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陸德先尚書歌
大道坦然兮殊不用功,殊不用功兮何必研窮。
豁虛離礙兮從空背空,不守自性兮雖同不同。
百無所依兮自西自東,照體獨立兮滿目清風。
廓落大度兮無不包容,全身異類兮觸處皆通。
大道坦然兮殊不用功,殊不用功兮何必研窮。
豁虛離礙兮從空背空,不守自性兮雖同不同。
百無所依兮自西自東,照體獨立兮滿目清風。
廓落大度兮無不包容,全身異類兮觸處皆通。
大道本就坦蕩自然啊根本無需刻意用功,既然無需刻意用功啊又何必去深究窮盡。空明豁達擺脫阻礙啊從空性中背離空執,不固守固有特性啊雖看似相同實則不同。無所依傍啊任隨西東自在而行,照見本體獨立存在啊滿眼皆是清爽微風。開闊大度啊能包容世間一切萬物,融入不同形態啊所到之處皆能通達圓融。
殊:根本,完全。
研窮:深入探究、窮盡。
豁虛:空明豁達的狀態。離礙:擺脫阻礙、執著。
自性:佛教術語,指事物本有的、固定不變的特性。
廓落:開闊、豁達。
異類:指不同的形態或事物。
此詩為與陸德先尚書的唱和之作,推測創作于作者探討道家或禪宗思想的背景下。詩中強調'不用功''離礙'等理念,或反映當時士大夫對自然無為、破除執著的哲學思考。
全詩圍繞'大道坦然'展開,通過否定'用功''研窮'等人為執著,倡導'無依''包容'的通達境界。語言質樸而哲理深邃,是闡釋自然之道的典型作品,體現了佛道思想融合的特點。
性初不假增加力,養字原非別用功。只要關防并省察,莫要私意害其中。
舊雨天外來,堯風誠不惡。木葉委秋蟲,一一填溝壑。聽君歌采薇,古調未曾略。鈍刀耕無已,野駑豈容絡。竟夕賦登樓,醇醴信所托。
憶昨天子明光宮,誰其莢者字文通。黃金骨起駿馬色,白羽手卻妖狐風。往日百身不相借,此時尺地難為容。洛陽少年漢廷客,一忤絳灌虛前席。宣室雖多問鬼神,愿君莫忘長太息。
春風本自奇,楊柳最相宜。柳條恒著地,楊花好上衣。處處春心動,常惜光陰移。西京董賢館,南宛習都池。荇間魚共樂,桃上鳥相窺。香車云母幰,駛馬黃金羈。
瘦損花枝春病成,燈寒屏暗獨愁生。相思夢破巫山雨,滴響窗前和淚聲。
草木又搖落,關河方阻深。龍庭空入夢,雁足不傳音。黃傘游何處,蒼生思至今。娟娟江漢月,空照逐臣心。坐失金湯險,搖搖翠蓋飛。空聞八駿御,不見六龍歸。天地干戈滿,瀟湘鴻雁稀。漢宮秋夜月,依舊照彤闈。
長歌咽。芳魂不返徒悲切。徒悲切。寒煙蒼樹,為將愁結。烏棲啞啞人聲絕。傷心一片中天月。中天月。可憐猶照,舊妝空闕。
勝事皆陳跡,騷壇尚系思。籸盆同守歲,燭影伴歌詞。馀興敲詩缽,清辭出酒卮。范張雞黍約,揮淚哭斯時。
清霜元不到仙家,錦席淹留對萬花。寒日北連燕樹晚,高云西繞漢宮斜。尊前黃菊明瑤斝,窗外紅葵映碧紗。醉眼迷離還自笑,靚妝那覺有鉛華。
吾郡同年十七人,惟君與我情更親。地分百里雖懸隔,夢寐周旋笑語頻。一日君來謁太守,留連蕭寺三更酒。約予共作清源游,雞黍相邀不置口。長至才過踐素盟,奚囊驢背到甘陵。款扉倒屣歡迎入,下榻挑燈意氣橫。暢飲高歌幾日夜,忽聞兵逼遵陽下。匆匆分袂整歸鞭,半擾離憂半恐怕。冬盡都門報解圍,春光倏忽柳花飛。小窗偶坐翻年譜,二月知君誕降時。不謂同年爾我獨,同年同月伊為熟。只茲明媚仲春天,廿九為予君廿六。選箑題詩代舉觴,維祺首為祝高堂。蘭芽蚤接瓊林瑞,棣萼平分桂樹香。大物明年知唾手,南宮奮發仍黃耇。同飛愿得附青云,予亦因之而不朽。
情隨杯酒滴郎心。不忍重開翡翠衾。封卻軟綃看錦水,水痕不似淚痕深。歌罷舞停,相將好去。
為余三月住,寄食贊公房。卻問香積飯,何如太乙糧。
西疇歲事已成功,秋墅居人樂不窮。茅舍村醪香滿滿,楓林社鼓響鼕鼕。父慈子孝存天性,雨順風調謝化工。休羨堯民歌擊壤,升平氣象古今同。
紫芒金粒動秋風,三月腰鐮捲地空。農事倦時天與力,機舂相繼便論功。
初下云霄息羽翰,清風閒傍翠瑯玕。無邊玄圃滄洲趣,寄與家林老弟看。