。溪鳥無情物,悠悠不解愁。水落秋菰老,夕寒煙樹微。絕憐雙白鷺,飛去似知幾。
是處芳菲款款開,朱顏白發幾何哉?酒侵滿壁升平舞,齊賞嬌紅到未來。
大風吹船如馬走,船頭水聲作牛吼。掛帆初發岳陽磯,轉柁俄灣武昌口。武昌城頭黃鶴樓,飛檐遠映鸚鵡洲。漢陽樹白煙景濕,行人如鷗沙際立。江南風土寒氣遲,居人九月著絺衣。酒旗臨江開竹屋,當壚小姬能楚曲。蜻蜓船尾旋回風,今夕停船酒家宿。
一沼天成后,雙泉神應來。云根錫卓破,地胍虎跑開。暗溜懸山雨,寒光漾石苔。諸僧朝盥罷,相次上堂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